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贺氏三通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贺氏三通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尼莫地平和谷维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8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P<0.01).结论:贺氏三通法治疗偏头痛,能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2.
Bell’s面瘫急性期电针灸与激素治疗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颖  王麟鹏  刘志凌 《北京中医》2004,23(2):105-107
目的 观察Bell’s面瘫急性期电针灸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90例Bell’s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5例 )给予单纯电针灸治疗 ;对照组 (4 5例 )给予激素、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 ,10天后采用电针灸治疗。对急性期病情的发展、开始恢复时间、疗效及疗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对于急性期病情发展的控制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对完全性面瘫的疗效及达到痊愈所需时间亦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P<0 .0 5 ) ,两组在开始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Bell’s面瘫急性期应用电针灸是安全、有效的 ,甚至优于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73.
宣雅波  郭静  王麟鹏  吴希 《中国针灸》2007,27(12):886-888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作用特点。方法:将原发性失眠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24例,采用针刺调神法,穴取百会、神庭、神门等为主;药物组22例,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2.7%,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艾司唑仑在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于针刺治疗,而针刺在改善睡眠障碍和提高日间功能状态方面优于艾司唑仑(P<0.05)。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优势在于改善睡眠障碍和提高日间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寻找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将列入统计病例3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观察组以贺氏针灸三通法分期采用放血、火针和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选穴手足十二针法,均每日1次,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93%,对照组为70.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急性期入组或恢复期入组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影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并且提示分期应用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中风病之急性期与恢复期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5.
针刺治疗缓解期无先兆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麟鹏  刘慧林  季杰  刘红 《中国针灸》2005,25(10):679-681
目的:观察针刺对缓解期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治疗4周后头痛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综合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5.0%.结论:针刺治疗缓解期无先兆偏头痛有明显止痛效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6.
本文用择时针刺(辰时、戌时)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观察其对血浆TXB_2和6-酮-PTF_(1α)水平的影响,并与正常人组对照。结果表明,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TXB_2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而6-酮-PGF_(1α)水平低于正常人(P<0.05)。辰时针刺后,血浆TXB_2水平显著下降(P<0.05),6-酮-PGF_(1α)水平略有上升(P>0.1)。戌时针刺后,两者变化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张琰  王麟鹏 《北京中医》2008,(11):904-908
虽然针灸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发表,但从总体来说针灸临床研究仍存在研究质量偏低的问题。结合循证医学的思想,介绍针灸临床研究方案及其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并分析目前国外针灸临床研究常见设计。因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是防治性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案,故针对针灸RCT的随机分配、分配隐藏、设盲、对照及质量控制等特点进行论述,着重阐述目前针灸RCT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通过提供针灸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RCT实例,对针灸RCT设计及实施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国内针灸临床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78.
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证候要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选取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55例,观察中医症状特点、证类分布特征,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提取证候要素.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5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对155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阳虚占25.2%,痰占18.1%,阴虚占17.4%,火占13.5%,血瘀占11%.综合分析,虚证占57.4%.结论 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主要证候要素是阴虚、阳虚、痰、火;次要证候要素是血瘀、气虚、血虚;病位在脑,主要涉及脏腑为肾、肝两脏,次要脏腑为脾、心.肾精亏虚、痰浊阻窍是轻度认知障碍病情缠绵难愈、加重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王少松  孙敬青  张帆  袁芳  王麟鹏 《中医杂志》2023,(12):1200-1203
总结王麟鹏教授运用逐邪通络针刺法分期治疗痹证的临证经验。认为寒邪、热邪、瘀邪是痹证的主要致病邪气,治宜逐邪通络。痹证早期以寒邪为主,病机为阳虚感寒,治宜重用火针温阳逐寒,以局部浅刺、散刺为主,并根据经络辨证循经点刺;中期以热邪、瘀邪为主,病机为寒邪蕴生热邪、瘀邪,治宜刺血配合火针疗法祛热逐瘀,刺血疗法多根据经络辨证选取合穴,火针点刺多重刺、深刺;后期病机为经络虚损不通,应先补益脏腑虚损,再逐邪通络,常用王乐亭“老十针”法调补脾胃,五输穴通络行气。  相似文献   
80.
<正>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且具有可逆性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精神异常、意识状态改变和癫痫发作等。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外感六淫之邪上犯头部,稽留阻遏清阳,致使脉络拘急、清窍不利。本病多为新患,病程较短,兼有表证,病势剧烈且无休。王麟鹏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多年,提出了针灸“逐邪”的治疗思想,针灸取穴及治疗强调“精”“效”结合,准确把握病情变化时机,达到逐邪不伤正的效果。本文将王麟鹏教授针灸治疗RESLES头痛1例病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