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2篇
  免费   1510篇
  国内免费   900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356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933篇
口腔科学   381篇
临床医学   1841篇
内科学   1326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359篇
特种医学   681篇
外科学   1414篇
综合类   402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991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1766篇
  25篇
中国医学   1603篇
肿瘤学   67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494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772篇
  2013年   1076篇
  2012年   1480篇
  2011年   1422篇
  2010年   1337篇
  2009年   1174篇
  2008年   1234篇
  2007年   1182篇
  2006年   1020篇
  2005年   841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8.0级地震造成37万余人受伤,近90%为肢体创伤病员。其中,10%-15%患者伴有颅面、胸腹部等处创伤。我院于2008年5月23日及28日分两批收治47名震区空运伤病员,其中骨科伤病员41例。本文针对我院接收的41例骨科伤病员的入院时病情特点、治疗措施及原则等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92.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25例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的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56~77岁,平均68.2岁;均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应用Neer疗效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疼痛、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9.3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Neer评分优8例,良11例,可6例,优良率76%。结论:通过标准的手术操作及术后积极合理的康复锻炼,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3.
颅内动脉瘤术后低血压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术后低血压的发生与预后的关系,明确术后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开颅动脉瘤手术的127例病例,使用Ridit分析研究低血压的发生与预后的相关性。以性别、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高血压病史、低钠血症、心电图改变、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术前尼膜地平应用、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脑室穿刺引流、术中载瘤动脉阻断时间、术中控制性降压持续时间、术中控制性降压程度、术中动脉瘤破裂与否等14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设定术后“发生低血压”为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血压组预后优于低血压组。术前心电图改变、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术中载流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动脉瘤破裂与否等4个因素为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瘤病人术后低血压反应严重影响病人预后。针对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的防治,有望减少和纠正低血压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是否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测定危重病患者123例和对照组30例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TNF-α、IL-6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以评估危重病患者IR的严重程度,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危重病组与对照组的IAi分别为-1.95±0.38和-1.5±0.29,两者差异显著(P<0.01).危重病按病因分组后各组IAI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IAI与危重病严重程度、TNF-α及IL-6的直线回归分析,直线关系r分别为0.86,-0.89,-0.8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危重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IR.IR的程度与危重病程度、TNF-α、IL-6的水平有显著相关性.危重病患者的IR与TNF-α的升高有关,提示IAI可作为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5.
胰岛素泵在肝移植术后糖代谢异常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糖代谢异常的不同处理方法。方法肝移植手术后糖代谢异常患者27例,随机分为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ultiple daily subcutaneous injection,MDSI)。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院内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半年的糖代谢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均可以达到目标值,CSII组较MDSI组每天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切口愈合时间短,院内感染率低。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糖代谢状态无显著差异。结论对肝移植术后糖代谢异常的控制,胰岛素泵较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休克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释放时相及伴随的肠、肝、肺组织病理变化。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失血性休克组和对照组。采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失血性休克后30、60、90min及复苏后30、90min肠、肝、肺组织内TNF-α、IL-6 mRNA表达及血清中TNF-α、IL-6含量;HE和IHC染色检测伴随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休克30min时,肠、肝、肺内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未见升高;60min时肠道先出现TNF-αmRNA表达升高(P〈0.05):而肝脏在90min开始表达升高(P〈0.05),肺脏则在复苏后30min开始表达升高(P〈0.05)。复苏后90min肠、肝、肺的细胞因子表达都继续显著升高(P〈0.01)。②TNF-α 在肠、肝、肺的表达升高最早,其后为IL-6 mRNA。③30min时门静脉和外周血中TNF-α、IM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60min时门静脉血中含量显著升高(P〈0.01)。④休克后肠黏膜坏死脱落;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窦增宽、肝细胞变性坏死;肺脏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失血性休克时细胞因子的释放顺序是肠道、肝脏和肺脏,推测存在“肠-肝-肺”细胞因子释放轴的可能,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9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n traumatic epidural hematoma (EDH).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made on 135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EDH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02 to August 2005. Sixty-fiv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ini-invasiv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reatment group), 70 patients with comparable condition used traditional craniotomy (control group ). The mean time of operation, average days in hospital, expenditure and prognosis of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had a shorter hospital stay and less expenditure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Mini-invasiv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is simple, effective, economical and applicable to some traumatic EDH patients.  相似文献   
98.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07年1月问33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33例病人中有2例因为睥脏明显肿大,直接行腹腔镜下手助脾脏切除;1例因术中脾静脉出血转手助操作完成手术:余30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手术平均时间为(86.54±30.43)min(50~20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10±171.24)ml(25~800 ml)。术后拔除引流管的平均天数为4.73(2~21)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8.76(4~55)d。无死亡病例。手术后有1例并发少量胰漏,引流3周后愈合。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安全可行,必要时可以手助下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99.
单甲氧聚乙二醇化学修饰药物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醉(1)化学修饰药物酶是生化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1化学修饰药物酶的一般方法及修饰后酶在生物和理化性质方面的变化,同时对1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并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乳腺癌患者血中角蛋白mRNA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液中角蛋白(CK19)mRNA基因的表达。方法 取2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用Tirizol法提取总RNA,然后进行RT-PCR荧光定量检测,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正常人群外周血中无CK19表达,20例乳腺癌中有6例阳性表达,总阳性率为29.65%,其中单纯癌阳性率为30.7%(4/13),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为28.6%(2/7)。结论 CK19可作为检测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