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目的 分析悬吊运动训练(SET)应用于痉挛型双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后改善步行能力的疗效,以期为痉挛型双瘫患儿SPR后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5-12月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住院的69例痉挛型双瘫患儿SPR后按照随机分类的原则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在SPR后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SET,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E区(GMFM-E区)、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10 m最快步行速度(10 mMWS)、步行参数(步长和步宽)对术前、术后治疗1月、3月和6月的粗大运动功能及分级、步行能力及步态性能进行治疗前后疗效的对比。结果 术前、治疗1月,两组患儿GMFM-E区、10 mMWS、步长和步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6月,两组患儿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t3月=-2.727、-2.468、-2.595、2.597,t6月=-3.218、-3.479、-5.132、4.677,P<0.05);治疗6月后,两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同组治疗1月和3月,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并观察组GMFCS总变化率32.35%优于对照组的14.29%。结论 SET可有效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SPR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行走能力和步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对曲池穴清末以前古代文献的整理,总结曲池穴的应用规律.方法:将《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中医古籍作为检索范围,对曲池的单穴、配伍主治病症、腧穴配伍规律和刺灸法等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后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结果:发现符合曲池穴应用纳入标准的条文有1055条,其中治疗病症条文1022条,涵盖158本古籍.曲池单穴主治病症条文187条,曲池配伍应用条文835条,与曲池穴配伍的经穴为242个,配伍频次为4191次.常用的针刺深度为针七分,针刺时间为留七呼,灸法刺激量为灸三壮,刺灸禁忌为妊娠八月不可针灸.结论:曲池穴的主治规律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和表里经病症为主,曲池配伍后能起到扩大主治范围,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分析筛查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逼尿肌的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DEPs)和关键信号通路。 方法:采用Hassan Shaker脊髓横断法制作骶上脊髓损伤模型,利用TMT定量标记技术检测逼尿肌中表达的蛋白质,将差异倍数(fold change, FC)>1.2或<1/1.2,P<0.05,独立肽段(unique peptide)≥2的蛋白质定义为DEPs,使用Metascape对DEPs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及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使用CytoHubba插件结合蛋白质的degree值筛选前10位的DEPs。 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大鼠漏尿点压力、膀胱最大容量和逼尿肌收缩频率明显升高(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逼尿肌移行上皮增厚,肌纤维排列层次欠清晰。在逼尿肌中总共筛选出了244个DEPs,其中上调128个,下调116个;KEGG中显著富集了磷酸戊糖途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和多巴胺能突触等15条信号通路;通过CytoHubba筛选出前10位的DEPs: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 6-phosphate, G6pd)、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p)、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Mapt)等。 结论:糖代谢、细胞骨架信号系统、多巴胺能突触等方面可成为骶上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的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发育及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脑性瘫痪合并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认知及言语功能评分、适应智龄、语言智龄及相应发育商(DQ).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评分、适应智龄和语言智龄均较前提高,观察组的评分及智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适应DQ值、语言DQ值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的语言DQ值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采用针灸结合早期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能明显提高患儿智力水平、改善其言语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