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26篇
综合类   361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并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对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翻修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2001年10月~2011年10月对29例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行翻修手术,其中26例获得随访,男12例,女1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4~56岁,平均33.5岁,齿状突骨折不愈合6例,齿状突发育畸形6例,横韧带断裂2例,先天性寰枕融合12例。翻修手术时年龄12~60岁,平均37.2岁。两次手术相隔11~158个月,平均44.2个月。8例初次手术后未复位,18例复位后因内固定失败再次脱位,脑干脊髓角平均101.8°。患者均有枕颈部持续性疼痛,其中19例伴脊髓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平均8.5分。均行一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后路复位减压、寰枢椎或枕颈固定融合术,其中12例行C1-C2融合,6例C0-C2融合,3例C0-C3融合,3例C0-C4融合,2例C1-C4融合。随访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340min,平均290min;失血量500~1100ml,平均700ml。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和脊髓等损伤,术后无咽壁和椎管内感染发生。19例(73.1%)获得完全复位,7例不完全复位;脑干脊髓角恢复至平均143.0°,其中11例达到正常,15例小于正常。随访18~90个月,平均45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表现,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9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2.6分。按Macnab疗效评估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无改善3例。结论:一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后路复位减压、寰枢或枕颈固定融合术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寰枢椎脱位翻修术式。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经皮外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变化结果。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39例采用外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植骨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观察。测量并计算术前、术后、拆外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及椎管狭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该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结果 39例患者平均随访37.6个月,骨折节段分布为T9~L4。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创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分级:D级8例,E级31例;8例D级患者于术后3周~3个月均恢复为E级,随访无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病例出现。术后的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狭窄率均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有少量丢失,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管狭窄率无丢失。结论采用外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是一种胸腰椎骨折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应用Flow-through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同期修复软组织和主干血管缺损的可行性与疗效. 方法 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21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4 ~53岁,平均37.3岁.创伤部位:上肢4例,下肢17例.血管断裂并缺损14例,血管广泛挫伤并血栓形成7例.所有患肢均存在严重的软组织缺损合并主干血管损伤,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肌腱、血管或神经外露.肢体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为5~8分,平均5.8分.8例肢体远端血供差或完全消失的患者彻底清创后一期行Flow-through皮瓣移植术;13例血供部分存在但明显差于健侧的患者,根据清创后创面情况,6例直接行一期皮瓣移植术,7例行二期皮瓣移植术. 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3~43个月(平均11.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保肢成功,移植皮瓣全部存活,肢体远端血供良好,无血管危象发生.3例患者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患者供区植皮后部分坏死,3例患者发生浅表感染,1例患者发生骨髓炎,均经处理后获改善. 结论 Flow-through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技术可在修复创面的同时修复主干血管损伤,为严重开放性四肢创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4.
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 ,IS )是青少年及儿童常见的脊柱畸形,利用构建脊柱侧弯动物模型,从而揭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是研究人类脊柱侧弯的发生、发展及其诊疗的重要手段。目前,脊柱侧弯模型的建立主要有双足鼠、鸡、犬、羊、猪等,脊柱侧弯的建立方式也从简单盲目的药物致畸,转变为有目的的内分泌干预、手术治疗等一系列诱导侧弯方式。笔者按照动物种类,对近年来脊柱侧弯动物模型的构建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5.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以了解山西省亚硝酸盐使用现状。方法:依据GB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检测。结果:共检测165份肉制品,平均检出率83.6%,平均超标率为2.42%。结论:应加强对畜类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监控力度,以确保消费者能购买到卫生安全的食品。  相似文献   
126.
激素低敏感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哮喘中的难点,因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很低,或只对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起反应,但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常常导致严重副作用。许多研究表明,茶碱有助于控制吸入大剂量糖皮质  相似文献   
127.
王文军 《山东医药》2007,47(18):60-60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9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并股骨颈骨折行综合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的愈合速度。方法 对POP并股骨颈骨折者除手术内固定外,同时给治疗POP的药物(益钙宁、利维爱、安雄、钙和维生素D3),8w、10w、12w分别拍X光片查骨折愈合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分别用QCT测L2-L4的骨密度(BMD)。结果 对POP并股骨颈骨折者除手术内固定外同时用治疗POP的药物治疗,骨折愈合时间较单纯手术治疗者提前2-3w。并且L2-4的BMD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POP并股骨颈骨折者必须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9.
130.
软骨内成骨作为长骨生成的主要途径,也是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并最终矿化的生命历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豪猪蛋白( Hh)信号通路作为关键调节通路,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印度豪猪蛋白( Ihh)已经被证明充分参与胚胎肢芽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促进软骨细胞发育的主要因子。另外,在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 PTHrP)作为不可或缺的限制性调节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Ihh的调节与控制,在软骨内成骨形成中,Ihh和PTHrP信号轴会相互作用,且维持着软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的动态平衡。本文针对Ihh-PTHrP信号轴对软骨内成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