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穿刺肝内支架辅助经颈静脉途径开通TIPS术后分流道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单纯颈静脉途径行分流道再通术失败的12例TIPS术后分流道闭塞患者行肝内分流道支架穿刺,辅助经颈静脉通路进行再通,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对12例(12/12,100%)均成功经皮经肝穿刺肝内分流道支架。于 10例(10/12,83.33%)实现分流道再通,术前门静脉压力为(29.20±2.04)cmH2O,术后为(21.70±1.70)cmH2O;对2例(2/12,16.67%)术前无症状患者未能通过分流道,予口服β受体阻滞剂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术中对7例(7/12,58.33%)经肝脏穿刺道置入血管鞘,另5例(5/12,41.67%)仅以导丝穿过闭塞的分流道而未置入血管鞘。术中未发生穿刺道出血等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10例成功再通患者TIPS分流道通畅率为90%(9/10)。随访5~60个月期间无肝性脑病、肝性脊髓病或门静脉高压症状复发,无死亡。结论 对于经颈静脉通路再通失败的TIPS术后分流道闭塞患者,经肝穿刺分流道内支架可安全、有效地辅助经颈静脉途径实现再通。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腔内治疗逆行撕裂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RAAD)的效果。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获得有关腔内治疗RAAD的文献。依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综合评价腔内治疗RAAD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率及预后。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224例RAA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腔内治疗RAAD围手术期内漏发生率10.22%[95% CI(0.02,0.18)],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0.75%[95% CI(0.00,0.03)],围手术期死亡率1.22%[95% CI(0.00,0.03)]。随访期间6例死亡[0.60%,95% CI(0.00,0.03)],其中5例死因为非主动脉相关性;8例再次接受手术干预[0.89%,95% CI(0.00,0.03)]。结论 腔内治疗RAA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价新型部分覆膜式分支一体化T/Y型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受新型部分覆膜式母子分支一体化T/Y型支架植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16例。记录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6个月和12个月支架通畅率和总生存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CA199水平。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和临床成功。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分别为3例和2例,无大出血、重度感染、胆瘘、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358.9 d,6个月和12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66.7%和16.7%,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5.0%。术后1个月ALT、AST、TBil、CA199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而WBC、Hb、PLT、Cr、BUN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新型部分覆膜式分支一体化T/Y型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安全可行,有待进一步研究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许春苗  曲金荣  周朋利  黎海亮 《河北医药》2010,32(20):2824-2826
目的探讨来源于胃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的CT征象及其与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来源于胃的GISTs的CT表现特点。结果低度恶性24例,均为腔内型,肿块直径均〈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增强后多均匀强化,其中16例肿块表面可见小的溃疡,4例内部出现钙化;高度恶性44例(4例腔内一腔外型,40例腔外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多不清楚,内部出现结节状及片状坏死囊变区,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40例肿块表面均出现深浅不一的溃疡,12例出现结节状钙化。肿瘤大小、中心坏死、肿瘤形态、边界与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0.812、0.647、0.618,P〈0.01)。结论CT征象可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准确性,并为其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为GISTs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途径门静脉内支架置入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科治疗的8例 CTPV 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其中3例经 TIPS 途径放置,5例经经皮肝穿刺途径放置。结果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均一次性成功,无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即刻复查造影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术后1 d~2周患者腹痛及消化道出血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1个月~3年,1例患者术后1 年复查支架闭塞,再次置入1枚支架后血流通畅,其余患者彩超提示支架内血流通畅,未再发消化道出血或腹痛。结论经皮肝穿刺或经 TIPS 途径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 CTPV 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询证医学的概念,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静脉内局部溶栓、机械性碎栓和静脉窦内球囊扩张以及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方法和抗凝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找出在CVST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及后遗症的治疗方法。方法中文以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作为文献的主要来源,发表年限1990-01-01至2015-07-01,检索词设置为"颅内静脉窦血栓""抗凝治疗物""介入治疗""溶栓治疗",英文以Pub Med和MEDLINE数据库为文献检索的主要来源,检索词为"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anticoagulant therapy""interventional therapy""thrombolytic therapy",发表年限为1990-01-01至2015-07-01。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仔细阅读全文以及参考文献,并查找相关的参考文献。纳入文献的全文均为中文或英文,由相同单位或个人针对相同对象所做的研究且不同的期刊都有报道时,纳入其最新和最完整的报道。结果共检索出467篇中文文献和1 035篇英文文献,经筛选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4篇,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累计261例,对照组累计207例,在5个研究结果中,疗效合并灵敏度为0.73(0.69,0.76),合并特异性为0.95(0.91,0.98),比值比为126.67(34.53,464.70),综合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为0.973 3,标准误为0.044 3。结论介入治疗比单纯抗凝治疗的有效人数多,抗凝溶栓的综合治疗效果更明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多部分的研究结果。而抗凝溶栓治疗的各个方法中,接触性置管溶栓的有效人数比周围静脉溶栓的人数多且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30岁,以"右侧肢体麻木,言语不清15 h"入院.15 h前看电视时突感右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伴有头痛,无意识不清、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症状,即行头颅S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的结直肠癌病变显示清晰程度与扫描体位(仰卧位/俯卧位)的关系,为减少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检查时患者所受剂量,选择最佳单体位扫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4例结直肠癌术前初诊患者行CTC检查,均行仰卧位及俯卧位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肠镜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104例患者中,病灶位于直肠54例,肛管6例,乙状结肠18例,降结肠6例,横结肠8例,升结肠12例,均为单发病灶。病变位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直肠50/54(92.59%,χ2=32.72,P〈0.05),乙状结肠18/18(100%,χ2=8.42,P〈0.05)。在俯卧位上肠管充气明显,病变显示清晰,优于仰卧位;位于横结肠的病变8/8(100%,χ2=4.5,P〈0.05),仰卧位肠管充气明显,病变显示清晰,优于俯卧位。升降结肠病变在仰卧位18/18(100%)及俯卧位18/18(100%)上肠管充气效果相同,均显示清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癌在仰卧位(0/6)及俯卧位(0/6)上均显示欠佳。结论 CTC中不同位置的结直肠肠管在不同体位上充气效果不同,根据病变所处的位置,采取最佳单体位扫描,可使患者接受的射线剂量减半,而肠管的充气效果最佳,有利于病变的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