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目的 分析烟台市2013 - 2019年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3 - 2019年烟台市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 - 2019年烟台市累计报告18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18种17 695例,年报告发病率208.88/10万 - 417.53/10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 = 537.139,P<0.0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3种3 884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259.621,P<0.001);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5种13 811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312.310,P<0.001)。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猩红热(52.47/10万)、痢疾(7.81/10万)、肺结核(4.28/10万);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159.69/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1.93/10万)、流行性腮腺炎(22.70/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44.223和547.287,均P<0.001);分别占报告病例的67.47%和31.69%。手足口病、猩红热、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5 105.173,2 885.682,7.756,556.594,120.648,均P<0.05)。结论 烟台市托幼机构、中小学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丙类传染病是重点防控传染病,尤其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2.
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是一组以进行性行为、人格改变、失语为特征性表现的疾病。病理上称之为额颞叶变性。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和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FTD各方面研究又有许多新进展。本文就其神经病理、影像及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胸腺嘧啶合成酶(TS)基因多态性与食管及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安阳地区病理证实的275例食管鳞癌(SCC)及129例贲门腺癌(GCA)患者和315例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正常对照人群,采用PCR基础上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检测法(PCR-RFLP)对其NTHFR和TS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①对照组MTHFR677 CC、CT及T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4%、45%和31%;SCC组分别为19%、38%和43%;GCA组分别为19%、35%和46%.对照组TSER3R/3R(4R)、2R/3R及2R/2R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4%、34%和2%;SCC组分别为62%、35%和4%;在GCA组,分别为63%、30%以及7%.②与MTHFR677 CC及MTHFR677 CT两基因型相比,TT携带者患SCC的危险度升高1.62倍(OR=1.62,95%可信区间(CI)为1.15~2.30,P=0.006),而GCA OR=1.81(95%CI为1.17~2.81,P=0.008).③与其他基因型相比,纯合突变型(TSER 2R/2R)患SCC的危险度升高2.44倍(OR=2.44,95%CI为0.89~6.73,P=0.084),患GCA的危险度升高3.94倍(OR=3.94,95%CI为1.29~12.0,P=0.016).④相对于无基因突变者,仅有MTHFR677 TT者患SCC的危险度升高1.60倍(95%CI为1.13~2.28),患GCA的危险度升高1.84倍(95%CI为1.17~2.88),仅有TSER 2R/2R者患SCC的危险度升高1.89倍(95%CI为0.62~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GCA的危险度升高3.56倍(95%CI为1.03~12.3),双突变型组合(MTHFR677 TT和TSER 2R/2R)携带者在SCC组中占1.5%,在GCA组中占3.1%,在对照组中未检测到.结论:突变型MTHFR677 TT及TSER 2R/2R增加安阳地区人群SCC与GCA的易感性,当二者共同存在时,肿瘤的易感性更高.MTHFR与TS基因多态的存在可能是SCC与GCA地理分布一致性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4.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乙醇中性红法、ELISA法和改良Giemsa法对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检测的价值。方法 :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 14 8例 ,取胃窦活检粘膜行乙醇中性红染色、改良Giemsa染色检测Hp ,另留取血清行ELISA法检测Hp IgG。结果 :乙醇中性红法、ELISA法和改良Giemsa法的Hp检出率分别为 4 8.6 %、6 3.5 % ,6 2 .8% ,以ELISA法和改良Giemsa法同时阳性为Hp诊断标准 ,乙醇中性红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73.0 3%和 88.14 % ,ELISA法分别为 10 0 %和 91.5 3% ,改良Giemsa法分别为 10 0 %和 93.2 2 %。乙醇中性红法检出Hp结果与标准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8.2 5 8,P <0 .0 1) ,ELISA法与改良Giemsa法与标准结果间检出结果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改良Giemsa法和ELISA法是适合食管癌高发区人群Hp检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5.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河南食管和贲门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贲门与胃窦部粘膜感染及与贲门和食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184例,分别采用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粘膜活检组织中Hp感染和ELISA法检测血中Hp抗体。结果:Giemsa染色结果表明贲门Hp感染率明显低于胃窦部(34% vs 62%)。血清Hp抗体阳性率为65%,与组织中Hp感染率较为一致,慢性浅表性贲门炎组织Hp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贲门上皮(62% vs 13%),胃窦部与上述结果相似。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0例食管粘膜上皮为间变的患者,贲门Hp均为阴性.