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建立一种含有人源性内参基因的高灵敏度双重荧光PCR方法,以期用于生殖支原体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生殖支原体MgPar重复序列中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特异性扩增引物和探针,添加人β-globin基因检测引物探针作为体系检测内参,建立并优化荧光PCR方法,使用标准浓度核酸进行扩增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评价;用该方法检测62份临床标本,并与Mg-Pa荧光PCR结果相比较。结果建立的基于重复序列的荧光PCR方法对生殖支原体的检测限为0.5拷贝,Mg-Pa荧光PCR的检测限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该方法扩增16种其他支原体和常见生殖道致病菌均为阴性,特异度为100%。62份临床标本β-globin基因扩增均阳性,生殖支原体检测阳性率为3.2%(2/62)。结论建立的带内参检测生殖支原体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快速、灵敏、特异,并通过对标本进行质控,减少了假阴性结果的产生,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早期应用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其血清白蛋白、炎性细胞因子和GC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4/2017-04期间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患者在早期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作为对照组;80例患者在早期给予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炎性细胞因子及GCS评分.结果治疗后1、2 wk,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9.22±2.58、41.31±2.61,高于对照组的35.03±1.91、36.92±1.9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3.68±11.56、107.32±11.41,高于对照组的94.19±10.81、95.12±1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wk,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值、D-乳酸值及PCT值分别为87.33±18.61、6.28±1.06、1.25±0.21、4.15±0.86,低于对照组的113.76±20.35、8.22±1.58、2.39±0.46、7.12±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wk,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值、D-乳酸值及PCT值分别为85.35±17.32、5.92±1.01、1.09±0.19、4.05±0.71,低于对照组的110.91±18.93、8.31±1.61、2.28±0.37、7.08±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wk,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分别为12.08±1.52、13.26±1.72,高于对照组的10.28±1.37、11.3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21.28±7.16、8.38±1.96、17.66±5.71、16.25%,低于对照组的27.43±8.23、11.65±2.67、23.19±7.33、2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 mo的GOS评分为4.32±1.25,高于对照组的3.11±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早期应用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GCS评分.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总结其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3例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2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为14~28d,平均19d。本组无死亡病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者。3例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2例头部CT发现在胼胝体前部纵裂间形成小血肿者,其精神症状和下肢轻瘫的恢复时间较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长。结论无论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其效果均较好,但开颅显微手术夹闭仍是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不同参数组合电针的抗炎镇痛效应,筛选出电针治疗炎性痛的最佳参数组合。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组)、模型组(M组)、2 Hz组、100 Hz组和2/100 Hz组,每组6只。于SD大鼠右后足跖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大鼠炎性痛模型。用电针干预大鼠患侧"足三里"和"昆仑"穴,于造模前,造模后24 h,治疗第1、3、5、7、10天检测大鼠右后足机械缩足阈值(PWT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右后足跖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造模后24 h,除N组外,其余各组大鼠PWTs均显著下降(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M组比较,电针刺激干预后,电针组各时间点PWTs明显上升(P0.01)。在干预后第1、3、5天三个时间点检测PWTs后发现,电针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电针干预后第7天,2/100 Hz组大鼠PWTs高于2 Hz组和100 Hz组(P0.01);干预后第9天,2/100 Hz组和100 Hz组大鼠PWTs高于2 Hz组(P0.05,P0.01);干预后第10天,2/100 Hz组大鼠PWTs高于2 Hz组(P0.01)。与N组比较,M组大鼠足跖炎症因子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2 Hz组、100 Hz组和2/100 Hz组大鼠足跖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100 Hz组和2/100 Hz组大鼠足跖炎症因子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2 Hz组比较,100 Hz组和2/100 Hz组大鼠足跖炎症因子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不同参数组合电针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不同参数组合电针镇痛效果有所不同,电针干预炎性疼痛时,以2(50μs)/100 Hz(200μs)最佳。  相似文献   
55.
