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63篇
  2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探索我院肿瘤患者化疗药物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药师开展以化疗药物相关SNPs为基础的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通过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检测化疗药物相关SNPs,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肿瘤患者的化疗相关SNPs的分布特征。采用SPSS24.0软件统计相关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分析基因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参照国外不同人群的基因型频率数据,探讨中国肿瘤患者化疗药物相关SNPs的分布特征。结果主要检测2554例肿瘤患者6大类化疗药物17个化疗药物相关基因位点,其中CYP2D6(100C>T)、ABCB1(2677T>G)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余15个基因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DPD、CYP2D6、UGT1A1的SNPs与国外人群存在较大差异,与国内报道基本相符。结论中国肿瘤患者化疗药物相关SNPs分布有自身特点,临床药师应根据化疗药物相关SNPs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建议。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个体化用药,在参考PharmGKB等国际数据库的同时,国人的基因SNPs解读应结合国人的特点,不能完全参考国外人群数据库。  相似文献   
83.
颈椎管狭窄是一种老年常见疾病,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手术中对颈椎椎板开门的角度并没有严格界定,医生对其开门的幅度及效果,只能凭借临床经验判定。我院从1996年开始应用双开门加中央植骨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100余例,采用离体人的颈椎标本进行了一些关于开门幅度及角度的研究,在总结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中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如果应用在双开门手术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超选择冠脉内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69例老年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替罗非班组(58例,PCI术中超选择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和观察组(52例,PCI术中超选择给予替罗非班联合术后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3组患者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术前和术后72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以及各组患者术前与术后4周心功能指标变化,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即刻3组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FC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术后72 h血清CK-MB、cTnI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则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超选择冠脉内替罗非班可发挥药物协同保护作用,有效改善老年急性STEMI患者心功能,降低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肾缺血后处理后BMP-7/Smad1/5/8信号通路活性改变,探讨肾缺血后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各组又分成再灌注1.5 h、3 h、6 h、12 h和24 h 共五个时间点亚组,每组6只动物。IR组采用结扎左侧肾蒂60 min后松开动脉夹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ostC组操作同IR组,恢复灌注前给予6个循环10s再灌注/10s缺血处理,然后恢复灌注。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浓度;免疫印迹法测定肾组织中BMP-7、USAG-1和p-Smad1/5/8蛋白的表达变化;TUNEL法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各时间点SCr和BUN含量、USAG-1表达水平以及TUNEL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明显增高,而BMP-7和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各对应时间点相比,IPostC组SCr和BUN含量、USAG-1表达水平以及AI明显降低,而BMP-7和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IPostC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MP-7的表达、下调USAG-1的表达,继而激活BMP-7/Smad1/5/8信号通路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6.
87.
88.
白傲雪  刘立萍  李然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065-2066
基于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阐释肝癌与肠稳态之间的相关性,揭示肝脏疏泄功能是调节肝肠轴的核心。肠稳态反映机体平和状态,肝癌的发生与发展伴随着肠稳态"失和"。中医"和法"体现了中医以平为期的治疗理念,小柴胡汤为中医"和法"的代表方剂,是恢复肝癌患者肠稳态的有效复方。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瑞巴派特(rebamipide)在预防尿酸盐晶体诱导的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中的作用。方法: 42只雄性大鼠按随机表法分为3组(n=14),以尿酸盐晶体制备大鼠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模型,A组口服瑞巴派特治疗,B组口服秋水仙碱治疗,C组口服安慰剂治疗,观察各组踝关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水平。结果: C组大鼠关节炎的临床评分、肿胀指数在24 h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72 h基本恢复正常。造模24 h后,C组的临床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2 (1~3) vs.0 (0~1) vs.1 (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C组的肿胀指数明显高于A组和B组[0.36 (0.16~0.52) vs. 0.11 (0~0.20) vs. 0.12 (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组织学上,C组的滑膜组织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5分量表评分为4 (2~4)],A组[1 (0~2)]与B组[1 (0~2)]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模24 h后,C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IL-1β:(41.86±5.72) vs. (27.35±7.47) vs. (27.76±5.28) ng/L;IL-6:(1 575.55±167.11) vs. (963.53±90.22) vs. (964.08±99.31) ng/L;IL-10:(37.96±3.76) vs. (21.68±4.83) vs. (16.20±2.49) ng/L;TNF-α:(21.32±1.34) vs. (15.82±2.54) vs. (17.35±7.47)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瑞巴派特在大鼠痛风模型中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起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薄膜分散法制备RGD脂质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制备RGD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处方与工艺所得脂质体形态均匀,包封率为62.03%。结论:所得RGD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形态均匀,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