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46篇
  免费   2888篇
  国内免费   1747篇
耳鼻咽喉   309篇
儿科学   534篇
妇产科学   183篇
基础医学   1862篇
口腔科学   517篇
临床医学   4219篇
内科学   2373篇
皮肤病学   352篇
神经病学   460篇
特种医学   921篇
外科学   3401篇
综合类   8504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4082篇
眼科学   460篇
药学   3844篇
  29篇
中国医学   3119篇
肿瘤学   110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947篇
  2021年   1084篇
  2020年   1089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817篇
  2016年   647篇
  2015年   1162篇
  2014年   1622篇
  2013年   2057篇
  2012年   2977篇
  2011年   3040篇
  2010年   2913篇
  2009年   2630篇
  2008年   2690篇
  2007年   2517篇
  2006年   2219篇
  2005年   1798篇
  2004年   1234篇
  2003年   1016篇
  2002年   737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01.
3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神经心理测试等手段,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认知状态。方法对39例40~60岁临床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及人格和情绪状况测查,并对认知状态进行整体评定及分析。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测验成绩均低于对照组,并与人格的"精神质"和"情绪性"、健康自评等心理因素有关。"精神质"和"情绪性"越强,健康自评越差,认知障碍就越严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比对照组严重。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着认知能力下降,且与躯体和心理因素有关,并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这种表现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多西他赛联合放射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2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 照射组。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计算各组抑瘤率,评价多西他赛的放射增敏效果,并对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及原位末段标记(TUNEL)检测。结果:28只裸鼠的成瘤率为100%,实验期间无死亡,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抑瘤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36.4%,单纯多西他赛组44.2%,多西他赛 照射组86.9%。多西他赛对放射治疗的增敏值(enhancement factor,EF)值为1.5。多西他赛 照射组的平均凋亡指数(AI)为(15.6±2.3)%,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西他赛对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有良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能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3.
免疫吸附治疗在肾移植致敏受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immunoads Orption,IA)治疗对清除肾移植致敏受者体内特异性抗HLA抗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肾移植致敏(PRA〉50%)受者用彤新蛋白A免疫吸附柱行IA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免疫球蛋白及PRA水平。结果:10例患者IA治疗次数为4~15次(中位数9)。所有患者IA治疗后血清总IgG水平都明显下降(P〈0.001),IgA和IgM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RA8例转阴,1例〈30%,1例仍为100%。结论:对于肾移植致敏受者,IA是一种特异性高、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4.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5年4月,对62例平均年龄7.5岁的患儿,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41例,伸直桡偏型18例,伸直中间型3例;无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闭合性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15例。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Flyn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2例(占39.3%),良21例(37.5%),可9例(16.1%),差4例(7.1%)。伤后8h内手术的优良率为89.7%,伤后8h后手术的优良率为63.0%。直接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0.1%,曾接受手法复位的优良率为67.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我院护士工作评估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护士工作评估体系,激励护士不断自我完善.方法以自我评估、面对面交流、同事间评估、设立目标和建立护士档案为主要内容的评估.一般为每年1次.结果每年护士评估的覆盖率为100%.提供了上下级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每名护士都熟悉评估的程序并自觉参与.结论护士评估体系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管理者有机会关注到每名护士的成长需要及成长目标,指导我们能动地利用人力--这一最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6.
探讨安徽省立医院规范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管理的做法:一是明确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范畴和管理部门;二是抓好申报与管理的三个环节;三是管理与激励并重,实现两个效益稳步增长.并结合三年来的实践谈自身体会.  相似文献   
107.
去甲斑蝥素对蛋白负荷肾病大鼠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去甲斑蝥素对蛋白负荷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方法 摘除SD大鼠右肾,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建立蛋白负荷肾病模型后分成模型组和去甲斑蝥素组;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检测各时间点各组大鼠尿蛋白定量(24 h)。第5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肾组织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作病理学检查。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重/体重、各时间点尿蛋白定量(24 h)、肾小球硬化指数、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积分均显著升高(P均 < 0.01), 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降低(P < 0.01)。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区有明显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融合;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沉积于系膜区(3+~4+)。去甲斑蝥素干预后,肾病大鼠除Alb升高(P < 0.01)外,上述其余指标均显著降低(P < 0.05或0.01);系膜区有散在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灶状融合;IgG和C3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减弱。各组间Scr、BUN、ALT及血常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去甲斑蝥素能显著降低蛋白负荷肾病大鼠尿蛋白,减轻其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且无肝肾毒性及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8.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小剂量罗格列酮组、大剂量罗格列酮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B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定量(24h)。随后处死大鼠,测定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同时留取。肾脏组织作PAS染色行病理检查。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MCP-1)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大剂量罗格列酮干预组BS、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肾组织MDA含量、MCP-1mRNA及蛋白质表达、NF-κB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T-AOC活性显著上升;肾小球面积及体积减小。结论大剂量的罗格列酮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NF-κB活性,降低MCP-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自制双球囊导管在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PSIH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猪12头,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双球囊导管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FU。比较灌注及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形态和凋亡指数。结果灌注区域肝细胞损伤明显,肝细胞凋亡指数(51.82%±5.34%)明显高于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凋亡指数(4.12%±0.84%)(P<0.01)。结论自制新型双球囊导管能有效隔离肝脏,对未灌注区域肝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球囊导管。  相似文献   
110.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