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31.
李婵娟  夏结来  姚晨  于莉莉 《医学争鸣》2004,25(24):2215-2218
目的: 将负二项回归用于新药的安全性评价,以此分析评价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 结合罗格列酮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实例,以年龄、性别等为影响因素,以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为反应变量拟合Poisson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结果: 负二项回归模型拟合其值与自由度之比为0.9995,效果要优于Poisson回归模型,"性别"和"处理"进入回归模型,"年龄"未进入.拟合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二项回归模型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可尝试应用于新药的安全性评价中,以拓展新药的安全性评价,解决传统新药安全性评价仅考虑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而不考虑例次及基线因素的弊端.  相似文献   
32.
支持向量机在建立冠心病早期诊断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建立冠心病早期诊断模型中的应用,为冠心病危险因素在早期诊断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冠心病危险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共同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并应用测试数据集对各模型的诊断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危险因素共同构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较单独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有更好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特异度较低.对应用不同变量构建的模型进行比较,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结合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构建的模型诊断效果较好,准确率为70.35%,灵敏度为90.27%,特异度为34.76%.结论 应用支持向量机可以建立合适的冠心病早期诊断模型;结合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3.
姚晨 《江西医药》2021,56(9):1446-1448
目的 探讨支架置入与急诊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急诊手术,观察组行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率、手术效果、临床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7.31±1.22)d短于对照组(12.17±2.34)d,出血量(54.58±16.15)ml少于对照组(113.54±32.75)ml,造瘘率(2.70%)、并发症发生率(10.81%)均低于对照组(100.00%、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好,肿瘤切除率高,术中出血少,利于提升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夏天卫  张超  姚晨  沈计荣 《中医药导报》2019,25(15):126-129
痹证为临证常见病,历代医家多重用乌附类和虫类治疗。沈计荣认为辨治痹证整体上应遵循叶天士"以通为用"、费伯雄"醇正和缓"的原则,同时推陈出新,通过妙用、重用、联用8种藤类药(鸡血藤、忍冬藤、雷公藤、宽筋藤、石楠藤、络石藤、海风藤、青风藤),将局部"以通为用"、整体"醇正和缓"、方证"寒热对应"连为一体。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使用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耳穴灸压治疗轻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姜堰中医院脑外科收治的7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耳穴灸压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Barthel和MMSE评分方面比较,t值分别为6.284,7.032,5.261和7.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效率比较,χ2值为0.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χ2值为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耳穴灸压治疗轻型颅脑损伤,能显著改善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L?薄荷醇制剂(NPO?11)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单次喷洒抑制胃蠕动的有效性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按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分别局部喷洒NPO?11(含有效成分L?薄荷醇160 mg)或安慰剂20 mL。记录评估给药前、给药后2 min、内镜检查结束时的胃蠕动情况,由术者评估操作难易程度,并分析NPO?11抑制胃蠕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5家研究中心共入组220例患者。NPO?11组共109例,安慰剂组111例,两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试验药物给药后2 min及内镜检查结束时两个时间点蠕动分级均为1级的受试者比例,NPO?11组为40.37%(44/109),安慰剂组为16.22%(18/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P<0.001),在上述两个时间点,与安慰剂组相比,NPO?11组较弱蠕动(1级和2级)的比例分别为67.89%(74/109)、79.82%(87/109),比安慰剂组46.85%(52/111)、48.65%(54/111)更高;亚组分析显示NPO?11对胃蠕动的抑制效果在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更显著。结论 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NPO?11局部喷洒可有效抑制胃蠕动,其效果在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更显著。其安全性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操作者评估胃镜操作较容易。  相似文献   
37.
Stata是一个用于分析和管理数据的功能强大又小巧玲珑的实用程序,由美国计算机资源中心(ComputerResourceCenter)研制。它同时具有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绘图、矩阵计算和程序语言的特点,又在许多方面别具一格,加之操作灵活、简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本文介绍如何用Stata拟合曲线。曲线拟合是反映两变量间量变关系的重要手段。Stata统计软件提供了3种曲线的拟合,另外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开发的空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程序设计,结合Stata提供的绘图功能,用户可得到精美的拟合图(本文…  相似文献   
38.
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对中心校正后疗效的统计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药物的临床试验中 ,其主要考核指标通常为疗效。疗效常分为四个等级 ,例如 :无效、进步、显效和痊愈。要比较两种处理疗效之间的差别 ,可用两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此外 ,又常把无效和进步合并为无效 ,显效和痊愈合并为有效 ,计算并比较两种处理的有效率 ,这时可用 2× 2表的卡方检验。为了在较短时限内收集到足够多的病例数以及使所得结论的应用面更为广泛 ,药物的临床试验总采取多中心试验的方法 ,这是由某个单位的主要研究者总负责 ,多个单位的研究者合作 ,按同一个试验方案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1,2〕。由…  相似文献   
39.
目的:采用觉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最小化随机分组资料后的Ⅰ型错误和检验效能.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计算最小化随机分组的资料使用常规协方差分析的Ⅰ型错误和检验效能,并与简单随机化、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简单随机化、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和最小化随机分组的资料采用协方差分析后,Ⅰ型错误均保持在0.05左右.3种分组方法的检验效能接近,无明显差异.结论:最小化随机分组的资料可采用常规的协方差分析方法,并能将Ⅰ型错误保持在0.05左右且不降低检验效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微渗析实验模型,并对葛根素在麻醉家兔眼内的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手术将微渗析探针植入麻醉家兔的眼前房室内,待灌流平衡之后眼部给予1%葛根素滴眼液100 μL,于不同时间收集渗析液,HPLC测定;流动相为甲醇-0.1%柠檬酸水溶液( 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9 nm.结果:给予自制葛根素滴眼液后,其能够迅速吸收进入眼前房室中,在1h达到峰浓度,Cmax为(2.52±0.31) mg·L-1,然后渐渐降低,但在消除阶段3.5h左右出现另外1个较低的峰浓度.可能是由于葛根素抑制了房水的生成,导致药物浓度的升高.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t)为(5.04±0.21)mg·h·L-1,半衰期( t1/2)为(0.38±0.13)h.结论:采用微渗析技术,能够用于测定葛根素眼部的药物动力学,并且为葛根素滴眼液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