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砷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中国学者发现As_2O_3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部分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后,大量研究表明,砷化合物通过开放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道,破坏线粒体跨膜电位,改变胞质钙离子(Ca~(2+))浓度及氧化还原电位,活化caspase家族,与巯基氧化或交联及下调Bcl-2活性等选择性诱导某些肿瘤细胞凋亡,为临床使用砷化合物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及实体肿瘤提供了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观察脑胶质瘤大鼠动物模型中明胶酶的活性变化,为以明胶酶为靶点的脑胶质瘤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2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完成。9L大鼠胶质瘤细胞购自广州南方医科大学。①选取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Fisher344大鼠27只,24只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造模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后7,14,21,28d组,6只/组,每组3只用于灌注固定做免疫组化分析,另3只用于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明胶酶谱分析。剩余3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②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和明胶酶谱等方法检测胶质瘤中明胶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明胶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Fisher344大鼠27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MMP-2和MMP-9mRNA的表达:9L胶质瘤细胞中均可见MMP-2和MMP-9mRNA的表达,MMP-2的表达量高于MMP-9;大鼠脑胶质瘤组织中可见两者mRNA的表达,而正常脑组织MMP-2mRNA低表达,检测不到MMP-9mRNA的表达;随着肿瘤的生长,MMP-9mRNA的表达量增高。②MMP-2和MMP-9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9L胶质瘤细胞的免疫组化显示,MMP-2和MMP-9均呈现阳性染色,主要为胞浆和胞膜染色;肿瘤组织MMP-2和MMP-9染色阳性,为胞浆染色,在血管内皮和肿瘤侵袭边缘细胞胞阳性染色明显。随脑胶质瘤的生长,MMP-2和MMP-9染色程度加深。③MMP-2和MMP-9酶活性检测结果:9L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中可见Pro—MMP2(Mr72000)与Pro—MMP9(Mr92000)及其活化形式activeMMP-2(Mr 66000)与activeMMP-9(Mr83000)的表达,MMP-2的表达量较高;MMP-2酶原与活化的MMP-2在脑胶质瘤组织中明显表达,而在正常脑组织低表达。MMP-9酶原与活化的MMP-9在脑肿瘤组织中表达,正常脑组织中未检测到其表达。④MMP-2和MMP-9在肿瘤组织中的定位情况:脑胶质瘤组织冰冻切片原位明胶酶谱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因表达活性的明胶酶降解载片上的明胶,致使不被染色,肿瘤部位很透亮。对侧脑组织因不表达明胶酶,不能降解明胶,被染黑。结论:脑胶质瘤模型中表达高活性的MMP-2和MMP-9,且与胶质瘤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构建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并建立高效、稳定生产HGF的包装细胞株。方法 :以pcDNA3.0 HGF质粒为模板进行PCR反应扩增出HGF基因全长序列 ,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neo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 ,以脂质体介导转染包装细胞PT6 7,经G4 18筛选 ,进而挑选抗性集落扩大培养后 ,用靶细胞NIH3T3测定病毒滴度 ,筛选出高效产毒细胞株。扩大培养后进行RT PCR鉴定HGFmRNA的表达。扩大培养NIH3T3细胞抗性集落 (NIH3T3/HGF) ,并用细胞培养上清进行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扩散试验。结果 :PCR反应扩增出 2 2 0 0bp的HGF基因 ,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 HGF ,测序鉴定正确。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包装细胞、G4 18筛选和NIH3T3测定病毒滴度 ,筛选出具有最高病毒滴度 (8.8× 10 7cfu /ml)的细胞集落 ,扩大培养后建立高效表达HGF的包装细胞株PT/HGF ,RT PCR证实HGF基因在PT/HGF中有转录。NIH3T3/HGF培养上清可使HepG2细胞扩散 ,形态改变。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HGF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 HGF ,并建立了稳定、高效生产有活性的HGF的产毒细胞株PT/HGF。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心内膜移植治疗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分离、纯化、扩增培养小型猪MSCs;开胸结扎第1与第2对角支间前降支中段形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动物模型,心肌梗死后2~3周经心内膜注射移植DAPI标记的同种异体MSCs,心肌梗死前、后及移植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检查,并取梗死周围心肌组织冰冻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法鉴定结蛋白(desmin)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结果:每40ml骨髓液经2~3周传3代平均获得(3.81±0.09)×107个细胞,移植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心肌梗死后及对照组改善明显,分别为(56.7±0.8)%,(40.1±1.2)%,(34.9±0.9)%(均P<0.05),肝肾功能、血糖及血气分析正常,3个月冰冻切片可见坏死心肌周围细胞核蓝染的移植细胞,免疫组化提示desmin及cTnI表达阳性。