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介导树突状细胞成熟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与其结合可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维持树突状细胞于不成熟状态,诱导免疫耐受.目的:构建含有人sTNFR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其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sTNFR1基因片段,亚克隆至慢病毒转移质粒pXZ208,通过IRES连接eGFP报告基因,建立双顺反子慢病毒转移质粒,命名为pXZ9-sTNFR1,DNA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转染293 FT细胞,根据报告基因eGFP测定病毒滴度.采用小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体外培养扩增C57BL/6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培养第5天,以pXZ9-sTNFRl重组慢病毒上清感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RT-PCR检测感染后sTNFRl转录,Westernblot法检测sTNFR1蛋白表达,观察sTNFR1基因修饰及脂多糖刺激后树突状细胞的表型特征.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XZ9-sTNFR1,转染293 FT细胞24 h后观察到eGFP表达,病毒滴度在10~6U/L以上.RT-PCR显示pXZ9-sTNFR1感染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sTNFR1呈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到sTNFR1蛋白存在于感染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培养上清中.培养第5天的树突状细胞低表达CD40、CD86、CD80和MHCⅡ类分子,脂多糖刺激后,高表达MHCⅡ类分子和CD40、CD80、CD86分子,显示出成熟型树突状细胞表型特征,sTNFR修饰的树突状细胞MHC Ⅱ类分子和CD40、CD80、CD86分子表达水平无变化.提示:①成功构建了负载sTNFR1基因片段及含eG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获得了高滴度的重组慢病毒颗粒.②经慢病毒高效转导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sTNFR1 mRNA及蛋白稳定地表达,可以保护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不被外源性脂多糖刺激活化,维持树突状细胞于非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42.
急性氧中毒又称惊厥型氧中毒或氧惊厥.尽管人们很早认识到这种疾病,而且其发病原因非常明确,但目前对其发病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有关急性氧中毒研究的报道,以递质代谢失常[1]及药物预防[2]方面的居多.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在氧惊厥过程中,某些神经肽,如精氨酸加压素(AVP)、内啡肽等的含量出现显著变化,外源性注射AVP有抗氧惊厥作用[3].但内源性AVP是否也能发挥这样的作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禁水时程对动物中枢及外周AVP水平及氧惊厥潜伏期的影响,初步探讨内源性AVP与氧惊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由5个独立小单元用组合方式改建成面积为72m2的清洁动物实验室,其中实验观察室4间,小动物手术室1间。各单元可同时或单独启用,既节省能源又保证了清洁环境。消毒后室内空气中,平均菌落总数为0个/皿·h,平均尘埃粒子数为204粒/L;使用时最高噪声小于60dB,平均换气36次/h,断面风速0.16m/s,最小区差大于20Pa.实验室启用以来已进行了多项动物实验,如应用BALB/c裸小鼠与NC裸小鼠接种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培养株、SD大鼠肝脏移植实验、二乙基亚硝胺对Wistar大鼠肝癌诱发机制的研究、人肝细胞癌的基因治疗试验等,所有实验无一例感染。  相似文献   
44.
