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立体显示在军事训练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膝关节外伤的伤员行X线和螺旋CT扫描,用三维观片镜对三维重建图像立体显示,观察图像。重建方法为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模拟内窥镜、最大密度投影(MIP)与容积重建(VR)。结果螺旋CT扫描三维显示比X线具有显著优势,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χ2=19.05,P〈0.01)。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立体显示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基于黄疸模型比较栀子根与栀子果实的保肝作用,为扩大栀子的药用部位提供药理学依据,为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150 mg·kg-1),栀子果实和根部位不同剂量给药组(各设高、中、低3个剂量),提前灌胃给药5 d后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复制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继续给药,造模48 h后处理动物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转运体胆盐输出泵(BSEP),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多肽(NTCP)和胆固醇12α羟化酶(Cyp8b1)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ALT,AST,γ-GT,TBIL,TBA水平显著升高,组织中SOD,GSH-Px,GSH的活性显著降低,NTCP,Cyp8b1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TNF-α,IL-6,BSEP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栀子果实与根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ALT,AST,γ-GT,TBIL,TBA,明显增强肝组织中SOD,GSH-Px,GSH的活性,对肝脏病理损伤有减轻作用,且能明显增加NTCP,Cyp8b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TNF-α,IL-6,BSEP mRNA的表达(P0.05,P0.01);而低剂量组仅对单项指标或几项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栀子果实和根部位对ANIT诱导的黄疸模型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个部位各剂量对不同指标有不同影响,栀子果实保肝机制可能主要与抗氧化作用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而栀子根保肝作用可能主要与胆汁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携带可溶性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hTRAIL)基因的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shuttle-Egr1-shTRAIL在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促凋亡作用。方法:体外通过脂质体转染SMMC7721细胞。转染细胞分别接受0(假照组)、2、5和10 Gy X线照射,ELISA法检测sTRAIL的表达;细胞分为正常SMMC7721组,分别接受0(假照组)、2和5 Gy X线照射的转染空质粒pshuttle-Egr1组及转染重组质粒pshutlle-Eyr1-shTRAIL组,采用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取SMMC772细胞、转染STRAIL细胞、转染空载体及照射组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SMMC7721-shTRAIL细胞上清中可溶性TRAIL表达量明显高于假照组(P< 0.001);与假照组比较,照射转染后SMMC7721细胞的凋亡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01),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
或P<0.001)。结论:pshuttle-Egr1-shTRAIL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魏酸钠,0.3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治疗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2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CP)、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率(PAR)、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9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P、HCT、PAR、FIB、ET-1、MMP-9、Ang-II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ET-1、MMP-9、Ang-II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对某高职2016级28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71.05±2.22)分,职业认同感总分为(33.93±2.42)分;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生特点,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以期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76.
77.
78.
1 病例资料患者张某,男,31岁,双膝关节慢性疼痛二年半,近一个月加重,伴活动受限,阵发性疼痛,尤其劳动后加重.近日在我院就诊.查体:双膝关节有肿胀,并双膝关节可触及数枚大小不等的游离体,浮膑试验呈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化验均正常.双膝关节正侧位X线DR片检查显示:双侧膝关节间隙稍变窄,双膝关节双侧胫骨髁间隆突明显变尖呈骨质增生,双膝关节内有大小不等的多个圆形和椭圆形致密影,有的呈分散存在的游离体,正位可见有长条状和桑椹状钙化.  相似文献   
79.
沐舒坦与新泰林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沐舒坦为无色澄清液体,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新泰林(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笔者发现两种药物在连续使用时出现白色浑浊,考虑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多次低剂量辐射(LDR)对糖尿病(DM)大鼠脾细胞凋亡和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和DM+LDR组;剂量分别为25、50和75 mGy,共照射15次;照射后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凋亡和TCRα β百分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和DM + LDR两组大鼠体重均下降,尤以DM组明显。DM+LDR组大鼠血糖水平虽明显高于对照组(t25=23.321、 t50=18.329、 t75=9.23,P<0.01),但显著低于DM组(t25=3.574、 t50=4.593、 t75=5.577,P< 0.01)。同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M+LDR各组脾细胞凋亡增加,其中DM+50 mGy组增加明显(t50=4.102,P<0.01)。血清IL-2含量也增加,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明显下降(t25=7.778、 t50=7.411、 t75=8.325,P<0.01)。与DM组相比,DM+LDR各组脾细胞凋亡和TCRα β百分数均明显降低(凋亡:t25=4.772、 t50=3.346、 t75=6.778;TCRα β:t25=3.381、 t50=5.807、 t75=2.356,P<0.05~P<0.01)。血清IL-2含量呈下降趋势;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均有升高趋势。结论 多次LDR能够削弱糖尿病造成的大鼠体重减轻和血糖升高,降低糖尿病所致的脾细胞凋亡,并能调节脾脏免疫因子,改善其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