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背景 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于危重患者和矫形患者,一直是全球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和专科护理的研究热点,但尚缺乏关于医护人员的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严重危害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增加了其被感染的风险,如何保护医护人员免受伤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由本课题组研制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护装备佩戴情况、皮肤损伤情况、针对皮肤损伤的防护措施及损伤后处理情况。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0-02-08至2020-02-15通过微信向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推送,采用自愿参与、手机“问卷星”在线填写的方法完成调研。1周内完成调研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并对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损伤类型及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901份,来源于我国19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45家医院。其中,男214例(7.38%)、女2 687例(92.62%),医生147例(5.07%)、护士2 754例(94.93%)。825例(28.44%)医护人员因佩戴防护装备发生皮肤损伤,合计皮肤损伤数量为2 794处。主要皮肤损伤类型为压力性损伤〔771例(26.58%),人均2.53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256例(8.83%),人均2.77处〕、皮肤撕裂伤〔42例(1.45%),人均3.12处〕。在发生皮肤损伤的825例医护人员中,存在≥2类皮肤损伤者221例(2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防护装备所致皮肤损伤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31~45岁者高于≤30岁者(P<0.016 7),工龄>10年者高于工龄<5年者(P<0.016 7),医生高于护士(P<0.05),武汉防疫定点医院高于其他医院(P<0.003 3)、其他医院中传染科高于其他科室(P<0.003 3),三级防护高于二级防护、二级防护高于一级防护(P<0.016 7),而不同连续佩戴时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抗疫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并有多种类型、多个部位损伤并存现象,建议采取减压、减轻摩擦力、吸湿、护肤的综合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同时关注性别、年龄、工作岗位等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32.
患者男,65岁。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发生心包压塞成功救治后,围手术期抗凝治疗诱发再次心包压塞。提示消融能量致心房壁爆裂的患者,围手术期早期抗凝治疗应慎重;抗凝强度应较正常偏低。同时延长心包引流管留置时间;密切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33.
对于器质性心脏病伴自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均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的I类适应证,但植入ICD后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引起的电风暴可导致猝死,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导管消融已开始用于治疗ICD植入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报道1例ICD植入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电风暴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鉴定RA相关自身抗原COMP的一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15A11的表位特征。方法:选用随机十二肽噬菌体库对m Ab 15A11进行三轮筛选,随机挑取40个单噬菌斑,提取DNA,测序;ELISA检测每个噬菌体克隆与m Ab 15A11结合的特异性;通过Clustal W2对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展示的十二肽和COMP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Py MOL分析一致氨基酸所在肽链的二级结构及表位氨基酸之间的距离,初步确定m Ab 15A11的表位;变性和非变性Western blot、EDTA螯合Ca2+后ELISA分析以及合成多肽的ELISA实验进一步确定表位序列。结果:得到的40个测序噬菌体中,共有5个噬菌体克隆,ELISA确定克隆1和克隆2与m Ab 15A11特异性结合,其他克隆均为非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氨基酸序列比对,在COMP上未发现与克隆1和克隆2噬菌体相同的连续氨基酸序列,提示m Ab 15A11的抗原表位可能为非线性表位;Py MOL分析表位氨基酸在COMP上的定位及距离,显示构象表位的合理性;变性Western blot分析为阴性,而非变性Western blot条件下为阳性;EDTA螯合Ca2+破坏COMP的构象后不能与m Ab 15A11结合,而未经处理的与m Ab 15A11结合,均说明m Ab 15A11表位是构象表位;合成多肽与m Ab 15A11的ELISA结果进一步确定了m Ab 15A11的构象表位序列。结论:鉴定了m Ab 15A11的表位是构象表位序列,且确定了该构象表位的氨基酸组成,为研究COMP抗体与抗原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测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石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对37例输尿管中下段石街行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门诊手术。2%利多卡因尿道黏膜表面麻醉,将输尿管镜表面涂体腔器械导入润滑剂(舒泰)后置入,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均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结果治疗成功36例,1例男性左输尿管中段石街病人不能耐受而入院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处理。手术时间15—54min,平均37min,无发热,无明显腰痛及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结论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石街,可以不放置输尿管支架管,既简便,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6.
背景 鉴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等静态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预测液体反应性方面的不准确性及不实时性,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作为一个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日趋受到重视. 目的 探讨SVV预测术中液体反应性的可靠性及指导价值,为目标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内容 综述其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不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等. 趋向 SVV预测液体反应性的价值日趋受到重视,很可能会替代CVP而成为新的容量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肾移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Flotrac/Vigileo指导,B组为常规中心静脉压( CVP)指导。记录患者术前(T0)、肾动脉开放时(T1)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CVP、心输出指数(CI)、每搏变异度(SVV),统计患者术中出入量;监测患者术前、手术结束时的乳酸,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3d的肾功能指标———肌酐。结果肾动脉开放时(T1)A组MAP、CVP、CI高于B组,SVV低于B组(P<0.05)。术毕乳酸A组低于B组(P<0.05)。 A、B两组术后肌酐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第2、3天A组肌酐改善优于B组(P<0.05)。结论在肾移植术中应用Flotrac/Vigileo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显著增加肾的灌注,加速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分析1978-201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趋势,预测"十三五"时期指标走向,为卫生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RIMA(0,1,1)模型和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ARIMA(0,1,1)和GM(1,1)模型预测结果均显示"十三五"时期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ARIMA模型预测值分别为6.3129%、6.4002%、6.4880%、6.5753%、6.6626%,GM(1,1)模型的预测值分别为5.6498%、5.7454%、5.8427%、5.9416%、6.0421%。从模型拟合效果比较来看,ARIMA模型更佳。结论 "十三五"时期,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口腔牙齿矫正患者应用不同结扎材料矫正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6例口腔牙齿矫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弹力结扎圈进行固定,治疗组则给予不锈钢结扎钢丝进行固定,对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扎时间、拆除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较高,结扎时间、拆除时间均较长,对比对照组差异P 0. 05。结论:口腔牙齿矫正对患者的外貌影响较大,给予不同结扎材料对其改善情况不同,其中实施不锈钢结扎钢丝结扎的有效率较高,但是其操作时间较长,因此选择材料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