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09篇
  免费   3888篇
  国内免费   2803篇
耳鼻咽喉   393篇
儿科学   614篇
妇产科学   142篇
基础医学   2175篇
口腔科学   612篇
临床医学   4742篇
内科学   2969篇
皮肤病学   449篇
神经病学   965篇
特种医学   1690篇
外科学   3699篇
综合类   10780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287篇
眼科学   562篇
药学   4980篇
  57篇
中国医学   4250篇
肿瘤学   1725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1229篇
  2021年   1601篇
  2020年   1404篇
  2019年   664篇
  2018年   738篇
  2017年   1084篇
  2016年   803篇
  2015年   1491篇
  2014年   2014篇
  2013年   2527篇
  2012年   3519篇
  2011年   3885篇
  2010年   3661篇
  2009年   3139篇
  2008年   3151篇
  2007年   3044篇
  2006年   2738篇
  2005年   2234篇
  2004年   1512篇
  2003年   1159篇
  2002年   841篇
  2001年   840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宜昌市20年结肠镜检查大肠癌患病率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该市大肠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以所有结肠镜受检对象为研究群体,对大肠癌患病率、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大肠癌临床症状与大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的关系。结果自1980年以来,大肠癌年度患病率呈非线性缓慢上升,男性大肠癌患病率7.1%;女性大肠癌患病率5.5%;在3个年限段(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5年)大肠癌中位患病年龄分别为男53.5、56.7和59.0岁;女51.9、53.7和55.2岁。986例大肠癌中直肠癌691例,乙状结肠癌82例,降结肠癌18例,脾曲癌4例,横结肠癌37例,肝曲癌30例,升结肠、回盲部癌79例,大肠多发性癌45例。临床症状以便血为主,其次为腹痛、腹部包块和肠梗阻发生率较低,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该市大肠癌患病率和中位发病年龄呈缓慢上升,低于国内大肠癌高发区。大肠癌肿瘤发生部位有近移和多发趋势。便血是直肠癌主要症状,中老年患者便血发生率高于青年患者,但腹痛发生率低于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趾甲真菌病的易感因素. 方法 收集2005-2007年,我院60岁以上老年趾甲真菌病患者100例为病例组,同时收集60岁以上老年非真菌感染趾甲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病例组100例患者中,并存糖尿病24例,占甲真菌病并存疾病的首位,对照组并存糖尿病仅为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6,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下肢静脉曲张分别为31例和12例(χ2=10.695,P<0.05),足部畸形为36例和19例(χ2=7.248,P<0.05),趾甲外伤史为11例和3例(χ2=4.916,P<0.05),长期穿紧鞋史32例和12例(χ2=22.83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47例女性患者中有12例既往有长期穿高跟鞋史. 结论 趾甲损伤、足部畸形、静脉曲张及糖尿病是趾甲真菌病的主要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93.
用红外光谱法对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通过对质谱图解析,详细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中羟丙基的分布。此羟丙基-β-环糊精以C2位取代为主,计算得到其平均取代度为6.41。  相似文献   
94.
中外社区护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概况、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基本原则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专业要求等方面展开比较,强调以护理改革为先导,大力进行社区护理教育和改革,根据社区需要明确社区护理培养和教育目标,调整组织机构和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引进全科医学护理理念,构建社区护理新模式,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人子宫内膜植入兔眼前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成功地将人子宫内膜植入到15只去卵巢新西兰雌兔的眼前房,并给每只兔外源补充雌二醇(E2)100μg/d和孕酮(P)8mg/d。在内膜植入期间每只兔皮下注射总量为9mg的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以防免疫排斥反应。在眼前房的人子宫内膜存活了28.44±8.65天,兔血清E2和P的平均值分别为161.71±15.13和38.88±7.45pmol/L。前房液中E2和P浓度在植入人子宫内膜前后分别为24.80±16.53和1709.25±475.10pmol/L,2.00±0.53和12.22±3.81nmol/L。树脂切片验证人子宫内膜植入兔眼前房第5天就能与虹膜附贴并有血管发生。来自巩膜的血管分布在子宫内膜周围。扫描电镜观察人子宫内膜分化成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植入人子宫内膜后,前房液的蛋白浓度高于植入前。可以证明该模型可用来研究人子宫内膜对药物的反应和通过对前房液的测量研究子宫内膜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6.
