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31.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C型骨折均采用尺骨鹰嘴入路,双钢板固定。结果27例随访14-31个月,根据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1.4%。结论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早期切开解剖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早期有计划地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疗效良好,是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1988年2-2001年12月,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34-75岁,中位年龄58.5岁。肺癌12例、乳腺癌9例、甲状腺癌7例、前列腺癌5例、肝癌和肾癌各4例、胃癌1例、未发现原发灶5例。前路手术31例,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术11例,后路手术5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9例,C级12例,D级13例,E级7例。结果:术后疼痛消失31例(67.39%),缓解12例(26.09%),无明显缓解3例(6.52%),1例术后3d死亡。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38.2个月。33例死亡,存活8例。术后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3例,D级13例,E级21例。4例内固定松动,1例断裂。结论: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预期寿命、肿瘤的位置和类型、对各种治疗的敏感性、脊柱的不稳定程度和神经症状综合考虑,手术治疗采用经前路、前后联合入路或后路手术,体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3.
一、神经修复原则上尽早进行。对开放性损伤,如创口清洁伤面整齐、受伤时间短、回缩不多应争取一期修复;否则宜将神经用黑线固定于软组织上,1~3月内修复。二、神经缝合法按情况决定。束细小和数量多、运动感觉纤维束不易分辨、几乎纯属运动纤维或感觉纤维构成可用外膜缝合;束性质易分辨或借助电刺激可分清性质,应作束膜缝合。缝合神经均须没有张力,若两端神经干游离和屈曲关节不能弥补长度,应作束间移植。三、术后定期检查Tinel征、肌功能、感觉和两点区别,若6个月无任何再生表现考虑探查。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蛋白和顺铂协同抑制横纹肌肉瘤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TRAIL和顺铂作用于培养的人RD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细胞,通过MTT比色法、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3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分析其对横纹肌肉瘤细胞的作用及和顺铂协同作用的效果和机制。结果: TRAIL浓度为1.0、10.0、100.0 μg/L时,细胞毒性指数分别为18.9%、20.8%、43.5%;顺铂浓度为1.0、5.0、10.0 mg/L时,细胞毒性指数分别为9.8%、23.4%和43.8%。而浓度为100 μg/L的TRAIL与浓度为5 mg/L的顺铂联合作用时,细胞毒性指数明显高达66.4%,FCM分析显示联合应用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同时提高caspase-3的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增加相一致。结论: TRAIL和顺铂联合应用对横纹肌肉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协同杀伤效果,这一作用与增加caspase-3活性及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反义基因治疗降低人骨肉瘤MG-63细胞c-myc的表达,并探讨顺铂对c-myc低表达的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方法: 以腺病毒为载体,构建表达反义c-myc的重组腺病毒(Ad-Asc-myc),并在体外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降低MG-63细胞c-myc的表达,与不同浓度的顺铂作用后,采用MTT、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FCM)、透射电镜等检测顺铂对骨肉瘤MG-63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凋亡作用。 结果: 构建的Ad-Asc-myc体外转染MG-63细胞48 h后,可明显降低c-Myc蛋白表达,并与浓度为2.0 mg/L的顺铂作用2 h后 ,对MG-6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率可达38.0%;转染的细胞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增加,而E2F-1的表达无变化;FCM、电镜等显示Ad-Asc-myc转染后可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并增加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凋亡作用。 结论: 降低c-myc表达能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并增加顺铂对MG-6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6.
骨肉瘤化疗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文献复习骨肉瘤化疗的历史和目前存在的基本问题。方法结合文献对骨肉瘤化疗的历史背景、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的给药途径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结果2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化疗是目前提高骨肉瘤生存率的最主要手段,但在积极的治疗过程中仍有40%左右的病例治疗失败,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骨肉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有关。结论提高骨肉瘤病人对化疗的敏感性和增加化疗剂量强度可能是目前进一步提高骨肉瘤治愈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估病灶刮除液氮冷冻灭活结合皮质骨支撑治疗股骨头颈部侵袭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11例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均采取病灶刮除加液氮注入法冷冻灭活,缺损处以自体(或异体)腓骨和自体髂骨填充修复,7例辅以内固定。结果 11例随访3~10年(平均6年6个月)。参照Ennek-ing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7例,良4例。结论 该疗法是治疗股骨头颈部侵袭性肿瘤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1例巨大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多学科诊治过程.患者男性,24岁,因大便困难4个月,加重伴小便困难1周收治入院.骨盆影像学检查提示骶3以下椎体椎前巨大囊实性肿块,大小约16.1 cm×11.5 cm×15.4 cm,行病灶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报告示骶骨巨细胞瘤.临床分期为CampanacciⅢ期,初诊时骶骨肿瘤巨大,无法通过一期手术进行切除.经过多学科讨论后患者接受血管外科多次骶骨肿瘤血管栓塞术,在全麻下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前后联合入路骶骨肿瘤切除内固定术,最终实现前后路的肿瘤切除.1年后开始行局部放疗,方案为设骶骨瘤区按D95包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6 MV-X线DT45 Gy/ 24 F适形放疗.放疗24次.随访至术后26个月,患者KPS评分从术前的60分提高至90分,大小便功能基本正常,双下肢活动正常,日常生活基本满意.骨肿瘤(尤其是巨大的骶骨肿瘤)的多学科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多学科诊治团队需常态化和专业化以实现患者的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39.
儿童骨肉瘤保肢手术因术后肢体不等长及关节功能不理想等问题是骨肉瘤保肢术的难点.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保肢手术治疗儿童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2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35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芒针透刺组,每组45只。模型组和芒针透刺组建立兔T13-L1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不给任何刺激,芒针透刺组芒针透刺双侧秩边、水道穴,辅以针刺气海、中极,得气后同侧秩边、水道连接于针灸治疗仪上,刺激时间15min,频率20~40次/min,强度1.5~3.0V,每日1次,共5天。分别于术后1、3、5天取伤段脊髓观察形态学变化,检测脊髓细胞凋亡受体Fas、Caspase-3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各取材点脊髓界限清晰,神经元细胞结构完整;模型组脊髓组织正常结构紊乱,局部区域内神经元细胞可见细胞核消失;芒针透刺组脊髓组织结构及神经元细胞破坏较模型组轻微。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1、3、5天脊髓Fas、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芒针透刺组术后第3、5天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术后第3天Fas蛋白及mRNA亦降低(P0.05或P0.01)。结论芒针透刺对急性脊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抑制脊髓Fas、Caspase-3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