结论:同种异体MSCs经心内膜移植安全有效,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心内膜注射导管应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将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自制的心内膜注射导管梗死心肌内移植体外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和无血清培养,移植前后、6周及3个月超声评价左心功能,3个月时取梗死周围心肌组织冷冻切片,免疫荧光法鉴定结蛋白(desmin)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结果自制的可调节注射导管,制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MSCs移植数量平均为(3.81±0.09)×107个;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为(69.3±2.5)%,心肌梗死后降为(34.9±0.9)%,移植后3个月升至(56.7±0.8)%,超声提示室壁运动增强;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及左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改善更明显(均为P<0.01),荧光显微镜下可见DAPI标记胞核为蓝色荧光的移植细胞,免疫组化提示结蛋白及cTnI表达阳性。结论实验用注射导管可以完成细胞的心内膜移植,移植的MSCs体内定位明确,移植后心功能改善,并有心肌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6.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胎儿胸腺基质细胞,即上皮网状细胞,为研究T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及相关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从水囊引产的胎儿胸腺中分离组织细胞,经筛选培养获得胸腺上皮网状细胞。结果:细胞染色体正常,为46条染色体,包括1对性染色体。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扁平状,多边形,胞体较大,核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内含明显的颗粒和小泡。透射电镜显示细胞间有桥粒相连,并可见张力丝。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标志(角蛋白)为阳性。结论:本法获得细胞为胸腺网状上皮细胞,为进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1985年至2004年12月的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信息进行详细阅渎和分析,了解国内、外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的情况。方法以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为主题词,以德文特(Der- went)数据库为背景,对多个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筛查和分类,建立胚胎干细胞专利数据库。从专利的角度入手,对数据库中的630篇国际及44篇国内胚胎干细胞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申请范围主要涉及动物细胞或组织、修饰的细胞、脊椎动物新品种及未分化的人类/动物细胞等方面,国际(13.4%)和国内(20.9%)申请均以涉及动物细胞或组织的占据首位;国内申请中涉及未分化的人/动物细胞的专利较多(19.8%);转基因动物、细胞建系及核移植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是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国内外胚胎干细胞相关信息的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在胚胎干细胞研究申请专利方面相对比较宽松,我们应该在涉及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建系、在基因工程及细胞组织工程学方面的用途和方法以及胚胎干细胞在药物筛选过程中的用途等方面集中投入力量,争取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8.
49.
王韫芳  杨冉  薄庆 《安徽医药》2016,20(2):324-327
目的 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原因,并探讨其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该院肾内科进行治疗且符合条件的13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查结果。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患者的生存率进行计算,使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36例患者中,37例患者死亡,其中14例(37.84%)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8例(21.62%)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7例(18.92%)患者死于脑血管疾病,5例(13.51%)死于恶性肿瘤, 3例(8.11%)患者死于其他原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8.24%,2年生存率为72.79%。死亡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肾病比例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而其尿素清除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尿素清除指数较低、低白蛋白及高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中毒休克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较大、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及高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经体外预处理、启动免疫保护功能的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fBMSCs)的潜在自身成瘤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及细胞周期,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遗传稳定性,裸鼠皮下接种检测体内成瘤性。结果体外预处理的hfBMSCs呈正常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hfBMSCs生长增殖(P〈0.05),对染色体核型无影响,不具备体内成瘤性。结论经体外预处理的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具有自身成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