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0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533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407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900篇
内科学   729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科学   616篇
综合类   191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84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999篇
  7篇
中国医学   736篇
肿瘤学   34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H2O2作用下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与细胞凋亡,以及普罗布考抗凋亡作用与细胞内GSH变化的关系.结果①2mmol/LH2O2使细胞内GSHc含量下降至0.67μmol/L(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45.70%).②普罗布考加H2O22rnmol/L共同处理后细胞内GSHc含量明显增加(3.53μmol/L),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21.59%).结论2mmol/L H2O2使细胞内GSHc含量显著下降,VSMC大量凋亡.普罗布考通过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降低细胞内GSH消耗,抑制H2O2诱导VSMC凋亡.  相似文献   
92.
在人体消化道中,偶氮键仅能被结肠厌氧菌代谢的偶氮还原酶还原在耐断裂,偶氮聚合物可作为潜在的高定位性的结肠靶向药物缓释载体,根据合成方法和最终的释药方式,偶氮聚合物药物释放体系可分为水凝胶体系,胞衣体系和聚合物前药体系。  相似文献   
93.
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幼鼠脑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  吴圣楣  沈永年  钱龙华  陆良勇 《上海医学》2001,24(11):671-673,F002
目的 建立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幼鼠动物模型,检测被动吸烟致幼鼠脑损害是否存在凋亡形态学改变。方法 SD雌鼠于交配后第2天,入低、中、高3种香烟浓度的被动烟箱中,每日5h,待其自然分娩,幼鼠置与宫内相同香烟浓度的被动吸烟箱中,每日5h,至21d断乳,取幼鼠一侧大脑半球,进行光镜、电镜及凋亡特殊染色观察。结果 各被动吸烟组幼鼠香烟浓度增高脑细胞凋亡比例增加。结论 脑细胞凋亡比例增加是被动吸烟致幼鼠脑损害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 - D(Cath- D)、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GST)活性变化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检测胃癌、单纯性胃炎、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血清、癌组织、癌旁组织、胃窦粘膜中 Cath- D、GST的活性和手术前后血清 GST活性。 结果  (1)胃癌组的 Cath- D、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性胃炎组及胃炎伴癌前病变组 (P<0 .0 1) ,胃炎伴癌前病变组 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性胃炎组 (P<0 .0 5 ) ,Cath- D活性与单纯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2 )胃癌组织 Cath- D、GST的活性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0 .0 5 )、癌旁组织中Cath- D、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织 (P<0 .0 5 )。 (3)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 Cath- D活性显著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 (P<0 .0 5 ) ,GST的活性在伴有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4) Cath- D的活性与按预后好坏的组织学分型 (P<0 .0 1)、按 TNM的分期 (P<0 .0 1)等病理指标有密切相关 ,而 GST的活性与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 (P>0 .0 5 )。 (5 )胃癌手术后 10天血清中 GST的活性明显低于手术前 (P<0 .0 1)。 结论 Cath- D、GST活性联合检测可用于胃癌高危人群筛选、监测癌前病变进展及预测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不同亚型不同品牌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 (CPE)抑制法进行抗病毒试验。结果 不同品牌IFNα2a或IFNα2b5 0 0、5 0、5IU/ml在Vero细胞上分别可抗 10 0 0、10 0、10TCID50 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 ;5 0 0、5 0、5IU/mlIFNα1b或IFNα1b突变体 ,在Vero细胞上分别也可抗8、4、2TCID50 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结论 进口和国产不同品牌的IFNα2a或IFNα2b对上述 2种病毒具有同等抗病毒作用。IFNα1b突变体抗病毒效果和IFNα1b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霍金斯 (Hawkins)征在诊断距骨颈垂直骨折致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的价值 ,以及移位程度与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 5 6例距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判断有无Hawkins征 ,确定距骨颈骨折Hawkins征分型及 3种类型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结果  2 4例缺血性坏死患者Hawkins征呈阴性 ,32例无缺血性坏死者呈阳性 ,三类骨折中移位较重的缺血性坏死发生率较高 (P <0 .0 1)。结论 Hawkins征在诊断距骨颈骨折致体部缺血性坏死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骨折移位程度是影响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7.
贺琪珺  盛丹丹  陈泽  周敏  周欣  梁紫珊  陈定芳  贺福元 《中草药》2023,54(11):3622-3630
目的 利用分子拓扑结构探讨归肺和大肠经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特征,并进行实验验证,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 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为基准,为排除其他经络如肝经、肾经等混合归经的影响,对443味中药(不包含附药)进行归纳且只确定归肺和大肠经中药,再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归纳总结出归肺和大肠经中药化学成分,并对其中相同的化学成分进行整理、删减、合并,计算分子连接性指数(molecular connectivity index,MCI);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出各成分MCI与总体平均MCI的相似度,确定成分部位和对照品;建立相似度与保留时间的关系,进行中药与对照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印迹性比较,从而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表征的化学结构特征。结果共获得11味中药的886种化学成分,黄酮、蒽醌、鞣质类成分的相似度较高,且在药材中分布集中,故选取其中相似度排名依次为...  相似文献   
98.
程芳  张杰  胡加成  徐欢  先劲燃  谢兴亮  盛艳梅 《中草药》2023,54(16):5233-5243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探究桂花醇提物抗慢性脑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 借助文献检索、TCMSP、BATMAN数据库筛选桂花活性成分及靶点;OMIM、GeneCards疾病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采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慢性脑缺血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络通(195 mg/kg)组和桂花醇提物低、高剂量(125、375 mg/kg)组。采用旷场实验评价各组小鼠自发能力及探索行为;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胆碱乙酰化酶(choline acetylase,ChAC)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TWIST2对卵巢癌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山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30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将pcDNA3.1-TWIST2质粒(TWIST2组)和pcDNA3.1阴性对照质粒(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卵巢癌细胞(SK-OV-3和HO-8910),未转染质粒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组织和细胞中TWIST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TWIST2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3组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FGF21、p-AMPK和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3组活性氧(ROS)基因、ATP的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通过检测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研究TWIST2与FGF21的相互作用。结果TWIST2在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的表达量(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TWIST2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ROS的水平显著升高,SOD酶活力、ATP水平、NAD~+/NADH水平显著降低(P<0.05)。TWIST2可以抑制FGF21、p-AMPK、p-mTOR蛋白的表达(P<0.05);在TWIST2组中加入FGF21或AMPK激动剂时,p-AMPK、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和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TWIST2与FGF21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0.6254,P<0.01)。结论TWIST2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FGF21介导的AMPK/mTOR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介绍一例ERCP术中操作不当导致围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分析发现系粗暴操作致围十二指肠穿孔,导致消化液外泄引发腹腔内炎症反应,经保守处理避免了手术等进一步损伤。本例虽保守处理效果满意,但此类并发症应预防为主。病例患者女性,57岁,因"上腹部疼痛2 d"收住入院,疼痛性质胀痛,剧烈,持续性,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无发热、黄疸等症状。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明显胃肠波型,右上腹肋缘下压痛,墨菲氏征(+),无肌卫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