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中医对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疾病,祖国医学文献中无胰腺的专名。文章通过对历代文献的复习并结合临床,探讨中医学对胰腺、急性胰腺炎的病名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化湿泄浊汤影响不稳定心绞痛患者IL-6 TNF-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来探讨化湿泄浊汤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化湿泄浊汤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IL-6、TNF-α1次。结果:化湿泄浊汤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心绞痛IL-6的水平(P<0.01),对TNF-α影响不大(P>0.05)。结论:化湿泄浊汤通过降低IL-6水平来稳定动脉粥样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23.
随着现代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发展,中药所具有的改善心肌缺血、调节舒缩血管活性多肽的作用已经被证实,且避免了西药的较大副作用,适于长期服用。我院沈宝藩教授在继承张仲景《金匮要略》理论及历代医家经验基础上,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创立的由传统中草药和新疆民族药共同组成的心痛宁加味方,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课题从动物实验方面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对高血压病(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保护作用的机制,将5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采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和西拉普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各组患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存在FMD失调,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治疗后患者的FMD明显改善;NO水平升高(P<0. 05)。结论:化湿利水泄浊合剂对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5.
苦参碱类生物碱的心血管系统药理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李燕  何立人 《中草药》2000,31(3):227-229
苦参碱类生物碱来源于苦参等豆科植物,结构均具有四环的喹嗪啶。近年心血管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抗缺氧、扩血管、降血脂、抗柯萨奇病毒和调节免疫作用,笔者就其心血管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临床开发提出前瞻性思路。  相似文献   
26.
化湿利水泄浊法对培养SHR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化湿利水泄浊法治疗高血压的机理。组织贴块法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VSMC的分离培养,并以饲置显黼.α-SM actin免疫组化法鉴定;以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VSMC增殖的影响、^3H-TdR掺入法观察含药血清对VSMC DNA合成的影响,并与平肝潜阳法、西药依那蕾利比较。结果:化湿利水泄浊法各浓度组对VSMC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在1.25%~15%之间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化湿利水泄浊法对VSMC的增殖抑制作用与依那蕾利相似优于平肝潜阳组;化湿利水泄浊法对VSMC DNA合成的抑制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化湿利水泄浊法对培养SHR的VSMC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由此改善高血压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27.
以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等为主要观察指标,对照观察了茶树根、非诺贝特对高脂食物饲养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根能有效地降低高脂大鼠的TC、TG,提高HDL—c,对LCAT 活性也有一定提高作用,其效果类似西药非诺贝特。  相似文献   
28.
1988年1月至1988年4月间,应用自拟甲肝方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并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般情况本组75例,男36例,女39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0岁。其中20岁以下1例,21~30  相似文献   
29.
30.
白藜芦醇抗心血管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酚类植物抗毒素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它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抗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和促进血管松弛、保护和维持内皮完整性、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LDL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雌激素样作用等保护特性。本文旨在综述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