为解决医疗领域设备维护方法选择单一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医疗设备维护方法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预防性维护策略的现状与不足;然后借鉴了其他领域的维护策略,给出了在医疗领域开展预测性维护的流程框架并举例,同时分析了该方法所面临的关键点与挑战;最后从经济、技术合理角度出发,考虑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故障后对临床工作的影响程度、使用频率3种因素,将医疗设备分为3类,阐述了各类设备相应维护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普通B超的图像不够清晰,一些过小的病变不易被发现,设计FPGA作为控制芯片的高清晰数字B超.方法 采用多通道技术保证图像信号的质量,并且在FPGA里实现了对信号的动态滤波、检波、孔径合成、数据压缩等处理.结果 该系统图像清晰,性能稳定,便于携带,能够满足医疗检测的需要.结论 采用嵌入式技术和更好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减小B超的体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索稳定下调VE-cadherin蛋白对K562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设计靶向人VE-cadherin的特异性干扰序列,连同IRES-GFP及NEO基因片段,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筛选稳定下调VE-cadherin的K562细胞。应用CCK8法测定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药物敏感性的变化,AnnexinⅤ/7-AAD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细胞CD133、ALDH1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VE-cadherin、BCR-ABL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LB-sh VEC-NEO-IRES-GFP,并包装慢病毒,筛选出稳定下调VE-cadherin蛋白的K562细胞株。稳定下调K562细胞VE-cadherin表达后,在相同药物浓度处理下白血病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升高,CD133及ALDH1转录水平降低,BCR-ABL融合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总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细胞核β-catenin蛋白水平亦下降。结论:稳定下调K562细胞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可使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增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β-catenin蛋白的稳定性、减少β-catenin蛋白的核转位有关的。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LIN28B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肿瘤干细胞的干性状态维持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MCF-7细胞中瞬时过表达LIN28B,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性相关基因SOX2、NAONG、c-Myc和OCT4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high/CD24low细胞亚群的比例;利用体外成球培养检测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能力,通过RNA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在LIN28B过表达后MCF-7细胞中miRNAs的表达差异,通过转染差异表达的miRNA,检测其对MCF-7细胞肿瘤干细胞比例和体外成球能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p-CMV6-LIN28B后能明显提高LIN28B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01);过表达LIN28B后MCF-7细胞中SOX2、NANOG和OCT4在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都明显增高(P <0.05);CD44high/CD24low细胞比例由1.71%上升至11.60% (P <0.05);体外成球培养发现成球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通过RNA测序发现有16个miRNAs在LIN28B过表达后差异表达倍数在2倍以上且P<0.05,LIN28B过表达后miR-92b-5p表达显著上调(P<0.01);转染miR-92b-5p mimic后MCF-7细胞的CD44high/CD24low细胞比例由1.14%上升至3.59% (P <0.05),体外成球能力明显增强(P<0.01).结论 LIN28B能维持MCF-7肿瘤干细胞的干性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miRNAs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输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鼠基因工程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将鼠又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基因转导入Balb/c小鼠的CD4~+ CD25~-T淋巴细胞,即为基因工程Treg细胞.以Balb/c小鼠为供者,C57BL/6小鼠为受者,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实验分4组进行:(1)工程Treg组经受鼠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5×10~6个+脾细胞5×10~6个+基因工程Treg细胞5×10~6个;(2)移植对照组经受鼠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5×10~6个+脾细胞5x10~6;(3)单纯照射组经受鼠尾静脉输注RPMI 1640培养液0.2ml;(4)空载体对照组经受鼠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5×10~6个+脾细胞5×10~6个十空载体转导的CD4~+ CD25~-T 淋巴细胞5×10~6个.每天观察受鼠存活情况;记录GVHD的发生情况;各组均于小鼠濒死前取其肝脏、小肠、皮肤等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取长期存活(超过60d)的受鼠骨髓细胞,检测嵌合情况.结果 单纯照射组、移植对照组、工程Treg组和空载体对照组小鼠存活时间分别为(8.8±0.6)d、(36.7±2.5)d、(51.6±4.0)d和(34.1±2.3)d,工程Treg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对照组及空载体对照组小鼠肝脏、皮肤和小肠病理切片均存在GVHD病理改变,工程Treg组长期存活小鼠的肝脏、皮肤和小肠常规病理切片结构基本正常,未见GVHD病理表现,该组GVHD评分明显低于移植对照组及空载体对照组.结论 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时联合输注基因工程Treg细胞可有效减少GVHD的发生,减轻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0.
携带鼠Foxp3基因的自身失活型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携带鼠Foxp3基因的自身失活型慢病毒载体,并研究其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构建含鼠Foxp3基因及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双顺反子慢病毒载体.采用脂染法将慢病毒载体三质粒转染293T细胞,经共培养法感染免疫磁珠分离的小鼠CD4+CD25-T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基因转导效率,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Foxp3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质粒pXZ208-IRES-GFP/pXZ208-Foxp3-IRES-GFP,包装的重组慢病毒滴度达106 IU/mL.以pXZ208-IRES-GFP为阴性对照组,共培养法感染CD4+CD25-T细胞,实验组细胞基因转导效率达55.95%,并且存在Foxp3 mRNA和蛋白水平的高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鼠Foxp3基因的自身失活型慢病毒载体;该系统可有效的介导Foxp3基因在CD4+CD25-T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