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28篇
  免费   2766篇
  国内免费   1599篇
耳鼻咽喉   216篇
儿科学   479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1662篇
口腔科学   491篇
临床医学   3327篇
内科学   2657篇
皮肤病学   452篇
神经病学   592篇
特种医学   958篇
外科学   2652篇
综合类   8019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3315篇
眼科学   297篇
药学   3694篇
  29篇
中国医学   2820篇
肿瘤学   1006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796篇
  2021年   958篇
  2020年   900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746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1029篇
  2014年   1420篇
  2013年   1838篇
  2012年   2542篇
  2011年   2809篇
  2010年   2792篇
  2009年   2406篇
  2008年   2453篇
  2007年   2291篇
  2006年   2085篇
  2005年   1603篇
  2004年   1101篇
  2003年   857篇
  2002年   632篇
  2001年   653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考察自制伊潘立酮片(1 mg规格)与参比制剂的溶出度一致性。方法 用HPLC法测定伊潘立酮在不同pH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绘制伊潘立酮“pH-溶解度”曲线,测定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在4种不同pH溶出介质(0.1 mol/L HCl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中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用相似因子法进行拟合。结果 在所选4种溶出介质下,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值均大于50。结论 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能够达到体外溶出一致。  相似文献   
992.
神香草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神香草Hyssopus cuspidatus干燥地上部分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Toyopearl HW-40C、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神香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eudesmene-1β-11-diol(1)、4-eudesmene-1β,11-diol(2)、1β,11-dihydroxy-5-eudesmene(3)、ent-4(15)-eudesmen-1α,11-diol(4)、7α,11-dihydroxy-cadin-10(14)-ene(5)、eudesmane-1β,5α,11-triol(6)、5-epi-eudesma-4(15)-ene-1β,6β-diol(7)、4(15)-eudesmene-1β,6α-diol(8)、(7R*)-opposit-4(15)-ene-1β,11-diol(9)、cryptomeridiol(10)、octahydro-4-hydroxy-3α-methyl-7-methylene-α-(1-methylethyl)-1H-indene-1-methanol(11)、caryolane-1,9β-diol(12)、(3S,5R,6S,7E)-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13)、spathulenol(14)、4β,10α-aromadendranediol(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3个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绿原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60%乙醇溶液按料液比1∶20超声提取30 min;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用60%甲醇溶液按料液比1∶10超声提取30 min。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的绿原酸和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并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来检测山银花、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建立了良好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绿原酸在0.119~1.190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2(n=6);总黄酮在8.48~50.88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5(n=6)。湖南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99%、13.43%、62.41%。重庆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29%、10.08%、51.48%。广西产地金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55%、7.10%、39.51%。结论提出了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性活性来比较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之间区别的分析方法,从"谱-效"结合思路,为山银花和金银花质量控制及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红芪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异甘草素和美迪紫檀素5种黄酮类成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和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ROBs)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rBMSCs;酶消解法分离培养ROBs;MTT法检测rBMSCs和ROBs细胞的增殖情况;试剂盒检测rBMSCs和ROB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Ca~(2+)含量;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形成。结果 5种成分均能不同程度促进rBMSCs和ROBs的增殖,提高ALP活性,增加Ca~(2+)含量,增加钙化结节面积和数量(P0.05)。其中毛蕊异黄酮促进rBMSCs的成骨分化作用最佳,美迪紫檀素促进ROBs的成骨分化作用最佳,毛蕊异黄酮次之。结论这5种黄酮类成分对rBMSCs和ROBs的成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地改善作用,而毛蕊异黄酮对2种细胞表现的成骨活性均较佳,可发展作为良好的骨诱导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995.
