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促甲状腺素(TSH)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0 842例,男7 250例,女3 592例,测量身高、体重、血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及甲状腺功能,计算体重指数(BMI)及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TSH与MS 的关系。结果:男、女MS患病率分别为20.1%、9.4%,MS组TS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S组(男P=0.049,女P=0.009)。不同性别人群的TSH按四分位数分组,随着TSH的增加,MS的患病率升高,且符合MS诊断标准的项目数也显著增加(男P=0.05,女P<0.01)。在男性TSH,与年龄、SBP、UA、TG、SCr呈正相关,与HDL-C、eGFR呈负相关;在女性,TSH与年龄、SBP、DBP、UA、TG、LDL-C、TC、SCr、BMI呈正相关,与HDL-C、eGFR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尿酸、血糖、血脂后,男性TSH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3)。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尤其是男性人群中,TSH水平升高可能增加MS的患病风险,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社区“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5+1”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1年6月,在南京市鼓楼区所辖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 621例。剔除数据不完整和随访时间不足1年的患者,最终纳入患者1 48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5+1”模式进行随访干预,中位随访干预时间为24个月。分别收集患者管理前、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及末次随访资料,包括患者及其糖尿病管理者的一般资料,患者各项代谢指标、治疗方案、阿司匹林使用率、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血压达标率、主要代谢指标检测率及常见并发症筛查率等。结果 (1)患者末次随访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MI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末次随访的治疗方案和阿司匹林使用率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及末次随访血糖达标率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及末次随访血压达标率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血脂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管理前、第1次随访及年度随访,患者HbA1c、血压、LDL-C检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肌酐比值、眼底、足病及心电图筛查率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水平、治疗方案及费用类型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5+1”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水平、治疗方案及费用类型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模型肠黏膜钙结合蛋白-D9k(CaBP-D9K)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3个月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药物组。干预治疗12星期后,测定腰椎及股骨骨密度(BMD),然后处死大鼠,提取小肠黏膜,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经电针组和药物组干预治疗12星期后,其大鼠骨密度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小肠黏膜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但电针组上调CaBP-D9K mRNA的水平不及药物组。结论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小肠黏膜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从而增强肠钙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注射笔注射后针头滴液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已越来越普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是保证疗效的前提。临床操作中发现,尽管按照使用说明要求,注射后针头停留在皮下6s或10s以上,并继续按住推键直至拔出,以避免针头滴液,保证注射剂量的准确,但仍有拔针后针头滴液现象(注射针头有药液凝集或滴下),导致注射剂量的准确性缺乏保证,引起患者血糖波动。2008年6月~7月,笔者对临床上常用胰岛素注射笔使用后针头滴液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庚  吴巧稚  顾刘宝 《安徽医药》2017,21(6):1134-113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他汀类药物使用及血脂达标情况,以分析糖尿病病人他汀类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的需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病人670例,根据入院信息收集病人一般情况,按是否患有冠心病分为未合并冠心病组(G1组)545例和合并冠心病组(G2组)125例,然后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该类病人入院时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达标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入院前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为41.8%,LDL-C达标率52.8%.G1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33.6%明显低于G2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77.6%,但LDL-C达标率上G1组明显高于G2组.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偏低,同时LDL-C达标率也不理想,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冠心病人群的LDL-C达标率更低,这需要临床药师更加关注病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探讨多氯联苯(PCB1254)诱导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PCB1254刺激INS-1细胞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适当浓度的PCB1254进行INS-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PCB1254(5μg/ml)刺激INS-1细胞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im、Bcl-2、c-Fos、p-JNK、p-P38、p-ERK蛋白的表达;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PCB1254诱导INS-1细胞凋亡后,使用ERK抑制剂PD98059进行干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PCB1254对细胞活性的抑制逐渐增强,当浓度≥5μg/ml时,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PCB1254(5μg/ml)能引起INS-1细胞凋亡,凋亡细胞脱落,漂浮于培养基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CB1254能诱导INS-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im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氧化应激相关蛋白c-Fos表达上调,ROS荧光增强;MAPK信号通路中p-ERK蛋白表达上调;ERK抑制剂PD98059干预后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结论:PCB1254可能通过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引起INS-1细胞的凋亡,此过程中伴有ERK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踝肱比值为诊断标准,入选老年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56例,非外周血管病变患者84例.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D、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1166C、血管紧张素原M235T三个基因多态性,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间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携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D的D等位基因人群中,病例组携带血管紧张素原M235T的T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血管紧张素原M235T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不同的基因多态性组合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造成影响.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原M235T是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验芬兰、丹麦、泰国3个糖尿病危险评分量表在我国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效力.方法 对500名体检空腹血糖≥5.60 mmol/L者采用3个量表分别对其进行评分,同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各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诊断指数及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不同量表的效力.结果 3个糖尿病危险评分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低于原人群;丹麦量表的筛检效力较理想,泰国量表的预测能力较高,芬兰量表的筛检与预测能力均一般.结论 3个国外糖尿病危险评分量表应用于我国体检人群时,其筛查效力低于原人群,主要可能与不同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有关,在推广应用时需对其进行效力检验.  相似文献   
19.
冬末春初,气候交替变化,细菌病毒肆虐,是一年中诱发流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峰期,患者的明显症状是:发热,偶有畏寒,同时伴有头痛、全身乏力、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等,此类疾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就温病与瘟疫的联系与区别、温病发病特点、发病原因、温病高热的辨证论治、温病暴喘辨证论治、温病当防患未然等问题,笔者访问了周仲瑛教授、杨进教授、金实教授和龚婕宁博士。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上,有一些尿蛋白标记物(urinary protein makers)可以动态而无创伤性地反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小管损害的程度。这些肾小管性尿蛋白标记物大致分为2类,一类为新发现的尿蛋白标记物,包括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t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L-FABP)和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等;另一类为经典的尿蛋白标记物,包括尿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al binding protein,RB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1-β-D-glucosaminidase,NAG)等。这些异常增高的尿蛋白标记物不仅与D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而且,可以被一些中药复方或单味中药制剂所改善。近年来,尽管尿蛋白质组学(urinary proteomics)技术被运用于尿液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然而,临床上传统的尿蛋白标记物联合检测技术还是更为实用的。目前,经典的肾小球/肾小管源性标记性尿蛋白的联合检测可能是揭示DN患者尿蛋白标记物临床意义以及中药干预作用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