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构建人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该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其表达的重组蛋白。方法从大肠癌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人SSAT基因的cDNA片段,经TA克隆及亚克隆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TriEx-4-SSAT。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E.coli JM109 (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并通过6His-tag,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的融合蛋白。结果酶切鉴定和DNA测序显示,人SSAT的cDNA片段成功插入表达载体pTriEx-4中,而且方向正确,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出20?kD的外源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表达出的蛋白为6His-tag的融合蛋白,而且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了该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和纯化了重组SSAT蛋白,为制备其抗体及研究该基因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2.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CP)最早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提出并迅速发展,被认为是医院药学的一次突破性进展。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药学的工作重点已由药品供应、管理转为以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为目的的药学服务(phamacetieal care)工作,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药学与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科相互交叉、渗透、内容丰富多彩的综合药学学科,它将有力地推动合理用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构建人S 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MDC)的α亚基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该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表达的重组蛋白。方法:从大肠癌细胞中提取总RNA,RT PCR方法扩增人SAMDCα亚基的cDNA片段801?bp,经TA克隆及亚克隆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TriEx 4 SAMDC α。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E.coli JM109(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 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并通过6×His•Tag,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的融合蛋白。结果:酶切鉴定和DNA测序显示,人SAMDC α亚基的cDNA片段成功插入表达载体pTriEx 4且方向正确,SDS PAGE电泳显示表达出32kD的外源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表达出的蛋白为6×His•Tag的融合蛋白,且Ni NTA亲和层析法纯化了该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且纯化了重组SAMDC α亚基,为制备抗SAMDC抗体、研究SAMDC基因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4.
龚磊 《安徽医学》2007,28(3):185-187
目的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前及术后肺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德国JAEGER肺功能机对32例经左胸食管及贲门癌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后肺功能的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肺功能与术前肺功能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实测肺功能与预计值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左胸食管及贲门癌手术后肺功能显著降低,其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术后密切观察并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患者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年龄在10~18岁,冠状面上Cobb角>10°伴有椎体的旋转而无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常见病。该疾病能够导致身体外观畸形、疼痛,甚至心肺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在治疗上,对于轻中度的AIS患者常用定期观察、支具等保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延缓侧凸的进展;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达到手术阈值的AIS患者,则建议手术治疗,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是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为代表的后路椎体融合术,往往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由于物理治疗性脊柱侧凸特异性运动(PSSE)疗法安全有效,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对于AIS患者治疗的具体适应证正逐渐完善,治疗理念与技术在不断更新,临床疗效也不断得到改善。本文将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方面展开,主要阐述常用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进展和应用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基于网络舆情监测和风险评估为核心的互联网+新媒体模式,在新的管理理念、信息挖掘技术和风险沟通格局下,如何针对新媒体开展公共卫生舆情监测,并探讨网络舆情监测在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以高温季节高温中暑事件预防和处置为例,通过网络舆情监测与综合分析,快速风险评估,建立适合安徽省高温中暑事件快速风险评估舆情监测体系,规范信息的获取、处理、挖掘分析、综合利用等方法。结果建立了包括网络舆情监测、天气预报收集、WBGT指数监测、发病趋势分析、风险等级研判和综合防控策略6大模块的高温中暑事件快速风险评估体系,全面及时地向各部门领导、专业人员提供信息支持与评估报告。结论新的舆情监测模式,在高温中暑事件防控中起到决策分析与技术支撑作用,并可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公众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能为各部门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高温中暑事件和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对安徽省发生的首起家庭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探讨感染来源和传播方式,为今后H7N9禽流感防控与疫情处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例患者的发病就诊经过、可疑暴露史、流行病学关联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采集病人及相关活禽市场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家庭聚集性疫情共发病2人,为母子关系;首发病例2月4日发病,发病前有明确的活禽市场暴露史;续发病例2月15日发病,发病前既有活禽市场暴露史,也有与首发病例的密切接触史;共采集相关环境标本38份,其中13份标本检出H7阳性,均来自当地自活禽市场。结论首发病例的感染来源可能为活禽市场暴露,续发病例的感染来源既可能是活禽市场暴露,也可能为人-人传播;在H7N9疫情调查处置中,应做好密接管理和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乘法季节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RIMA)在安徽省手足口病发病预测中应用,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9-2014年安徽省手足口病的周发病数据,运用R 3.0.2软件拟合乘法季节性ARIMA模型,并对2015年1~52周发病数进行预测。结果安徽省手足口病预测中最优模型为ARIMA(1,1,1)(0,1,1)52模型,残差统计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x-Ljung=0.004,P=0.950),提示残差为白噪声,模型拟合值和实际值平均绝对误差率为11.32%,2015年1~52周预测值和实际值平均绝对误差率为25.10%。结论建立的乘法季节性ARIMA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安徽省手足口病变动趋势,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安徽省手足口病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传播动力学特征,评价疫情期间采取措施的效果,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20年1月22日至2月27日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构建带有潜伏期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冠肺炎易感者-潜伏者-传染者-无症状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SEIAR)传播动力学模型,分析传播动力学特征、评估防控措施效果.结果 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可分为三段:1月22日-27日(快速上升期)、1月28日-2月7日(平稳期)、2月8日-27日(快速下降期).传播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安徽省新冠肺炎传播有效再生指数快速上升期为1.56,平稳期为0.53,快速下降期为0.03,平稳期和快速下降期新冠肺炎的传播能力分别降低65.9%和98.2%.措施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安徽省若未采取任何防控措施,疫情将持续至2021年5月13日,累计病例数将为34 245 802例,全省罹患率高达54.16%.结论 2020年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经历3个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传播指数明显不同,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成效显著,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30.
铜陵市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安徽省铜陵市自然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铜陵地区自然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HBV)感染标志.结果 在调查的2 455人中,乙肝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阳性率分别为8.6%,32.3%,0.7%,6.0%及7.4%;HBV流行率(乙肝5项,除去乙肝表面抗体,其余项阳性之和)为44.1%(1 082/2 455).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为26.1%(640/2 455),0~10岁年龄组接种率最高为63.6%(7/11),学生的接种率高于其他组为76.5%(17/30),乙肝疫苗接种率城市高于农村.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g阳性率和HBV流行率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铜陵地区HBsAg阳性率8.6%,HBsAg标化阳性率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肝疫苗的接种率较低,尤其是农村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