梁佳  王章伟  邓双炳  刘芳芳  方礼  刘地发 《中草药》2019,50(24):6002-6008
目的 建立喜炎平注射液中17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射频功率1 550 W;蠕动泵转速0.3 r/s;等离子气体积流量15 L/min;辅助气体积流量0.2 L/min;载气体积流量1 L/min;采样深度10 mm,重复次数为3次。结果 该方法下Li、Al、V、Cr、Fe、Co、Ni、Cu、As、Ag、Cd、Sn、Sb、Ba、Hg、Pb、Bi的检测限分别为9.584、49.858、0.504、3.016、51.209、0.142、1.116、0.675、0.924、1.421、0.403、2.770、0.711、3.584、0.590、0.411、0.169 ng/mL,定量限分别为28.933、151.085、1.528、9.139、155.179、0.429、3.381、2.046、2.799、4.312、1.220、8.394、2.155、10.861、1.965、1.244、0.513 ng/mL,各元素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响应值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进样精密度RSD在0.8%~3.8%(n=12),重复性RSD在0.7%~2.0%(n=6),17种元素的加样回收率在95.7%~104.8%。20批大生产样品检测结果:Ag为未检出,Li和V为检出但低于定量限,Al、Ni、Cu、As、Ba、Hg、Pb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0.685、0.013、0.007、0.006、0.208、0.070、0.027 μg/mL,Cr、Fe、Co、Cd、Sn、Sb、Bi为未检出或检出但低于定量限。结论 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等均良好,可用于喜炎平注射液中Li、Al、V、Cr、Fe、Co、Ni、Cu、As、Ag、Cd、Sn、Sb、Ba、Hg、Pb、Bi 17种元素的含量测定,20批大生产样品中17种元素检测结果均小于限度要求,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多参数监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多参数联合监测下实施CEA治疗的75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颈内动脉返流压及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结果 72例返流压≥25 mmHg,3例<25 mmHg;58例体感诱发电位无明显变化,2例轻度降低复通后好转,6例下降超过50%但恢复,5例下降超过50%未恢复,4例下降超过75%未恢复。术中5例使用转流管。术后发生脑卒中2例,未发生栓塞事件。术后1周内复查颈动脉CTA显示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均通畅,1例颈外动脉闭塞,1例颈外动脉血栓形成并管腔重度狭窄。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末次随访GOS评分5分74例,3分1例。结论 CEA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术中联合监测颈动脉返流压、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是可行的、有效的,可提高CEA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穿刺肝内支架辅助经颈静脉途径开通TIPS术后分流道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单纯颈静脉途径行分流道再通术失败的12例TIPS术后分流道闭塞患者行肝内分流道支架穿刺,辅助经颈静脉通路进行再通,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对12例(12/12,100%)均成功经皮经肝穿刺肝内分流道支架。于 10例(10/12,83.33%)实现分流道再通,术前门静脉压力为(29.20±2.04)cmH2O,术后为(21.70±1.70)cmH2O;对2例(2/12,16.67%)术前无症状患者未能通过分流道,予口服β受体阻滞剂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术中对7例(7/12,58.33%)经肝脏穿刺道置入血管鞘,另5例(5/12,41.67%)仅以导丝穿过闭塞的分流道而未置入血管鞘。术中未发生穿刺道出血等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10例成功再通患者TIPS分流道通畅率为90%(9/10)。随访5~60个月期间无肝性脑病、肝性脊髓病或门静脉高压症状复发,无死亡。结论 对于经颈静脉通路再通失败的TIPS术后分流道闭塞患者,经肝穿刺分流道内支架可安全、有效地辅助经颈静脉途径实现再通。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适用于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机器人的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已经更新到第4代,单孔柔性机器人、Flex机器人等外科机器人不断涌现,增强现实、术中超声、荧光成像等新技术也相继被应用到外科机器人研发中。本综述主要阐述了这些外科机器人的特点,并依次对其在口咽、喉、下咽、咽旁间隙等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不足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MRI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分隔及壁结节、囊实性、信号特点等,并与病理作对照。结果:病理结果示50个卵巢上皮肿瘤中,良性27个,包括3个浆液性囊腺瘤、1个浆液性腺纤维瘤、13个黏液性囊腺瘤、8个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个Brenner瘤;7个为交界性,包括4个浆液性交界性肿瘤、3个黏液性交界性肿瘤;恶性16个,包括14个浆液性囊腺癌、1个透明细胞癌、1个浆液-黏液性癌。MRI术前诊断良、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类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2.6%(25/27)、93.8%(15/16)。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4.0%(42/50)。结论 :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形态及信号特点的显示具有极大的价值,对其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充分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