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8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科学   344篇
综合类   908篇
预防医学   30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423篇
  2篇
中国医学   308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31.
曾玉兰  张珍祥 《医学文选》2001,20(5):588-591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一氧化氮(NO)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毒副反应。方法:从54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中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常压缺氧两周复制成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后分为:缺氧组:每日继续缺氧6小时,吸入NO组:继续缺氧同时每日吸入40ppm(40/10^6)NO 1小时,于第8,15,22,29天分别观察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肥厚指标,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缺氧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升高,右心室肥厚显著(P均<0.01),而吸入NO组肺动脉压降低,右心室肥厚减轻;(2)吸入NO不同时间组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与缺氧组同时间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且吸入NO各时段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均>0.05);(3)光镜下,缺氧组腺泡内肌型肺动脉增多,无肌肺动脉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及吸入NO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吸入NO组明显改善三型血管比例失调,阻抑慢性缺氧所造成的腺泡内肺动脉肌化和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未见明显肺泡水肿,渗出,细胞浸润等NO损伤性改变。结论:长期吸入40ppmNO可以减轻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以及肺小血管肌化程度,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2.
恩丹西酮预防椎管内阻滞后寒战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①目的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恩丹西酮预防椎管内阻滞后寒战的效果和对腋温的影响.②方法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80)麻醉前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对照组(n=80)麻醉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观察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腋温变化和寒战发生情况.③结果实验组8例出现寒战(10.0%),对照组26例出现寒战(3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05,P<0.01).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腋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t=0.14~1.71,P均>0.05).④结论恩丹西酮可预防椎管内阻滞后寒战的发生,但对腋温无影响.  相似文献   
33.
强氧酸性离子水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新型消毒剂强氧酸性离子水的毒性。方法 采用一次性限量灌胃法测定急性经口LD50;采用剂量递增蓄积系数法测定蓄积毒性;采用取样前30小时、6小时两次给予受试物法测定其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用斑贴法测定其对动物的皮肤刺激强度;用棉条浸入法测定其对大鼠阴道粘膜的刺激强度。结果急性经口LD50大于21500mg/kg·bw,属实际无毒物,蓄积试验属弱蓄积性,对小鼠骨髓微核细胞未见损伤作用,对家兔皮肤和大鼠阴道粘膜无刺激。结论 强氧酸性离子水是一种安全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34.
液中干燥法制备羟甲酰胺微囊及其缓释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液中干燥法制备的羟甲酰胺微囊的性质.方法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制备工艺,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大小分布等,以体外溶出试验研究其缓释性.结果所得微囊粒径在100~800μm,载药量为53.8%,8h释放百分率为85%.结论液中干燥法制备的羟甲酰胺微囊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低分子肝素经大鼠胃肠道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低分子肝素(LMWH)溶液及乳剂在麻醉大鼠胃肠道的吸收情况以及磷脂对LMWH的促吸收作用.方法在体大鼠胃中给药、小肠及小肠各肠段循环液给药,一定时间后测定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及循环液中药量的变化,以反映药物的吸收情况.结果LMWH在体小肠和十二指肠循环溶液及乳剂循环一定时间后,药量显著减少,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延长.结论LMWH在胃中无明显吸收,部分被破坏;在小肠中吸收,十二指肠吸收最好.磷脂乳剂对LMWH有一定的保护和促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的应激对Graves病患者的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定式问卷,统一指导语和填表方法及有关评定量表评分,并以放射免疫法,对40例患者测定IgG、IgA、IgM及C3、C4、IL-2、I1-6与4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结果病例组IgG、IgA及IL-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3、C4及IL-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分与IgG、IgA及IL-6呈明显正相关,与IL-2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因为IgA及IL-6是疾病的危险因子,C4及IL-2是疾病的保护因子,所以社会心理因素的应激可以通过Gra-ves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而影响疾病.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β -环连蛋白在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变化机制。方法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RT -PCR等方法对本院收治的 2 6例肾癌患者手术标本进行了研究。结果  2 6例患者中有 2 5例癌组织中细胞胞浆内β 环连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内 ,而且肿瘤分期越高 ,癌细胞内β 环连蛋白的表达也越强 ,pT3和pT4期的肿瘤内的表达明显高于pT1和pT2期的肿瘤 ,P <0 .0 1,而其β -环连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结论 细胞内 β -环连蛋白表达的增加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而且可能是肾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血管钠肽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C型钠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和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整体给药和离体血管灌流方法,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离体肺动脉的等长张力变化。结果:VNP,CNP和ANP都能有效降低大鼠慢性HPH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P<0.05-P<0.01;除CNP外,VNP和ANF均能明显降低肺血管阻力(PVR),P<0.05-P<0.01,其中VNP降低mPAP和PVR的作用明显大于CNP和ANP;VNP,CNP和ANP对体循环血压(mCAP)和心率(HR)均无明显影响,P<0.05,VNP,CNP和ANP对离体肺动脉均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但不受内皮细胞的影响;在浴槽内预先加入优降糖或心得安可显降低肺动脉对VNP和CNP的最大舒张反应(Rmax),P<0.05-P<0.05,而对ANP却无明显影响。结论:VNP对大鼠慢性HPH具有显的治疗作用,它是一个新型的、强效的、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松驰多肽,较CNP和ANP更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一种新的鼠大脑局部缺血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制成鼠大脑局部缺血模型。方法 采用左侧颈动脉离心端插管,灌注一定压力和流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①美蓝染色显示大脑左侧大部分区域被染蓝,除皮层着色较浅外,其余部位着色较深。②体感诱发电位在灌注后30min时,其幅度超过灌注前20%。结论 染色说明大脑左侧为缺血区,体感诱发电位幅度的增高,表明大脑处于兴奋性损伤状态。证实了此方法制成的大脑局部缺血可靠,且省时省力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及家兔生存情况的影响,以探讨NGF对脑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方法,测量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脑脊液中的氨基酸,特别是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并观察实验动物生存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AA)明显增加(P<0.01);而外源性NGF可使上述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和P<0.01),结论:外源性NGF可能过血脑屏障,抑制脑内EAA过度释放,改善缺血再灌注对脑的损害,保护脑细胞,提高动物生存率,在临床脑复苏中有一定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