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延萍主任认为治疗痹证当遵循以通为用,重在辨识"寒热、表里、虚实",以"搜风活血"为法,擅用虫藤类药联合治疗痹证。文章以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为例系统阐述李延萍主任的治疗特色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费伯雄治疗痹证,立论遵《内经》之旨,师古而不泥古,明确了痹证的产生主要与阴邪相关,强调了其病因病机的复杂性。治法注重温补,全面兼顾,风痹用温经养荣汤、痛痹用龙火汤、着痹用立极汤,方中多益气、养血、补肾、养肝、祛风、散寒、燥湿、通络之品共用。用药醇正精良,平淡和缓,反对处方用药矜奇立异,主张扶正以祛邪,功在缓图。费伯雄将其“醇正和缓”的学术思想融入痹证的治疗中,丰富发展了痹证的临床辨治。  相似文献   

3.
藤类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藤类药功效多样并具善走行通利的特点,且无散血伤阴之弊,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多数藤类药作用温和,少数药物的毒副作用亦应注意。藤类药的应用体现了"久病入络"以及络病以通为用的原则。用好藤类药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费伯雄为孟河医派奠基人,学验俱丰,其主要著作为《医醇賸义》,推崇"和缓醇正"的医学思想。"醇"及治学醇正,究心经典,兼采众长,立论中肯。大畅"和缓"之风,以平为期,擅调和阴阳营卫气血,注重脏腑功能正常;立法和缓,用药平淡,顾护正气,强调扶助中州脾胃;治病首重病因,辨证为先,治病求本。费伯雄"和缓醇正"思想简朴归真,执简驭繁。本文结合原书论述及现代文献,探析"和缓醇正"思想真谛,总结相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业 《河南中医》2015,35(1):41-42
费伯雄强调辨证论治,反对滥用方药,无论是察脉辨证,还是立法制方,都是以醇正和缓为基础的。其学术成就同他的醇正和缓思想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察脉辨证,还是立法制方,都是以醇正和缓为基础的。他主张医学诊治戒偏戒杂,要"醇正""和治""缓治",以平淡之法而获奇效,不尚矜奇炫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藤类苗药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苗族治疗痹证的藤类药用植物,对其治疗痹证的相关功效进行归纳整理,并从有关苗医药专著及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取治疗痹证的苗医验方93首,对所用的药物及治疗的痹证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痹证的藤类苗药共26科,66种。其中以祛风除湿和祛风止痛功效的为主。在验方中,鸡血藤的使用频率最高,大血藤、威灵仙、黑骨藤、石楠藤等次之,另有许多药物虽有祛风湿作用,而在实际应用中较少使用或不用。验方所治病证中以风湿痹痛和风湿性关节炎选用的藤类药物最多。  相似文献   

7.
痹证在中医临床中常见 ,病程较长 ,致残率高。在顽痹的治疗中用药剂量的选择与疗效息息相关 ,关键药物要重用 ,而且要讲究用法。此外 ,合理应用一些药理作用强烈的“毒药”及虫类药、藤类药 ,也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被。痹证后期影响内脏 ,以肝脾肾多见 ,治疗宜从调节脏腑功能入手。  相似文献   

8.
《医醇媵义》为清代名医费伯雄所著,费氏立论中正平和,立方用药强调“和缓醇正”。本文以费伯雄的著作为基础,从医理、治法、方药等方面论述其和缓醇正的特点,并对其医德作风有所评述,望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陈纪藩教授治疗痹证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痹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类疾病。陈纪藩教授辨治痹证,根据新痹久痹分阶段治疗,痹证初起,湿热痹者,以四妙散为基础加用姜黄、萆薢、茵陈、宽筋藤、银花藤、七叶莲等,寒湿痹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乌头汤合方化裁;痹证日久,则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用鸡血藤、黄芪、川芎、白芍、地黄等益气补血之品。  相似文献   

