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0例PICC致静脉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 A组给予中频脉冲电疗法,B组给予康惠尔透明贴疗法,C组给予湿热敷疗法,观察患者在治疗第3天、5天、7天后疼痛与肿胀缓解情况、治愈率情况。结果:3组疗法治疗第3天、5天、7天后疼痛缓解程度比较;治疗5天、7天后肿胀缓解程度比较;治疗7天后治愈率比较均示A组治疗明显优于B、C组治疗(P均〈0.05,P〈0.01)。结论: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PICC致静脉炎能尽早地减轻患者局部疼痛、肿胀,治愈率明显优于康惠尔透明贴法与湿热敷法,值得临床开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频脉冲电疗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清华  许业松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2204-2205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疗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使用中频脉冲电疗法配合针灸(中针组)治疗及中频脉冲电疗法配合超短波(中超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中针组痊愈率65.7%,痊愈显效率94.3%;中超组痊愈率34.2%,痊愈显效率76.3%;两组痊愈率对比,χ2=7.659 8,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痊愈显效率对比,χ2=4.59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频脉冲电疗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胃手术后胃瘫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 18例病人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瘫的临床表现为胃潴留 ,而无明显腹痛 ,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平衡、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以及中医方法 ,18例均得以缓解。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胃镜检查有重要价值 ,排除存在机械性梗阻后应采用积极非手术治疗 ,不应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肩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32例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随机分成小强度组(16例)和大强度组(16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常规康复训练流程进行运动康复,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3次、治疗第10次及出院后3个月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定肩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简称CS评分)评定肩关节整体功能。分析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 小强度组患者CS评分量表中疼痛评分、日常生活及肌力评分高于大强度组患者,而小强度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大强度组患者(P?< 0.05)。小强度组患者与大强度患者组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与C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前后肩关节前屈、外展评分与CS评分始终呈正相关(P?<0.05)。结论 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在肩关节镜术后关节整体功能修复中效果更佳。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无创伤,无需特殊设备,患者容易掌握运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傍刺法与单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傍刺多针刺法与普通毫针单刺法的效应差异。方法:将66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以傍刺颈夹脊穴为主;对照组取穴与治疗组同,均按常规单刺法治疗。对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1年复发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傍刺法较单刺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反思教学法在康复医学科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实习学生共40名,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反思教学法,B组采用问题式学习教学法(PBL教学法)。结果:2组实习生专业理论考核与基本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反思教学法不仅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水平,在教学满意度上明显优于PBL教学法,为临床非康复医学专业的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都给予相同的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T1、T3、T6三个康复阶段,康复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各阶段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血管疾病后功能综合评定(FCA)水平评定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测试,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对3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前、治疗10次、治疗20次后分别进行FCA及血清hs-CRP测定。结果:治疗10次及20次后hs-CRP测定在脑梗死患者中升降不一(P>0.05),在脑出血患者中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10次及20次后FCA测定在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均逐次上升(P<0.01)。结论: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10次、治疗20次后对hs-CRP及FCA的影响不同。hs-CRP指标个体差异很大(标准差>均数,P>0.05),在脑出血患者中hs-CRP与FCA测定差异无显著性;FCA指标个体差异较小,在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中两者数值及趋势基本一致(P>0.05)。FCA信度、效度均较hs-CRP好,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判断可代替血清hs-CRP测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全程网络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芜湖市及周边地区符合脑卒中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级康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全程网络化"管理模式进行康复。对照组采用"家庭传统化"管理模式进行康复。2组患者分别在入组第1天、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进行康复评定。其中Frenchay活动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评定患者受社会支持的程度。 结果 2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各量表评分对比,Frenchay评分(F1月=12.563,F3月=37.180)、SS-QOL评分(F1月=23.738、F3月=60.889)、SSQ评分(F1月=85.388、F3月=192.023),2组间得分对比,均P<0.001,试验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与入组第1天各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 "全程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康复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满意度及社会支持状况有积极作用,进而最大程度地推动安徽省脑卒中康复的三级诊疗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HSS(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定膝关节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定平衡功能,判断系统康复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Post traumatic knee joint dysfunction,PKJD)患者后膝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HSS与Fugl-Meyer量表评定36例PKJD患者系统康复治疗前、治疗10次后、治疗结束后膝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膝关节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Fugl-Meyer评分与HSS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0次后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10次后两评分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前、治疗10次后及治疗结束后Fugl-Meyer评分与H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治疗前=0.8536,r治疗10次后=0.6897,r结束治疗后=0.8462),均P〈0.01;治疗前、治疗10次后及治疗结束后膝关节的临床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可改善PKJD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两功能间呈正相关,且治疗的次数越多,膝关节的临床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