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有限元分析是指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是将一个复杂的生物体划分成一个个的小网格(单元),计算后再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得出研究对象的各种参数的计算结果。因小单元是规则的小的正立方体,计算相对容易,所以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2.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7年3月293例采用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获得随访的患者247例。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各项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247例患者获得平均58个月(24~80个月)随访,3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率12.9%,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1.4±3.9分(54~98分)。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因素和顺序依次为复位质量(OR=9.854,P=0.012),空心钉排列方式(OR=7.965,P=0.017),骨折分型(OR=6.453,P=0.021),空心钉取出与否(OR=5.364,P=0.027),术前是否牵引(OR=2.561,P=0.042)。 结论复位质量是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最为关键的因素。空心螺钉正三角形排列、空心螺钉取出以及未及时术前牵引均可能加重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放散状体外冲击波组(A组)和局封组(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A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B组(P<0.05)。与治疗后1周相比,A组治疗后3个月时的VAS评分降低(P<0.05),而B组VAS 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A组临床有效率高于B组(85.71% vs .57.14%)(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放散状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无需麻醉、非侵入性和疗效持久可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24.
平均住院日是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体现,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节约医疗成本,加快医院床位周转,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计划实施检查评价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文章探讨将PDCA循环应用于缩短骨科平均住院日的实践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02—2013-04诊治高能量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22例,利用CT三维重建骨折的形态及关节面情况,术中采用关节镜辅助观察胫距关节面并协助复位,然后用多轴锁定钢板固定胫骨远端碎骨折块。通过分析末次随访的踝关节影像学形态测量结果和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10~24个月,平均13.3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7~19周,平均11.4周。1例出现皮肤坏死,行转移皮瓣修复,其余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钢板外露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均行踝关节CT检查,仅1例CT显示胫骨远端关节面欠平整,但暂无骨性关节炎表现。疗效根据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评定:优(92分)15例,良(87~92分)4例,可(65~86分)3例。结论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技术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6.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关节疾患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管疗效确切,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发生骨溶解和假体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的风险不容忽视[1-2].研究结果证实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0年约有10%的患者发生了假体周围骨溶解及假体无菌性松动,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翻修手术[3].约20%的全关节置换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像学证据[3-4].在人工关节假体失败的原因中无菌性松动占75%[5],因此,骨溶解导致的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的最常见原因,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难题[6].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创伤后早期(立即)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对关节软骨创伤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2nlm钻头钻孔造成兔双侧膝关节软骨急性创伤,术后立即随机选择一侧关节腔内注射1%透明质酸钠1mL(HA组),另一侧不注射任何药物(对照组)。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仪两种方法对受损软骨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软骨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小。结论关节软骨创伤后早期(立即)进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能有效的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对预防创伤后骨关节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大鼠股骨开放截骨模型与闭合骨折模型制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背景:骨折动物模型无疑是研究骨折愈合的基石,其中开放截骨模型与闭合骨折模型是较成熟的两种长骨干骨折模型.就作者所查文献,未见芙于大鼠两种模型比较研究的报道.目的:比较人鼠股骨开放截骨模型与闭合骨折模型的制作过程,并通过X射线摄片比较二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1/05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220±30)g,随机分为开放截骨模型组与闭合骨折模型组,每组20只.电动摆锯;自行改良设计的闭合骨折模型打击器.方法:开放组行开放截骨术造成股骨中段横行骨折,逆行克氏针固定:闭合组行逆行克氏针固后,使用造模支架致股骨中段闭合骨折.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平均造模时间,造模成功率及术后2,3,4,8周骨折愈合的X射线情况.结果:开放截骨模型每只造模成功率90%,平均造摸时间为17 min,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率40%;闭合骨折模型每只造模成功率85%,平均造模时间12 min,未见畸形愈合及不愈合.术后2,3,4周X射线评分开放组均低于闭合组(P<0.05),8周时开放组X射线评分仍较闭合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开放截骨模型造模时间长,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发生率高,近中期骨折愈合明显滞后,不适于近中期骨折愈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采用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治疗34例(38侧)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其中桡掌侧入路29侧,桡背侧入路9侧。术中结合螺钉、克氏针固定复位骨折,植骨充填骨缺损以恢复关节面的完整性,有效地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结果术后共31例(32侧)获随访,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标准结果为优26例(27侧),良4例(4侧),可1例(1侧)。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T”形钛板内固定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0.
解剖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34例。根据AO原则分型:B型19例(56%),C型15例(44%)。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22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按Helfet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5.3%。并发症:骨折不愈合1例,内翻畸形1例,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踝关节活动3例。结论掌握适应症,采用解剖型钢板可紧密贴和胫骨下段骨骼形态,使胫骨远端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是目前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