肝VX-2 瘤模型MR扩散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VX-2瘤模型MR扩散成像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采用块种植的方法,一期预实验皮下种植14只,肝内种植6只;二期肝内种植12只,另3只做正常对照.对包括二期肝内种植在内的15个肿瘤于种植前后行定期扩散加权成像(DWI) 与MR检查.以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期预实验,皮下种植成功率29%(4/14),肝内种植成功率33%(2/6);二期肝内种植成功率83%(10/12).(2)VX-2瘤在DWI上呈高信号,边缘清楚.正常组与VX-2瘤实验组b值为100和300 s/mm2时ADC值分别为(2.57±0.26)mm2/s、(1.73±0.31)mm2/s、(1.87±0.25)mm2/s与(1.57±0.23)mm2/s(F=43.26,P<0.001).随b值增大,病灶信号降低;ADC图上病灶呈低信号;不同b值之间病灶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00 s/mm2病灶与正常肝脏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VX-2瘤发展迅速,易发生肺、肝、纵隔等处转移.结论 DWI在反映肝VX-2瘤内部水分子运动、发现与追踪病灶进展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细胞株HP75 VEGF表达与细胞因子IL-1α和IL-6分泌的关系。方法:HP75细胞常规培养,经各种因素处理后,取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VEGF、IL-1α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①HP75细胞时间依赖性分泌VEGF、IL-1α和IL-6;②较大剂量的IL-1α剂量依赖性的刺激VEGF表达;③所用各种剂量的IL-6对VEGF的分泌均无显著影响;④IL-1α和IL-6中和抗体对VEGF基础分泌无显著影响。结论:VEGF的表达与IL-1α和IL-6的分泌密切相关,提示细胞因子在垂体腺瘤的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犬污染性桡骨缺损的一期植骨修复的效果. 方法在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RBX)基础上,结合抗生素局部缓释技术,制备具有较强抗感染能力和较高成骨作用的ARBX.取成年杂种犬8只,于双侧桡骨中上段制成15 mm节段性骨缺损,在缺损处注入5×106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1 ml,静置15分钟后,于双侧缺损区分别植入ARBX、RBX,并用钢板固定.术后6个月对存活的6只犬进行取材,通过解剖学、X线片、组织学及细菌学检查,比较ARBX和RBX一期植骨修复犬污染性桡骨缺损的效果. 结果术后6个月,ARBX侧有5只完全修复,1只中央部3 mm缺损未修复,均无骨髓炎表现,标本细菌培养均为阴性.RBX侧有1只部分修复,5只未能修复,残留8~13 mm缺损,均有明显骨髓炎表现,标本细菌培养均为阳性. 结论 ARBX具有较高成骨活性和较强的抗菌能力,能够一期植骨修复细菌污染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99.
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从 2 1世纪高等医学临床创新教育的目标出发 ,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 ,根据未来医学人才素质要求进行了课程体系、操作程序、教学策略和评估体系方面的论述。在教学实践中 ,以目的为导向 ,注重课程为核心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与教师互动因素和教学评估环节 ,并创造条件改善创新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00.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的双因素联合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研究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因素的联合效应。方法 建立常压常氧、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3种模型,以梭曼(Soman)、氰化钠(NaCN)和4-DMAP(4-dimethylaminophenol)为代表,测定大鼠、小鼠、家猫、PC12细胞、兔血红细胞等在3种模型条件下对毒物药物的行为、生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梭曼单独作用可导致动物协调运动下降、脑等组织含水率增加、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MR下调、NE和cAMP含量增加。急性缺氧单独作用也可引起动物协调运动及自主活动的降低、脑等组织含水率的增加、外周血和脑组织AChE活性升高、MR受体上调、NE和cAMP含量增加、4-DMAP药效升高。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同时作用,上述变化更加复杂。结论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损伤作用。此种作用为两因素的联合效应。缺氧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对联合效应的增加部分贡献较大。急性缺氧既可使重要的组织成分发生质或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某些抗毒剂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