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Survivin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vivin是一种新的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protein,IAP),具有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抑制双重功能。在多种造血系统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诊断、预后和耐药密切相关。利用survivin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survivin反义核酸及Survivin阴性突变体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为采用生物学策略治疗造血系统肿瘤开辟了新途径.本综述重点阐述了survivin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的表达,survivin与造血系统肿瘤预后和耐药的关系及survivin在造血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RIZ1表达对髓性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RIZ1是近年来发现的抑癌基因,在多种实体瘤如乳腺癌、肝癌和胃癌中RIZI均表达下降或无表达。本研究探讨了RIZ1转录对髓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种髓性白血病细胞株即AML193、KG-1、KG-1a、K562、Ery-1中RIZ1mRNA转录状况。将含RIZ1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pRIZ1RH转入该基因表达缺乏的细胞株中,以制备强制性基因表达细胞模型。细胞株导入单纯载体(pcDNA3.1)作为对照。于基因导入后24h应用FCM细胞凋亡率。结果该5种细胞株中,AML193与K562呈RIZ1mRNA无转录或低转录,但导入pRIZ1RH24h后则出现转录或转录明显增加,且测得该两细胞株凋亡率分别为(22.7±0.7)%、(28.6±1.2)%,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分别为(11.7±1.6)%、(9.0±0.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RIZ1的转录能够诱导AML193和K562髓性白血病细胞株凋亡,提示该基因可作为其失活的髓性白血病患者之基因疗法的重要靶分子。  相似文献   
1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ZAP-70、CD38探讨免疫表型在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B-CLL患者CD5、CD10、CD19、CD20、CD22、CD23、FMC7、CD38及ZAP-70的表达。结果 45例B-CLL均高表达CD19、CD20,其中有43例(95.6%)表达CD5,42例(93.3%)表达CD23,30例表达CD22(66.7%),无一例表达FMC7和CD10。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ZAP-70^+CD38^+/ZAP-70^-CD38^-组占84.4%(38/45).ZAP-70^+CD38^-/ZAP-70^-CD38^+占15.6%(7/45),两组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表达CD5、CD23、CD19是诊断B-CLL的特征性免疫表型,CD5^-见于不典型B-CLL,CD38和ZAP-70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处理前输注血制品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功能恢复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其中8例于预处理前3个月内有输注血制品史,15例未输。移植过程中常规行aGVHD防治,观察预处理前输注血制品对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恢复及aGVHD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预处理前输血组中性粒细胞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1.5d(11-16d),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2.5d(11-16d);预处理前未输血组中性粒细胞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3d(11-17d),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3d(9-35d);两组的造血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处理前输血组有75%(6/8)的患者发生aGVHD,其中Ⅰ度3例,Ⅲ度1例,超急性(hGVHD)2例;未输血组有60%(9/15)患者发生aGVHD,其中Ⅰ度3例,Ⅱ度3例,Ⅲ度2例,Ⅳ度1例;两组aGVH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aGVHD的患者经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前短期内输血对造血干细胞的植人及造血功能恢复未产生明显影响,但会增加aGVHD发生的可能性,对这部分患者应加强aGVHD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在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类型的白血病均可见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VEGF及其受体与白血病的预后及分期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异硫氰酸盐的抗肿瘤机制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硫氰酸盐和它的人工衍生物抗肿瘤作用非常广泛,本文就其抗肿瘤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异硫氰酸盐类是通过修饰药物代谢酶、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诱导凋亡、抑制增殖和抗血管生成、抗氧化、抗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激素作用、抑制环氧化酶-2活性、协同抗癌药物和耐药逆转等联合机制抗肿瘤的。异硫氰酸盐类作用于多阶段致癌的不同时期,它们是理想的防、抗癌剂,这些得到了许多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所以,异硫氰酸盐类是多靶点的化学防癌剂,它们是很有前景的化学防、抗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化学药物治疗在肿瘤的三大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产生的效果不完全相同,这种不同是由人类基因组中的遗传多态性即遗传差异决定的。人类基因组中一类普遍的遗传多态性是基因组中散在的单个碱基的不同,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ms,SNPs),是继第一代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和第二代微卫星多态性(micwsmellite polymorphisms)之后的新一代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CD3 AK细胞对耐药的白血病细胞系及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 ,CML)急变患者原代肿瘤细胞的体外净化作用。方法 :采用固化的抗CD3单克隆抗体联合小剂量IL 2诱导CD3 AK细胞 ;MTT法观察CD3 AK细胞对K5 6 2、HL6 0及其耐药株的细胞毒活性 ;肿瘤细胞集落培养 (tumorcolonyassay ,TCA)观察CD3 AK细胞对K5 6 2、HL6 0及其耐药株集落形成的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检测耐药的CML急变患者原代细胞经CD3 AK细胞净化后Pgp阳性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 :MT法显示CD3 AK细胞在体外对K5 6 2细胞、HL6 0细胞及其耐药株有相似的杀伤作用 ;集落培养观察CD3 AK细胞对HL6 0细胞株及其耐药株的集落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FCM结果显示耐药CML原代细胞经CD3 AK细胞净化后Pgp阳性细胞比例下降 2 3 2 0 %。结论 :CD3 AK细胞在体外对耐药白血病细胞株及耐药白血病原代细胞均有较强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