肝脏血供丰富,其中的静脉、动脉、胆道等复杂的管道系统交错分布为肝癌提供了良好的庇护。肿瘤生长的顽强性和肝功能不可替代性等因素造成了肝癌的治疗困难及预后不良。但近几年来在理念、技术的创新下,手术切除、局部消融、血管栓塞、放疗、化疗等各治疗方式都有重要进展,并呈现出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故策略上需了解各治疗方式的进展,做趋害的选择及综合考虑。本文就目前肝癌的各主要治疗方式的临床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分析医学情报机构建设信息支撑平台的优势,阐述信息支撑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及平台构架,介绍信息支撑平台的功能,包括内网管理系统、医学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情报研究系统及公共卫生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平台的搭建有效整合国内外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为科研决策和行政决策提供深度情报支撑,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术前经内镜下胆道穿刺引流(EBD)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的效果。方法:将2013 年1 月1 日—2018 年12 月31 日于我院就诊的112 例HCCA 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术前行PTBD 引流65 例,EBD 引流47 例。比较两种引流的效果、并发症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引流前血清胆红素峰值水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等一般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 例PTBD 组有39 例(60%) 首次插管引流成功引流,47 例EBD 组有27 例(57.4%) 首次插管引流成功引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BD 组引流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3.1%,25/47) 高于PTBD 组(24.6%,1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4,P =0.019)。PTBD 组较EBD 组有更好的平均减黄疗效(t =3.264,P =0.001)。PTBD 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引流管脱落,其次是胆管炎和引流管堵塞。而EBD 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管炎,其次是胰腺炎和出血。EBD 组胆管炎及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PTBD 组(P < 0.05)。两组间引流管脱落、堵塞、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TBD 组总体复发率为58.4%(38/65);低于EBD 组70.2%(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452, 95% CI :0.267~0.766, P =0.003)。PTBD 组5 年总体生存率为30.7%,与EBD 组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75, 95% CI :0.617~1.540, P =0.914)。结论:HCCA 患者术前行EBD 与PTBD 胆道引流均可取得理想疗效,但PTBD 引流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比EBD 更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但PTBD 具有肿瘤沿窦道种植转移的缺点,在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风险是否与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多态有关.方法 选择3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脑血管痉挛组(n=98)、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脑血管痉挛组(n=96)和动脉瘤性或者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未发生腩血管痉挛组(n=195).病例组194例和对照组195例中的100例的亲代也被检查且采用传递不平衡分析,一种基于家族的研究设计以便检验相关性.结果 检查了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4种多态,在病例对照比较中有两种多态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有关:在启动子的-786位点上一个T变成C的替换和在内含子4内的a缺失或b的插入.对于前者,C等位基因纯合体比另外两种基因型诱发脑血管痉挛的风险更高(优势比2.8,95%CI:1.4 to 5.6).对于后者的多态,携带a缺失的个体比不携带的个体患病风险更高(优势比2.3,95%CI:1.3 to 4.0).两种多态作为单倍型一起以家系为基础的研究采用传递不平衡分析进行分析.C或者a缺失单倍型从杂合体亲代传递到成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且脑血管痉挛比期望的频率更高(P=0.005).结论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DNA序列的差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脑肿瘤切除术中急性脑膨出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现象,远较颅脑损伤少见,但如不能及时诊断与处理,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现回顾我院近10年来脑内肿瘤切除术中急性脑膨出20例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0.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总结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位于脑重要功能区和深部小病灶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我院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采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内病灶18例,额叶6例(其中3例为于运动区),顶叶4例,枕叶2例,颞叶1例,桥小脑角2例,小脑半球3例,脑膜瘤6例,胶质瘤4例,炎性肉芽肿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3例,脂肪瘤,三叉神经纤维瘤和寄生虫感染各1例,结果:神经导航总体误差1.8-5.7mm,平均2.8mm,病灶全切除14例,次全切4例,位于运动区的3例小病灶,手术全切除后无任何神经功能障碍,结论:Stealth 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定位准确,尤其是对位于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的小病灶,辅助显微手术效果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