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155篇
  8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与铂类化疗耐药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9例晚期NSCLC碏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型、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结果 在NSCLC患者组织中,LRP的阳性表达率为77.5%,与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而LRP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有效率、总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LRP表达阳性率(95.5%)高于男性患者(71.6%)(P=0.043);在远处转移的患者中,LPR阳性表达率为87.3%,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LRP阳性表达率为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LRP基因的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且LRP阳性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低于LRP阴性表达患者,提示其可能作为判断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2.
53.
摘要:目的 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子宫内膜癌细胞高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后,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敏感性变化。方法 利用慢病毒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中建立稳定过表达LIF的细胞模型,以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LIF的表达。利用CCK-8观察LIF过表达对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法和JC-1法观察LIF过表达后,顺铂及紫杉醇诱导癌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情况。利用免疫印迹观察LIF过表达后,癌细胞中Bcl-2家族及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观察LIF过表达后,癌细胞STAT3转录活性的变化。在过表达LIF的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STAT3,以无义小干扰RNA序列转染细胞为对照组,观察顺铂及紫杉醇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过表达组的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较对照组表达更高水平的HLFmRNA及分泌更多的HLF蛋白(P<0.05)。LIF的过表达不影响两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P>0.05),但能增加癌细胞在顺铂及紫杉醇作用下的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过表达 LIF 能增加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 Bcl-2、Bcl-xL 和p-STAT3的水平,降低Bax和Bad的水平,而不影响STAT3的水平;同时STAT3的转录活性增强(P<0.05)。在稳定表达LIF的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STAT3能显著增加顺铂及紫杉醇对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结论 在体外环境中,稳定高表达LIF能增强宫内膜癌细胞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抵抗。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评价应用贵金属高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48例患者共320颗大面积牙体缺损磨牙,根管治疗后,采用贵金属合金高嵌体修复,临床随访1年,评价高嵌体形态、基牙继发龋、高嵌体边缘密合、高嵌体边缘着色情况。结果完成248例患者320件贵金属高嵌体修复,共有175例患者225件修复体保持随访1年,随访率为70.3%,其中3件高嵌体脱落,原因包括粘接时隔湿不当、临床牙冠短和洞形深度小于2 mm。225件高嵌体修复体,随访期内修复体边缘密合合格率99.1%,形态合格率99.6%,边缘着色情况合格率99.6%,基牙继发龋发生率0%。结论应用贵金属合金高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7.
刘琼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81-2484
目的探讨虎驹乙肝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要求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虎驹乙肝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0 d。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肝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驹乙肝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肝功能和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安吉白茶茶多酚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7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半乳糖模型组、安吉白茶茶多酚低、中、高剂量组,Vc组。除正常组外,余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浓度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5天后称体重,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并测定脏器指数;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小鼠体重增量及部分脏器指数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吉白茶茶多酚各剂量组小鼠肾脏和脾脏的脏器指数显著性增加(P0.01);各剂量组血清和高剂量组脑组织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各剂量组脑组织和中、高剂量组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提示安吉白茶茶多酚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结论:安吉白茶茶多酚中、高剂量组能够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其机理可能与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q PCR法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mec A基因,以期快速精准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初步判断耐药情况。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金黄色葡萄球菌nuc、atl、ica B、fnb A、hla、srap基因序列用于鉴定标志筛选,mec A基因序列用于MRSA标志筛选;经DNA MAN比对后,选择各基因保守区分别设计1~2套引物、探针,建立单重及双重q PCR,用临床分离株及标准菌株筛选出检测性能最好的基因片段作为检测标志物,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和耐药双重q 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经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atl基因(CP009361.1:1010217~1010341)、mec A基因(KF058908.1:1715~1843)两片段检测性能最优,将其作为标志物建立双重q PCR法。该方法的检测下限均低至4 copies/反应;扩增线性范围均达2.0×102~8copies/m L。335份金黄色葡萄球菌(含94份MRSA)培养阳性的患者样本中,q PCR法分别检出SA 335份,MRSA 94份;95份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阴性的患者样本中,q PCR法分别检出SA 17份,MRSA 4份,经PCR产物测序,与标准菌株同源性均≥90%。双重q PCR法从样品处理到报告结果≤2.0 h。结论 q PCR法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望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诊断能力并实现快速检测,为尽早精准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兰州市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来源。方法选择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作为采样点,采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每月10—16日大气PM_(2.5)样品,检测样品中PAHs,并采用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判断其主要来源。结果大气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2环外的12种PAHs单体日平均质量浓度均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暖期PAHs以4环为主,非采暖期以3环为主。采暖期PAH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天然气燃烧、煤炭燃烧;非采暖期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结论兰州市城区采暖期PAHs污染较非采暖期严重,PAH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