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53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 报道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侧下肢标本采用有色乳胶经腘动脉灌注,解剖观测腓动脉穿支血管的分布、走行及管径,寻找适合用于吻合血管的穿支血管.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蒂腓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6例.缺损范围15 cm × 6 cm~45cm×10 cm.皮瓣面积为16 cm×8 cm~30 cm×10 cm,血管蒂长4~6 cm.结果 腓动脉沿途平均发出5.3支穿支血管,在腓骨中下1/3交界处存在恒定的适合用于吻合血管的穿支血管,血管外径为(1.21±0.13)mm,血管蒂长(4.6±0.8)cm.6例皮瓣完全存活,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切取范围大,穿支血管蒂长,管径适中,血供可靠,对小腿功能影响小,是临床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62.
可膨胀髓内钉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可膨胀髓内钉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32例,记录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功能。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2—32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0.63%。无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有2例术中发生了骨折线的扩大,3例术后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可膨胀髓内钉无需锁钉,而是通过膨胀稳定骨折端,固定牢靠,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3.
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缺损1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8年5月,聊城市人民医院骨科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患者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6~47岁.受伤原因:热压伤10例,工业性挤压伤5例.创面分布:拇指4例,示指4例,中指2例,环指4例,小指1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通过对合并有半月板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与单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半月板损伤对胫骨平台骨折预后及骨折对半月板愈合可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57例,其中34例为单纯胫骨平台骨折行内固定术,23例合并有半月板损伤行内固定术并术中修补.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临床膝关节评分方案;半月板查体采用关节线压痛、Mcmurray、Apley及Thessaly等方法;X线片分析胫股角、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等影像学指标. 结果 57例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6~24个月).单纯胫骨平台骨折者与合并有半月板损伤骨折者HSS评分分别为87.9和87.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1,P=0.727);而后者在随访中并未发现半月板阳性体征的增加,两组在HSS评分、胫股角、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等影像学评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胫骨平台不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且骨折也不会影响半月板的愈合.  相似文献   
65.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 .方法 收治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15例,二期手术前积极抗感染,4例脓肿、死骨形成者清创后改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二期髓内钉固定;3例感染性骨不连更换髓内钉及自体松质骨植骨;其余病例换药、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待骨折愈合后取出髓内钉并彻底清创.结果 平均随访37个月(25~60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平均LEM评分85.7分,无伤口早期并发症,取出髓内钉后无感染复发、功能障碍、畸形等发生.结论 在感染控制前提下,尽量使用髓内钉固定股骨骨折,骨折愈合后拔除髓内钉,彻底清创,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采用 Mitek Anchor系统辅助加固在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作用。 方法 1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改良Kessler法修补跟腱,后用Mitek Anchor钉各1枚置于跟腱内外侧跟骨内,采用Bunnell方法将尾线由远向近穿经跟腱断端,加固缝合后的跟腱。随访伤口愈合情况,负重行走时间、足跟部疼痛和跟腱再断裂情况,采用Arner-Lindholm方法评价踝关节功能。 结果 术后无切口感染或者皮肤坏死病例。12例患者术后随访14月~25月,平均17月。无足跟部疼痛和再断裂病例发生,根据Arner-Lindholm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4例,良8例。结论 采用Mitek Anchor系统辅助加固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疗具有可早期负重,减少跟腱再断裂的发生,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7.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operative technique and clinical results of reversed perforator-plus sural neurofasciocutaneous flap in lower leg. Methods Perforator-plus sural neurofasciocutaneous flaps, which designed along the axis of the sural nerve and based on the dual-pedicle of fasciocutaneous and per-oneal perforator,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soft-tissue defect in lower extremities. Results Twenfy-four flaps, ranged from 25 cm×12 cm - 8 cm ×7 cm in size, survived completely without venous congestion and distal ischemia and necrosis. The color and texture of the flaps were good.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al re-suits were satisfactory with following up for 6 to 12 months.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technique in pediclehave minimized the complication, enlarged the size of the flap and improved the survive rates. It is a goodmethod in repairing large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ies.  相似文献   
68.
2006年10月~2009年6月,我们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辅以克氏针撬拨对11例骰骨骨折患者做支撑固定治疗,并随访其术后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终于问世了,这是为适应国际上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迎头赶上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的出版和发行,又将推动我国的骨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是从《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0.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的影响。方法 为60例腰椎间盘患者实施微创开放式手术,术中用C臂X线机定位,做3~3.5cm长的皮肤切口,剥离椎间的部分骶棘肌,咬除部分椎板上缘及小关节内侧缘后摘除髓核,并根据需要扩大神经根管。结果 术后随访2~21(平均11.5)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45例(75%),良12例(20%),可2例(3.3%),差1例(1.7%)。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起重要作用。手术方法的改进,使创伤减小、手术适应证相对放宽,疗效也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