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54篇
  免费   7699篇
  国内免费   5050篇
耳鼻咽喉   765篇
儿科学   1207篇
妇产科学   717篇
基础医学   6600篇
口腔科学   1634篇
临床医学   11544篇
内科学   8956篇
皮肤病学   1109篇
神经病学   2218篇
特种医学   26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6726篇
综合类   21568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767篇
眼科学   1460篇
药学   10441篇
  116篇
中国医学   6872篇
肿瘤学   4717篇
  2024年   195篇
  2023年   756篇
  2022年   1952篇
  2021年   2828篇
  2020年   2477篇
  2019年   1758篇
  2018年   1763篇
  2017年   2306篇
  2016年   1820篇
  2015年   3342篇
  2014年   4489篇
  2013年   4967篇
  2012年   7524篇
  2011年   7984篇
  2010年   6890篇
  2009年   6357篇
  2008年   6568篇
  2007年   6466篇
  2006年   6023篇
  2005年   5005篇
  2004年   3601篇
  2003年   3141篇
  2002年   2524篇
  2001年   1980篇
  2000年   1530篇
  1999年   973篇
  1998年   537篇
  1997年   524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活血通脉片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龙铟  龙梅  刘莉  夏天  王宗仁  马世平  梅其炳  晏培松 《医学争鸣》2001,22(16):1490-149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活血通脉片(Huoxue TOngmai tablet,HXTMT)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心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XTMT给SD大鼠连续灌胃14d,第12日起动物sc ISO(48umol.kg^-1.d^-1),每日一次,连续3d,复制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结果:中药复方制剂HXTMT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程度,血清CK活性,心肌MDA含量,心肌含水量分别减少14%,25%,2%,与模型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HXTMT能稳定细胞膜,减轻心肌水肿程度,阻止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提示HXTMT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刘芳  任平  李月彩  黄熙 《医学争鸣》2001,22(10):881-884
目的:探讨脾虚证时胃肠激素改变与胃肠运动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实验性脾虚证大鼠不同造模时间(7d,14d),胃窦,十二指肠,空肠,下丘脑及血浆中生长抑素(SS),缩胆囊素(CCK)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和四君子汤预防组比较,通过体内埋藏电极和传感器记录胃,肠电-机械活动进行造模前后自身比较,结果:脾虚早期(7d),SS在下丘脑,血浆中含量升高,外周组织中含量下降(P<0.01),CCK在组织和血浆中含量均升高(P<0.01),胃电一机械活动节律,振幅均下降(P<0.01),肠机械活动节律,振幅均升高(P<0.01),电慢波节律下降,振幅升高(P<0.01),脾虚晚期(14),SS在下丘脑,血浆中含量下降,外周组织中含量升高(P<0.01),CCK参下丘脑及胃窦组织中含量升高(P<0.01),在血浆和肠道组织中含量下降(P<0.01),胃机械活动节律下降(P<0.01),振幅改变不明显,电慢波节律,振幅均下降(P<0.01),肠电一机械活动节律,振幅均下降(P<0.01),经四君子汤预防性治疗的动物体内激素含量及胃,肠电一机械活动变化均无显著意义,结论:脾虚证时胃肠激素改变与胃肠运行异常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且随病程发展呈动态变化,四君子汤对此有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的颈椎影像学及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时颈椎影像学及骨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3组,正常组20例,平均年龄23岁;颈椎间盘突出症组(颈椎组)18例,平均年龄43岁,桡骨骨密度正常,行颈椎前路手术;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窄症组(疏松组)25例,平均年龄59岁,桡骨骨密度低于正常,行颈椎后路手术,所有病例测量颈椎侧位C3-C6的椎管、椎体矢状径比,椎体变形指数,C4-C6骨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颈椎组患仅在C5,C6椎体出现轻度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疏松组则是颈椎广泛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升高,三值之间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颈椎骨质疏松可能是颈椎开始退变进而发展为颈椎病的始动因素之一,C5,C6椎体最早发生椎体变形,椎管狭窄,以后逐渐扩大至其他椎体,椎体周围骨增生使椎体骨密度升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肿瘤微血管与前列腺癌生长,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19例前列腺癌和40例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和平均值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PSA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转移性前列腺癌MVD和PSA值高于非转移性前列腺癌,前列腺癌MVD与PSA呈正相关,结论:血管形成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肿瘤的增长和转移有赖于肿瘤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995.
参芍颗粒对犬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芍颗粒对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血瘀症模型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血瘀症模型,于造模前、造模后15,30,60,90min分别股静脉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体外血栓长度、血小板粘附率和全血粘度(切变率为5-200/s)。结果:参芍颗粒可缩短血栓长度、降低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度,抑帛血栓形成。结论:参芍颗粒有改善实验性犬血瘀症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回顾我院 4年来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测定结果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分析兰州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了 165 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PSA结果 ,城镇职工792例 ,农民 866例。对其中 2 37例PSA水平 >10 μg·L- 1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检出前列腺癌 35例 ,占总例数 2 .1% ,占活检病例 14 .7%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高于非前列腺癌组 (P <0 .0 1) ;城镇职工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结论 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 ,兰州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 ,城镇职工发病率升高显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人胰弹力蛋白酶Ⅰ (Humanpancreaticelastase 1 ,HPE1 )放射免疫测定 (Radioimmunoassay ,RIA)和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 ,RNase)活性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参照Satake等建立的改良HPE1RIA和Thomas等的改良酸溶性产物法检测 82例正常成年人和 2 2 2例各类患者血清并分析结果。结果  82例健康成人HPE1值为 2 3.8( 3.4ng L) ,RNase活性为 5 7.0 3( 1 2 .1 6 μ ml) ;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HPE1 值明显高于其他疾病 (P <0 .0 1 )。联合检测HPE1 、RNase活性可提高胰腺癌的检出率 ( 92 .47% )。结论 HPE1 RIA对急性胰腺炎有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HPE1 、RNase活性检测对胰腺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浅低温和中低温体外循环在婴幼儿心脏外科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浅低温体外循环和中低温体外循环在婴幼儿心脏外科的应用。方法 分析 1 1 8例 3岁以下心脏手术患者 ,其中 46例 (组 1 )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 ,72例 (组 2 )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流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动脉血气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 浅低温组患者的平均转流时间较中低温组短 (P <0 .0 5 ) ,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也较中低温组低 (P <0 .0 5 ) ;浅低温组患者术后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均较中低温组少 (P <0 .0 5 ) ,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也较中低温组短 (P <0 .0 5 ) ,而氧合指数高于中低温组 ;浅低温组术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浓度明显低于中低温组 (P <0 .0 1 ) ,另外浅低温组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也较低。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率和收缩压相似 ,而浅低温组术后舒张压却低于中低温组。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技术在婴幼儿心肌保护、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及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中低温体外循环技术。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心脏外科。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CD44v3、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测定5 2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和 1 2例正常肺组织的CD44v3、CD44v6的表达水平 ,并分析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CD44v3、CD44v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P <0 .0 5 )。CD44v3、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CD44v3、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CD44v6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更密切 ,表达CD44v6的肺癌更易向周围淋巴结转移。检测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 ,可能作为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科1950-1999年期间所诊治的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7名患者的病理标本重新切片,进行病理学上的分析。结果: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在病理学上有其特征,形态学上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真皮内大量毛细血管增生;②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大,似“墓碑”状突入血管腔;③病变处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混合浸润。结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良性局限性血管增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熟悉这一疾病的组织学改变对避免误诊为其他类拟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