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中的CD133+细胞,并检测lxn,bcl-2,c-myc在CD133+与CD133-细胞中表达,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材料与方法 1.主要试剂:免疫磁珠分选设备及试剂(CD133Microbead Kit,human),流式抗体[CD133/2(293c3)-PE]均购自德国Miltenyi公司,兔抗人lxn多克隆抗体(ab103485),兔抗人bcl-2多克隆抗体(ab18210),鼠抗人c-myc单克隆抗体(ab32)均购自英国Abcam公司;鼠抗人β-actin单克隆抗体购自碧云天;Trizol试剂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逆转录试剂盒(RevertAidTM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购自美国的Fermentas(MBI)公司;荧光实时定量PCR试剂盒(SYBR(R)Premix Ex TaqTM)购自大连宝生物公司;PCR引物序列由上海基康生物公司设计合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L?薄荷醇制剂(NPO?11)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单次喷洒抑制胃蠕动的有效性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按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分别局部喷洒NPO?11(含有效成分L?薄荷醇160 mg)或安慰剂20 mL。记录评估给药前、给药后2 min、内镜检查结束时的胃蠕动情况,由术者评估操作难易程度,并分析NPO?11抑制胃蠕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5家研究中心共入组220例患者。NPO?11组共109例,安慰剂组111例,两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试验药物给药后2 min及内镜检查结束时两个时间点蠕动分级均为1级的受试者比例,NPO?11组为40.37%(44/109),安慰剂组为16.22%(18/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P<0.001),在上述两个时间点,与安慰剂组相比,NPO?11组较弱蠕动(1级和2级)的比例分别为67.89%(74/109)、79.82%(87/109),比安慰剂组46.85%(52/111)、48.65%(54/111)更高;亚组分析显示NPO?11对胃蠕动的抑制效果在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更显著。结论 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NPO?11局部喷洒可有效抑制胃蠕动,其效果在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更显著。其安全性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操作者评估胃镜操作较容易。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我院行胃镜、肠镜检查94821例,检出钩虫病54例,检出率0.057%,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行为干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临床常见病,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影响GERD的发病,目前关于药物联合行为干预治疗GERD的研究报道尚少。目的:评估行为干预辅助治疗GERD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予埃索美拉唑20mg bid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仅予埃索美拉唑,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记录烧心、反酸、胸痛症状并分级,根据症状总体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59例、对照组58例患者完成治疗方案。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3%和91.5%,对照组分别为58.6%和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行为干预对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n=12)、模型组(SAP,n=12)和治疗组(生大黄组,n=12),以5%的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大鼠SAP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8浓度。观察胰腺组织湿干重比。光镜下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胰腺湿干重比及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生大黄可以使SAP大鼠血清IL-6、IL-8显著降低,并减轻胰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结肠镜单人操作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肠镜是诊断大肠疾病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结肠镜插入法分双人操作法和单人操作法,以前,我国基本上采用双人操作法,1982年后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术逐渐增多。本总结作1994年开始使用单人操作以来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同时缩短根治幽门 螺杆菌用药时间,降低抗菌药使用过程中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温州 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并经证实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6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0例。A组: 予阿莫西林胶囊1.0 g/次,2次/d,克拉霉素缓释片500 mg/次,2次/d,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次,2次/d,胶 体果胶铋胶囊200 mg/次,2次/d,疗程10 d;B组:用药同A组,疗程14 d;C组:在A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嗜 酸乳杆菌片1.0 g/次,3次/d,疗程10 d;D组:用药同C组,疗程14 d。治疗结束4~8周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 结果阴性者判断为幽门螺杆菌根治成功。比较4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按照意向性分 析,A 组与B 组、A 组与C 组、A 组与D 组、C 组与D 组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7);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07);按照符合方案集分析,A组与B组、A组与C组、A 组与D组、C组与D组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0.007)。A组腹胀、恶心、腹泻发生率高于C组(P <0.007);B组腹胀、恶心、腹泻、便秘发生率高 于C组(P <0.007);B组腹胀、纳差、腹泻发生率高于D组(P <0.007);4组间皮疹、头痛、味觉异常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益生菌辅助铋剂四联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对 于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的地区有可能缩短用药时间;并且益生菌辅助治疗同时能降低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胃肠 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临床资料及超声内镜(EUS)检查特征的差异,提高EUS对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8年7月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68例胃平滑肌瘤(GLs组)患者及346例胃间质瘤(GSTs组)患者的资料,分析并比较两者临床及EUS检查特征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Ls与GSTs在发病部位、表面有无溃疡、钙化、囊性变、边界是否清楚、回声强度及回声异质性存在差异(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发病部位(OR=4.49,95%CI:2.98~4.96)、回声异质性(OR=2.81,95%CI:1.14~3.51)是两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GSTs比较,GLs更好发于贲门及胃底,EUS下回声更加均匀。若胃黏膜下肿瘤发生于贲门及胃底,且EUS下示回声均匀,应首先考虑GLs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胃肠疾病,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的异常浸润为特征.由于其临床表现为多样性、非特异性,易发生漏诊、误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从1995至2002年共确诊3例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治疗及预后作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夏宣平  王文星  薛战雄 《浙江医学》2007,29(12):1292-1294
常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能发现出血性病灶的消化道出血通常被称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因病变常位于小肠,诊断困难。自以色列Given影像公司生产的M2A胶囊内镜于6年前开始在临床应用后,已有很多报道证实其对小肠出血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