结论:结果提示,食管和贲门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Hp感染率很高,并与贲门和胃窦慢性炎症有关,贲门部Hp感染可能对食管粘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探讨高、低发区人群贲门癌变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表达与病变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ABC法 ) ,检测高 (133例 )、低发区 (14 2例 )居民贲门上皮不同程度病变的EGFR变化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结果 :在贲门癌高发区 ,随贲门上皮病变进展 ,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不典型增生 (DYS)→贲门腺癌 (GCA) ,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4 3%、4 4 %、79%和 5 3% ;DYS组EGFR蛋白阳性率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 5 ) ;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随贲门癌分化程度降低而减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在贲门癌低发区 ,随贲门上皮病变加重 ,EGFR蛋白阳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从CSG→CAG→DYS→GCA ,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16 %、2 7%、5 0 %和 4 6 % ;正常贲门组织 (NOR)、CSG与GCA ,NOR、CSG与DY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 5 )。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不随贲门癌分化程度降低而改变。结论 :EGFR是贲门上皮癌变 ,特别是早期病变的重要分子变化。高、低发区贲门癌变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基础 ,环境中暴露的致癌因素不同 (质和量 )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7.
168.
目的 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几种临床常用药物配伍之后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泮托拉唑钠等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在百级洁净区中按照说明书适宜浓度配制韦迪、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细辛脑、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注射用七叶皂苷钠、长春西汀注射液、注射用还原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分别抽取10 mL配制后的韦迪溶液以及其他各溶液混匀后,在20℃的水平层流台中分别于0、1、2、4 h观察混合溶液的外观,测定其pH值以及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含量.结果 泮托拉唑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川芎嗪配伍后溶液颜色会发生改变;泮托拉唑与试验中9种药物配伍之后混合液的pH值均发生明显降低,不溶性微粒含量也显著增加,且随着时间增长增加越明显(P<0.05).结论 在临床滴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时宜单独使用,如因病情需要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在应用前后都要冲洗输液管路.  相似文献   
169.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影像特征,探讨 DTI 在评估子宫肌瘤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子宫肌瘤患者,DTI 采用双梯度 GE HDxt 3.0T 和 HD Cardiac 线圈,应用 GE AW4.5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记录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值、容积比各向异性(VRA)值和 T2-weighted trace 值,绘制扩散张量的纤维示踪图像(DTT)。对比不同感兴趣区(ROI)的成像指标差异。结果正常子宫肌层和子宫肌瘤的 ADC、FA、VRA、T2-weighted trace 平均值分别为(1.65±0.32)×10-9 mm2/s 和(1.21±0.97)×10-9 mm2/s、0.20±0.08和0.28±0.08、0.05±0.05 和0.09±0.07、344.22±66.19和318.97±98.48。正常子宫肌层 ADC 值高于子宫肌瘤(P =0.009)。正常子宫肌层的 FA 和 VRA 低于子宫肌瘤(P =0.000、P =0.005)。2组的 T2-weighted trace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4)。DTI 纤维示踪图显示正常子宫肌层和子宫肌瘤的纤维方向、排列和数量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DTI 能够反映出正常子宫肌层和子宫肌瘤的微观结构差异,有助于提高 MRI 对子宫肌瘤的影像学评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0.
目的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VEGF和Angiopoietin是目前已知特异性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本研究采用RNA酶保护性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0例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VEGF,An-giopoietin及其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食管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淋巴内皮特异性受体Flt-4,Angiopoietin受体Tie-2以及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和CD105mRNA较其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5),Angiopoietin-1无显著变化。VEGF和An-giopoietin-1分别与其受体Flt-1和Tie-2mRNA上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54和0.71,P<0.05),与CD31和CD105mRNA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VEGF和Angiopoietin-2在食管癌组织中过度表达,提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血管内皮和淋巴内皮的活跃增殖。联合抑制VEGF,Angiopoietin和淋巴内皮生长因子或其受体可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成,从而降低淋巴及血行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