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壳聚糖定位硫酸酯化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C6-O位壳聚糖硫酸酯(6S),C3-O位壳聚糖硫酸酯(3S),C2-N位壳聚糖硫酸酯(2S),C3,6-O位壳聚糖二硫酸酯(36S),C2-N-C3-O位壳聚糖二硫酸酯(23S),C2-N-C6-O位壳聚糖二硫酸酯(26S)和C2-N-C3,6-O位壳聚糖三硫酸酯(236S)等壳聚糖各种不同位置硫酸酯化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进一步对壳聚糖硫酸酯的活性和构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建立测定甘糖酯片含量和体外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AminexHPX 87H(30 0mm× 7.8mm)离子排阻柱 ,以 0 .0 0 5mol·L-1H2 SO4为流动相 ,柱温为 6 0℃ ,流速为 0 .5mL·min-1,用葡萄糖醛酸作内标 ,在 2 10nm波长处紫外检测 ,以内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 本法测定线性范围为 10 0~ 2 0 0 0 μg·mL-1,平均回收率为 97.32 % ,RSD =2 .5 4 %(n =6 ) ,最低检测限为 4 μg·mL-1。结论 本法测定甘糖酯片含量和体外溶出度 ,方法简便、快捷 ,重现性好 ,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海洋硫酸多糖具备广泛的抗病毒活性,且抗病毒作用机制多样,并与其复杂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海洋硫酸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目前发现的海洋硫酸多糖抗病毒活性、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为新型抗病毒硫酸多糖药物的研发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从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中提取分离多糖并对其进行结构特性分析。方法采用热水提取并结合Q-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柱分离,从中获得2种多糖组分(SLW1和SLW2)。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甲基化和核磁共振碳谱(13 C-NMR)法分别对其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2种多糖均以Gal为主(>75%),且含有少量的Glc、Man和GlcN;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9.8kD和103.8kD;FTIR显示它们均属于硫酸多糖,其硫酸酯基主要位于半乳糖残基的C6位。结论结构分析表明:SLW2中含有→6)Galf(1→、→5)Galf(1→、→3,4)Galp(1→、→3)Galp(1→以及→4,6)Galp(1→等多种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55.
目的从短蛸(Octopus ocellatus)的胴体和腕部提取多糖,对短蛸不同部位提取的粗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粗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方法依次采用冷水,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联合酶解的方法提取多糖,采用Sevage法和等电点法去除粗多糖中的蛋白。对短蛸不同部位提取粗多糖的总糖、蛋白、糖醛酸、硫酸根含量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等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采用Sephacryl S-300凝胶柱层析和QSepharose4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对粗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从短蛸胴体中提取的粗多糖中总糖和糖醛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腕部粗多糖,且蛋白含量较腕部多糖低;水提多糖中总糖和糖醛酸的含量明显低于酶提多糖,且蛋白含量高于酶提多糖;短蛸胴体粗多糖的单糖组成相对简单,主要含有Glc和少量Man、GlcNAc、GlcUA,而腕部粗多糖的单糖组成较为复杂,除主要含有Man、GlcNAc、GlcUA和GlcN外,还含有少量Gal和Fuc等;各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27.9~266.4kD之间;水提多糖和酶提多糖在SephacrylS-300凝胶柱层析上的洗脱曲线也明显不同。结论采用不同方法、从...  相似文献   
56.
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染色温度和不同染色时间对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作者共采样61例,对同一人份末梢血液在4℃、20℃和37℃条件下分别作10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和4小时的活性染色,每人份作15次测定,在油镜下以千分数记录结果并作统计学处理。 1、10%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制备:煌  相似文献   
57.
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功能。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为原料,复配黄凡士林、液体石蜡,制备油性伤口护理软膏敷料。测试了该软膏敷料的细胞相容性、阻水性、阻菌性及其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切线伤的促愈合作用。结果表明,软膏浸提液培养的L929细胞相对存活率为(99.5 ± 2.2)%,具有优异的细胞相容性;软膏具有优异的阻水性和阻菌性;在切线伤护理中,所制备膏状敷料能够促进创面胶原的沉积与重排,减轻瘢痕的生成。鱼油伤口护理软膏在浅表性皮肤创面护理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旨在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并评估其在体外的释药行为。采用离心-滚圆法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载药丸芯,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得缓释微丸,并将多单元缓释微丸与处方量的辅料混合压制成片。通过L8(24)田口试验,筛选并确定载药微丸最佳处方;使用Minitab将物料温度、风机转速、雾化压力、喷液速率设计成24部分因子的DOE试验以优化底喷包衣工艺;将24~40目粒径的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主要稀释剂进行压片以缓解压片时微丸与辅料分层现象并降低包衣膜的机械损伤;对混合颗粒的休止角、堆密度、振实密度、豪斯纳比等粉体流动性指标进行考察发现其流动性和可压性适合直接压片;评价缓释片基本性能,考察体外释放行为,并研究其释放机制。结果表明,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可以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崩解成独立的微丸小单元,并达到24 h缓释的效果,其释药行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制备的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符合制剂设计的释放要求,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灰树花倍他葡聚糖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方法采用Shodex OH pak SB-804HQ色谱柱,以0.02%NaN3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5℃,示差折光检测,采用外标法分别以峰面积和峰高定量。结果在0.2~5.0 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和峰高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0和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1%和100.08%,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4μg。结论此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适合于注射用灰树花倍他葡聚糖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于测定具有抗2型糖尿病活性的海洋寡聚甘露糖醛酸铬配合物(HS203)分子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及高效凝胶渗透色谱与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器联用(HPGPC-MALLS)法分别测定HS203的分子量,并考察了不同色谱柱以及不同分子量对照品的选择对于HS203分子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PAGE法表明HS203的聚合度为5~20之间,通过计算得出HS203的重均分子量范围在2 400~2 600Da。在HPGPC分析过程中,不同色谱柱对于HS203分子量测定结果影响不大,采用右旋糖酐作为对照品测得分子量为6 000~7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