10.
李春婷老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为胆胃肝脾气机升降失常,肝胆失疏,胃失和降,临床治疗讲求辨证施治,用药轻灵醇正,善用药对,以通为用,降胆和胃。列举典型病例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喻昌在《医门法律》一书中探讨了痹证的证候处治,收录了"附痹证诸方"21首,崇经典,创新意,认为治痹以"开通阳气,补养阴血"为贵。该文就《医门法律》中的痹证处方用药,从扶正固本,多重气血;通络止痛,以通为要;详察寒热,不可执一等方面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2.
从络治痹     
痹证是络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临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病程长、疼痛难以忍受的特点。久病人络,久痛入络,形成络病,临床治疗需遵循“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笔者以颈腰椎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浅述痹证与络病的关系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兰坤  过伟峰  肖婧  盛蕾 《中医杂志》2014,(9):804-805,808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首创"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学说,提出络病以"通和血脉"为治疗大法。基于其"络以通为用"的络病基本治则,以虚、实为纲,从气滞血结、络脉瘀滞、痰瘀阻络、络脉空虚等方面立论,谈及了辛味通络、虫药通络、藤药通络及补虚通络诸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魏中海主任医师治疗痹证的经验。魏师认为,治疗痹证首应分寒热虚实,驱邪以治湿为先,扶正以补益肝肾为主,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活血行滞通络应贯穿始终,临证根据病位不同选药,善用藤类。  相似文献   

15.
微血管性冠心病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位在心。基于中医的络病理论,本病以心络亏虚、络脉瘀阻为核心病机。立足于“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辨治微血管性冠心病,当治以调气活血、滋阴补阳、和脏通腑、化痰散瘀,并灵活运用虫类、藤类活血通络药,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卫气失常是导致痹证的重要原因,分为虚实两种。虚者为卫气相对不足,卫外失固,治疗当以补益为法;实者是由于卫气循行不畅,郁而局部亢盛,治疗当以通为要。《素问·痹论篇》指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从其气则愈。"痹证的治疗关键在于顺卫气之性,使其循行有度,即调畅卫气在痹证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消渴痹证由慢性高血糖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以"凉、麻、痛、痿"为特点的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病机与消渴日久,阴伤气耗,正虚邪恋,久病入络、瘀血阻滞有关,而阴虚、血瘀、糖毒皆能化生风邪,治疗时应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或中药)的基础上加上治"风"药。但消渴痹证为顽疾,非一般治"风"药可达,结合络脉学说、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同一性及取象比类思维,引入"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善治风疾"的藤类风药治疗消渴痹证,临床效果独特。一则作为引经药,引药物直达脉络;一则加强祛风通络止痛之功,实为点睛之处。  相似文献   

18.
藤类药是治疗痹证常用药物。龙运光从临床出发,依据侗族医药的“三性六味分类法”,结合中医药理论,将藤类药物分为祛风除湿止痛、温经散寒通痹、清热利湿通络、养血补虚行滞及活血祛瘀通经五大类,分别对应痹证的风湿停聚、寒湿痹阻、湿热阻络、血虚经滞、痰阻血瘀5种证型。辨证时,龙运光善用“三出三转诊脉法”,注重“察外象,审内体”及“辨病症,寻病因,求本质”等基本原则,将痹证的治疗过程分为未病先防、已病即治和病后调理3个阶段。藤类药物的运用贯穿整个诊疗过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俞慎初教授临床治疗痹证经验丰富,他常以自拟经验方“蠲痹四藤汤”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风寒湿痹;重用石膏并配合祛邪宣痹药物,治疗湿热痹痛疗效显著;对日久不愈之痹证,重视活血祛瘀通络,常以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加味治之;治疗病久入络的顽痹,善用虫类药物,以虫蚁入络搜风逐邪,临床应用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20.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藤茎类中药200余种,《中华本草》收载藤茎类中药300余种。按照中医药理论,藤类中药多可入络,因此,在中医络病尤其是在风湿痹证的防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有人将藤类中药按照功效和运用分为温通散寒、祛风止痛、清热通络、祛瘀活血、养血通络等5类,也有人对藤类中药的药性和效用特点进行过初步的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