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70例(82只眼)角膜病患者采用连续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联合抗生素眼药水和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的64例(81只眼)角膜病患者.对两组中,角膜化学伤和热烧伤患者的治愈率,大泡性角膜病患者和干眼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率进行x2检验,平均治疗时间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化学伤和热烧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的治愈率治疗组为83%,对照组为57%.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戴镜期间症状缓解率治疗组分别为100%和90%,对照组分别为50%和63.6%.治疗组中,3例(4只眼)爆炸伤的角膜上皮缺损和3例(3只眼)角膜移植手术后植片上皮缺损的患者均治愈,4例(4只眼)角膜穿孔伤的前房形成,伤口愈合;对照组中,2例(2只眼)眼部爆炸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治愈1例(1只眼),4例角膜移植手术后移植片上皮缺损均治愈,2例(2只眼)角膜穿孔伤治疗无效,改为角膜清创缝合手术治疗.治疗组中,化学伤和热烧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14 d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26d(P<0.01).结论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化学烧伤、热烧伤、爆炸伤、角膜移植手术后的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以及小的角膜穿孔伤有明显促进愈合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LASIK手术治疗儿童屈光参差的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0例屈光参差患儿实施LASIK手术前与手术后不同时间视力、屈光度、眼轴、双眼视觉、VEP等视功能参数的变化,了解LASIK手术的疗效。结果近视组手术后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P〈0.05),达到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完全矫正;术后三级视功能明显改善。远视组手术后屈光度与三级视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视觉诱发电位均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手术前后眼轴无明显增长(P〉0.05)。结论LASIK手术矫治儿童屈光参差,能降低高屈光度眼的屈光力、缩小双眼屈光度的差别,利于双眼融像。  相似文献   
43.
6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式剥脱技术进行小腿曲张静脉剥脱,对照组采用切开剥脱进行小腿曲张静脉剥脱,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卵巢癌腹腔液细胞学检查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同济医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并有盆腔冲洗液或者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卵巢恶性肿瘤病例共82例。分析腹水和盆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盆腹腔转移、B超检查以及血清CA-125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细胞学(包括盆腔冲洗液和腹水)阳性者共29例,总体阳性率为34.9%(29/82)。有腹水的75例细胞学阳性率为37.3%(28/75),7例无腹水者冲洗液的细胞学阳性率为14.2%(1/7)。Ⅲ期以上者细胞学阳性率为93.1%(27/29),Ⅰ~Ⅱ期者细胞阳性率为6.89%(2/29)。500 m l以上腹水量者细胞学阳性率48.48%(16/33),500 m l以下者阳性率为18.52%(5/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腹腔液细胞学阳性结果与组织病理分级差、盆腹腔转移、淋巴转移密切相关。随着血清CA-125水平的增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腹腔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明显增高(P<0.001)。82例恶性卵巢肿瘤行B超检查有61例可见包块,包块表现为囊性、混合性、实性者腹腔液细胞学阳性率分别为30.8%(4/13)、33.3%(8/24)、29.2%(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卵巢癌腹腔液细胞学阳性的因素较多,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目的是总结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的经验,为响应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提供参考。结合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指挥工作开展情况,从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再造院内诊疗流程、强化防控知识培训、开展疫情防控心理干预等方面,总结精神病专科医院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四物汤(Siwu tang,SWT)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动情周期、卵巢形态学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雌性Wistar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WT低剂量组、SWT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大鼠均采用来曲唑1 mg/(kg·d)灌胃诱导建立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SWT低剂量组给予SWT 8.64 g/(kg·d)灌胃,SWT高剂量组给予SWT 25.92 g/(kg·d)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200 mg/(kg·d)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均连续干预4周后,记录各组大鼠的动情周期,观察卵巢形态,检测血清激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动情期显著缩短(P<0.05);黄体数量显著减少,囊肿数量显著增多(P<0.05);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显著升高,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显著降低,LH/FSH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SWT低剂量组、SWT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动情期时间显著增加(P<0.05);黄体数量显著增加,囊肿数量显著减少(P<0.05);血清T水平及LH/FSH比值显著降低(P<0.05);SWT低剂量组、SWT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水平显著升高(P<0.05);SWT高剂量组大鼠血清FSH水平显著升高、LH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SWT可增加PCOS大鼠动情时间,减少卵巢囊肿,增加黄体数量,还可降低PCOS大鼠血清T、LH水平及LH/FSH比值,升高E2、FSH水平;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血清激素水平改善PCOS大鼠卵巢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7.
<正>肿瘤免疫治疗是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已有百年探索历史,但长期以来临床疗效难以肯定。自2011年伊匹木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以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等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在妇科肿瘤领域,临床研究表明ICI治疗晚期/复发患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8.
收集各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和非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血脂8项指标,旨在探讨本地区脑梗塞、脑血栓(下称脑梗栓)和有临床症状(头痛、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四肢麻木,但头颅CT检查未明确诊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TC、TG、HDL-C、LDL-C、LDL-C/HDL-C、TC/HDL-C、HDL-C/TC%、HDL-C/TG水平,为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静脉适合的微创手术方式与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患者应用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结果:术后所有病人酸胀沉重感减轻或消失,曲张的浅静脉消失,术后均未发现继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新生的溃疡和静脉曲张复发。结论: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疗效确实的手术方法,并具有成型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50.
"络脉理论"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提出,又经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发展、完善而成的一套独特理论体系,对临床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王明芳教授认为络脉理论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密切相关,运用络脉理论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