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49篇
  免费   9946篇
  国内免费   5735篇
耳鼻咽喉   885篇
儿科学   1554篇
妇产科学   1196篇
基础医学   9255篇
口腔科学   1810篇
临床医学   11665篇
内科学   12888篇
皮肤病学   1199篇
神经病学   3700篇
特种医学   40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10704篇
综合类   19938篇
现状与发展   30篇
一般理论   16篇
预防医学   8541篇
眼科学   1782篇
药学   11146篇
  105篇
中国医学   6870篇
肿瘤学   6813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1274篇
  2022年   2690篇
  2021年   4456篇
  2020年   3512篇
  2019年   2607篇
  2018年   2847篇
  2017年   2915篇
  2016年   2606篇
  2015年   4050篇
  2014年   5160篇
  2013年   5664篇
  2012年   8075篇
  2011年   8623篇
  2010年   6453篇
  2009年   5570篇
  2008年   6584篇
  2007年   6587篇
  2006年   5711篇
  2005年   4947篇
  2004年   3769篇
  2003年   3412篇
  2002年   2953篇
  2001年   2485篇
  2000年   2230篇
  1999年   1701篇
  1998年   816篇
  1997年   811篇
  1996年   658篇
  1995年   551篇
  1994年   492篇
  1993年   335篇
  1992年   522篇
  1991年   425篇
  1990年   394篇
  1989年   347篇
  1988年   279篇
  1987年   263篇
  1986年   215篇
  1985年   162篇
  1984年   120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72篇
  1978年   37篇
  1974年   36篇
  1973年   33篇
  1972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前后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服务量的机构流向变化,为下一步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 为基础,核算2016—2019年北京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来源患者治疗费用情况。结果:2016—2019年社区卫生机构治疗费用增长最快,治疗费用和服务量占比均呈上涨趋势。本地居民治疗费用、门诊服务主要由三级医院流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019年,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服务量占比由 50.19%增至 53.12%,外来就医患者门诊、住院的费用和服务量占比均有小幅度增长。在相同级别机构中,外来就医患者次均费用均高于本地居民,三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差异逐渐减小,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差距增大。结论:北京市综合医改后治疗费用流向逐年优化,改革有效分流二三级医院门诊患者,使其流向社区, 优化本地居民门诊患者流向的效果明显,应该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医耗联动改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三级医院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外来就医患者的吸引力,因此,应合理配置首都高质量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992.
优化医防融合体系筹资机制设计,提升其实施有效性,对加快实现国家医防融合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文章从筹资责任、筹资渠道、筹资标准和筹资监管4方面分析了我国医防融合筹资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为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审计模型,文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样本医院,提出了审计模型设计思路,分别梳理了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购销存、耗材购销存3类审计的相关规则和建模步骤,并应用所建模型对业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及时发现了医院潜在风险、业务疑点,提高了内部审计精准度、时效性以及风险预测能力,促进了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RT-PCR和核酸依赖性序列扩增法(NASBA)两种方法在呼吸道多病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140份,分别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和NASBA方法对样本进行平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病原检出限、重复性、检测一致性及检测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批内重复CV值均<5%,重复性较好;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脊灰毒株核酸和H1N1病毒核酸最低检出限分别为5.62 CCID50 /0.1 ml(107 倍稀释)和103倍稀释度,NASBA方法最低检出限分别为56.2 CCID50 /0.1 ml(106 倍稀释)和102倍稀释。实时荧光RT-PCR灵敏度略优于NASBA方法。针对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种类,实时荧光RT-PCR和NASBA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9.28%(125/140)、70%(98/140)。两种方法对甲型H1N1病毒、肠道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达100%,对甲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副流感病毒1-4型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Kappa 值范围为0.81~1;对冠状病毒229E/HKU1/OC43/NL63、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 Kappa 值范围为0.61~0.80;对人偏肺病毒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差, Kappa 值仅为0.55。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时间为90 min,NASBA方法仅需40 min即可完成。 结论 实时荧光RT-PCR方法灵敏度较高,适合对大批量临床样本进行筛查;NASBA方法检测时间短,不易污染,适用于时限性强但对灵敏度要求不太高的应用场景,如临床上重症呼吸道感染者的快速检测。建议根据不同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产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建设促进公共卫生学术交流与传播的国际化英文科技期刊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科技期刊,特别是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结合《生物安全与健康(英文)》(Biosafety and Health,B&H)的办刊实践,归纳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背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举措及获得的成效。【结果】 B&H创刊3 年以来,先后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如DOAJ、RCCSE、CSCD、Scopus、CSTPCD等收录,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期刊的开放获取政策、出版质量和规范性达到国际评估机构的认可标准。