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VEGF和VEGFR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理。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VEGF和VEGFR在37例颈椎病及11例正常椎体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并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EGF在正常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阳性率为90.9%,与颈椎病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阳性率(40.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 。VEGF在正常的终板软骨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变的终板软骨。VEGFR在正常的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阳性细胞率为72.7%,与颈椎病终板软骨细胞表达阳性细胞率(37.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体软骨终板的退变过程中VEGF和VEGFR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终板软骨细胞VEGF分泌的减少导致终板血管芽的维持不足。VEGF参与了椎间盘退变的形成和发展,表明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中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调节细胞因子VEGF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3.0T常规MRI和MR关节造影检查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8例肩关节病变患者的常规MRI和MR关节造影检查资料,确定肩袖有无撕裂并进行分型.其中4例行肩关节镜检查.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肩袖撕裂的差异性.结果 常规MRI显示冈上肌腱全层撕裂6例,冈上肌腱部分撕裂9例;MR关节造影显示冈上肌腱全层撕裂7例,冈上肌腱部分撕裂8例.常规MRI和MR关节造影检查方法对肩袖全层撕裂诊断有6例相同,1例常规MRI诊断无撕裂MR关节造影诊断为撕裂;对肩袖部分撕裂的诊断有7例相同,3例不同,其中2例常规MRI诊断为撕裂而MR关节造影诊断为无撕裂,1例常规MRI诊断为无撕裂而MR关节造影诊断为撕裂;两种检查方法对肩袖全层撕裂(x2=0.000,P>0.05)及部分撕裂(x2=o.000,P>0.05)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步显示3.0T常规MRI对肩袖全层撕裂和肩袖部分撕裂的诊断能达到MR关节造影的诊断效果,同时可以显示肩袖撕裂伴发的各种异常.  相似文献   
13.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外科脱位技术使髋关节内手术操作变得更简便安全,同时极大地保护了股骨头的血供,延长了自体髋关节使用寿命,推迟了人工关节置换时间。外科脱位技术在髋关节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是保髋领域里的重要创新和发现。  相似文献   
14.
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6具新鲜成人脊柱腰骶段(L3~S1)标本,分别测试8 Nm载荷情况下完整标本(正常组)、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螺钉组)、单侧椎弓根固定并单侧椎板减压(减压组)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融合组)等四种状态下固定椎体的活动范围,并比较其生物力学的稳定性.结果:在8 Nm的纯力矩偶载荷下,减压组的屈伸、侧弯和旋转等3种活动范围均最大,其余按活动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正常组、螺钉组和融合组,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组和融合组的3种活动范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可以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作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间隙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三种不同术式对融合时间、椎间高度、前凸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8月因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行前路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35人,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组:环锯法+自体髂骨植骨(A组)19例,保留终板+自体髂骨植骨(B组)7例,保留终板+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C组)9例。其中环锯法完全去除植骨床中的骨性终板,于术后1周、3月、6月、1年摄颈椎正侧位片,了解3组病例在融合时间、椎间高度丢失、前凸角丢失方面的差异。结果:3组病例融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高度丢失、前凸角丢失A组大于B、C组(P<0.01),B组与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单节段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中,保留终板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椎间高度及前凸角丢失,钛板内固定在预防术后椎间高度及前凸角丢失无显著作用,保留终板与否融合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45例创伤性浮膝治疗的经验,探讨创伤性浮膝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6月~2005年4月共收治45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治疗方法分为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将两组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经过0·5~6年的随访(平均2.7年),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者优良率为92%,非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优良率为75%。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其疗效、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创伤性浮膝是一种重度不稳定损伤,在治疗中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结合CPM,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总体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骨水泥灌注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50~75岁,平均(67±6.5)岁;发生部位T112例、T127例、L14例。治疗共13个节段,最少骨水泥注入量为3 ml(2~5 ml);手术前、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的疼痛评价采用直观类比评分(visualanalog scale,VAS)法;椎体高度的评价采用cobb角(包括伤椎上下三个椎体);随访1~3个月。结果:13例患者术后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6 d(2~16 d),术后当日或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平均VAS评分为8.0、2.2及2.4,差异有显著性(P<0.01);cobb角平均为18.7°、12.4°及12.5°,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无丢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球囊扩张生物骨水泥灌注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与保守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经保守治疗的由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轻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8例(JOA评分>12分)。根据疗效分组,症状较前减轻或原先症状较轻,治疗后症状无恶化为A组(16例);症状加重或原先症状较重,治疗后无改善者为B组(12例)。通过分析治疗前MRI图像,比较两组间椎间盘突出类型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A组JOA评分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JOA评分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矢状面上,A组颈椎间盘突出局限型占37%,弥散型占63%;B组局限型占75%,弥散型占25%(P=0.067)。在横断面上,A组中央型占75%,旁中央型占25%;B组中央型占25%,旁中央型占75%(P=0.020)。结论: 弥散型和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效果较好,而局限型和旁中央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HSS(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定膝关节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定平衡功能,判断系统康复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Post traumatic knee joint dysfunction,PKJD)患者后膝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HSS与Fugl-Meyer量表评定36例PKJD患者系统康复治疗前、治疗10次后、治疗结束后膝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膝关节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Fugl-Meyer评分与HSS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0次后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10次后两评分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前、治疗10次后及治疗结束后Fugl-Meyer评分与H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治疗前=0.8536,r治疗10次后=0.6897,r结束治疗后=0.8462),均P〈0.01;治疗前、治疗10次后及治疗结束后膝关节的临床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可改善PKJD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两功能间呈正相关,且治疗的次数越多,膝关节的临床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种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在肩关节冈上肌腱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患者Hawkins检查、Neer检查、Jobe检查和ERLS检查的阳性数和阴性数,并以MRI诊断结果为对照,计算假阳性和假阴性数。结果:99例患者中,冈上肌腱撕裂31例,10例为部分撕裂,21例为全层撕裂,其中伴冈下肌或肩胛下肌损伤者8例。Hawkins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χ~2=32.32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eer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χ~2=20.07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obe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χ~2=1.161,P=0.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LS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χ~2=3.704,P=0.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灵敏度和特异度:Hawkins为83.87%和30.88%,Neer为70.97%和38.24%,Jobe为61.29%和72.06%,ERLS为38.71%和88.24%。结论:所选的4种体格检查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冈上肌的损伤及程度,但都存在特异度高而灵敏度低,或灵敏度高而特异度低的特点,要进行相关辅助检查特别是MRI,才能得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