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51.
儿童原发性淋巴结隐球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性,43/12岁。1个月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3℃,伴有盗汗。曾在外院行MRI示腹膜后及腹腔淋巴结肿大,肝内多发异常信号。曾诊断:①肠系膜淋巴结炎;②淋巴瘤待除外。查体:体温36.2℃,右中腹见一长约3cm手术瘢痕。右睾丸缺如。B超示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WBC 10.8×109/L,L 3.6×109/L,N 0.56×109/L;谷丙转氨酶48 U/L,血清碱性磷酸酶211 U/L。患儿幼时曾行“肠套叠”和“右隐睾固定”两次手术。临床  相似文献   
52.
青岛市2000~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邱波  苏航 《预防医学论坛》2006,12(3):313-315
[目的]掌握青岛市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青岛市2000~2004年HFR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发病率为3.70/10万~9.55/10万,平均6.19/10万;病死率为1.99%.年内发病有春夏季高峰与秋冬季高峰,合计发病数占总数的78.90%.郊区病例占总数的99.37%.年均发病率平度市和胶南市最高;病例中,农民占83.07%,20~50岁占78.36%,男女之比为2.53:1.鼠密度为1.57%,室内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和小家鼠,野外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带毒率为5.13%,其中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小家鼠带毒率分别为4.58%、7.19%和4.24%.[结论]青岛市是家鼠型与野鼠型的混合型疫源地,近年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53.
青岛市为山东省东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点疫区.1974年在胶南市发现首例HFRS病人.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HFRS流行状况发生较明显变化.现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疫情资料 来自青岛市卫生防疫站疫情室.1.2 宿主动物监测 选择不同流行强度乡镇定点、定期监测.采用夹夜法计算鼠密度.对捕获鼠种进行鉴定.无菌解剖鼠肺.1.3 鼠肺病毒抗原检测,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药联合组(30例)和药物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卒中常规治疗,药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针药联合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针联合电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时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SADQ-H)评分、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SADQ-H、CRRCAE、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除CCRCAE评分阅读、复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CCRCAE评分及SADQ-H、NIHSS评分,药物组均显著低于针药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抑郁状态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盐酸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55.
患者,男,62岁。患者于2002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右侧额部疼痛,伴左侧下肢乏力并逐渐加重,同年10月患者无明显原因昏倒,几分钟后自行清醒。头颅CT示右颞顶占位性病变。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腹部彩超、心电图、X线胸片、骨穿未见异常。2002年11月行右颞胶质瘤切除术,术后头痛缓解,下肢乏力好转。病理示恶性淋巴瘤,B细胞性,  相似文献   
56.
谭元奇  孔莹  苏航  李蒙  王子微 《河北中医》2021,43(11):1800-1803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相对穴透刺治疗脑梗死后继发不安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脑梗死后继发RL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20例予芍药甘草汤联合相对穴透刺治疗.2组疗程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国际不安腿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IRLS)、不安腿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定量表(RLSQOL)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IRL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LSQO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芍药甘草汤联合相对穴透刺治疗脑梗死后继发RLS患者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病情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一种纯度和活力较高、简单实用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为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提供材料。方法采集1-2周SD大鼠大脑皮质,应用Ⅱ型胶原酶和分散酶/胶原酶连续消化法,筛网过滤法及20%BSA和44%Percoll两次梯度离心法获得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以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染色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2 h后,微血管内皮细胞爬出血管段进行贴壁生长,34 d呈典型的铺路卵石样结构,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内皮细胞表达呈阳性,可见细胞胞质呈棕色,阳性细胞占99%以上。结论该方法能成功地分离并培养出高纯度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体外血脑屏障的建立以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重组蛋白构建细胞转录因子PTD-Oct4。方法: 利用重叠延伸PCR法重组目的基因构建质粒pKYB-PTD-Oct4,并转染至E.coli ER2566。 镍柱纯化重组蛋白并用Western bloting对其进行鉴定。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PTD-Oct4,检测其穿透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膜的能力;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检测重组融合蛋白PTD-Oct4结合目的DNA的活性。结果: 成功获得目的蛋白PTD-Oct4,其可以成功进入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内,穿膜效率为(28.3±2.4)%,并具有与目标DNA序列特异结合的能力。结论: 制备重组PTD-Oct4为外源蛋白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乳香挥发油的活性成分及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化学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查询与镇痛相关的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出潜在靶点;再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STRING 11.0在线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OmicShare在线工具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Schrodinger Maestro软件和在线工具,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GC-MS法研究得到乙酸辛酯、正辛醇和萜品油烯等化学成分16个,通过数据库收集到236个化学成分靶点、12171个镇痛相关靶点,筛选出217个乳香挥发油镇痛潜在靶点,其主要富集于细胞、生物调节和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结合、催化活性和分子转导活性等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细胞和细胞器等细胞组成,主要涉及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氮代谢通路和癌症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靶点与化学成分有较强的结合能。结论 乳香挥发油镇痛作用体现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推测乳香挥发油中萜品油烯、肉豆蔻酸和正辛醇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MAPK1、CNR1和CXCL8等潜在靶点,调节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氮代谢通路和癌症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达到镇痛的作用,为后续实验验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讨论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CD+20 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 对2001年6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27例CD+20 B细胞型NHL患者,应用美罗华联合化疗(CHOP,BCHOP,VIP等方案)治疗。结果 有效(CR+PR)率93 %,治疗起效的中位时间30 d,中位缓解期22个月,半年生存率92 %,最长已存活42个月。结论 应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CD+20 B细胞型NHL,特别是对侵袭性或复发耐药的B细胞NHL有显著疗效,且全身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