【结论】 B&H可填补我国生物安全学科领域期刊的空白,通过坚持国际化办刊之路、吸引优质稿源、积极策划专刊出版、多渠道宣传推广等特色举措,使期刊国际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从而助力公共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与幼儿睡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儿童睡眠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已建立的马鞍山市母婴健康出生队列,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随访至2岁,收集社会人口统计学、视屏暴露、户外活动和睡眠情况的资料。共获得有效问卷1 575份,男童833人,女童742人。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幼儿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26.16%;电视打开时间(不一定在看)≥2 h/d、看电视≥1 h/d、玩手机≥30 min/d分别占50.73%、45.21%和26.03%,户外活动≥2 h/d的比例为71.30%;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和在户外场所≥1 h/次的比例分别为76.31%和37.71%。调整人口统计学等混杂因素后,打开电视时间(不一定在看电视)≥2 h/d(OR=1.40,95%CI:1.11~1.77)、看电视时间≥1 h/d(OR=1.39,95%CI:1.11~1.75)、玩手机时间≥30 min/d(OR=1.55,95%CI:1.21~1.99)均会增加幼儿睡眠质量差发生的风险;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OR=0.72,95%CI:0.55~0.93)和在户外场所时间≥1 h/次(OR=0.78,95%CI:0.62~0.99)则能降低发生幼儿睡眠质量差的风险。结论 幼儿睡眠问题存在一定比例,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均与幼儿睡眠相关,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减少视屏暴露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以减少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地黄在中药类保健食品中生熟异用下的配方规律。方法:收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公布的生、熟地黄保健食品数据,对其保健功能及中药组方等进行统计,运用Apriori算法和Kulc、不平衡比参数对地黄生熟异用的保健食品配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保健食品中,生地黄主要用于辅助降血糖,熟地黄主要用于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改善营养性贫血。在辅助降血糖类生地黄保健食品中,生地黄主要与补气药、补阴药、解表药、解热药配伍,代表性组合为生地黄-黄芪-苦瓜;在增强免疫力类熟地黄保健食品中,熟地黄主要与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配伍,代表性组合为熟地黄-党参-阿胶;在缓解体力疲劳类熟地黄保健食品中,熟地黄主要与补气药、补阳药、补阴药配伍,代表性组合为熟地黄-人参-淫羊藿、熟地黄-人参-枸杞子;在改善营养性贫血类熟地黄保健食品中,熟地黄主要与补气药、补血药配伍,代表性组合为熟地黄-黄芪-阿胶、熟地黄-黄芪-当归。结论:地黄在保健食品中的使用遵循生熟异用的规律,在不同保健功能中,组方配伍基本符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可为生、熟地黄保健食品研发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配伍对兔血管内膜增生模型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VAF)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黄芪组(1 g·kg-1)、单用当归组(1 g·kg-1)、黄芪-当归1∶1组(黄芪1 g·kg-1+当归1 g·kg-1)、黄芪-当归1∶5组(黄芪1 g·kg-1+当归5 g·kg-1)、黄芪-当归5∶1组(黄芪5 g·kg-1+当归1 g·kg-1)、阿托伐他汀钙组(5 mg·kg-1),采用颈总动脉套管复合高胆固醇饮食制备家兔血管内膜增生模型,假手术组只进行分离操作,不进行套管。术后第1天开始假手术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2%胆固醇+3%橄榄油+95%普通饲料),同时各用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给药28 d。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外膜形态学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丹参泽泻汤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0.144 g·kg-1)和丹参泽泻汤低、中、高剂量组(1.16、2.32、4.64 g·kg-1),给予高脂饲料建立MAFLD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药物治疗,连续8周。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中TC、TG、游离脂肪酸(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或活性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脂肪变性评分和油红染色面积;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RO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p)-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谷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谷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FFA、MDA、ROS含量或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及p-AMPK、Nrf2、GCLC、GCLM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空泡和较多的气球样病变,脂肪变性评分和油红染色面积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泽泻汤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FFA、MDA、ROS含量或活性(P<0.01),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及p-AMPK、Nrf2、GCLC、GCLM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P<0.05,P<0.01)。结论 丹参泽泻汤可能通过激活AMPK/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发挥防治MAF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的破坏性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注重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相结合,不仅能改善中医证候,更能在加速创面愈合的同时减少创面的复发,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糖尿病足溃疡的进一步恶化,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现代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与各种细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分布异常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细胞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得出以下总结:(1)芝麻酚、栀子苷、当归补血汤、紫朱软膏等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等炎症因子,抑制创面炎症。(2)白芷、丹酚酸B、四效散、壮药拔毒生肌膏等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生长因子,促进创面胶原沉积及血管新生。(3)芍药苷、隐丹参酮、蜂毒、回阳生肌汤等调节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CC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3、基质细胞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