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目的:构建抗汉滩病毒(HTNV)NP抗原mAb的ScFv-Ck基因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将鼠源性抗HTNVmAb1A8的ScFv基因和人Ck基因连接,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Comb3和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并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其原核表达产物的活性。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1A8-ScFv-Ck基因并克隆入原和真核表达载体。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E.coliTG1中的表达产物可与HTNV NP抗原特异性结合。结论抗NP抗原mAb的ScFv-Ck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内抗体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Objective: To express the 26 kD fragment of Hantaan virus nucleocapsid protein that contains the major an-tigenic epitopes in insect cells, and mak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its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bat-S0. 7 with the 700 bp fragment of S gene 5‘ terminal of Hantaan virus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anfigenicity of the expression product was tested. Mice were injected with Sf9 cells infected by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The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ological effects were identified by indirectassay, micro-cell culture neutralization test and T lymphocytes stimulation test. Results: Immunized by bac-S0. 7 infecting insect cells, specific antibody with the highest titer of 1:1 600 was observed. The stimulation indexes of splenocytes of immu-nized mice to nucleocapsid protein of Hantaan virus was higher than the negative control.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product of SO. 7 gene fragment in insect cells is immunogenic.  相似文献   
73.
抗HFRSV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的构建祝道成,阎岩,汪力亚,徐志凯,尹文,汪美先,姜绍谆,吴兴安,李以莞,张拥辉(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所病毒室,北京100021)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全球...  相似文献   
74.
人血清中绝大部分抗体的同种型为IgG1。IgG1是一种糖蛋白,其N端连接的碳水化物位于其H链的C_(H2)区。许多研冗表明,该碳水化物对维持IgG1的结构与功能起关键作用。在这些研究中,是采用酶学方法除去碳水化物来研究去糖基化抗体的效应功能。所获结果提示,虽然这种抗体的效应功能有所损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仍保留有残余的活性。可通过由于未能完全除去抗体分子中  相似文献   
75.
为比较多种用于减少非周期生理信号序列中的随机误差的线性叠加法 ,分析心房肌细胞的钙离子荧光强度满足的分布函数 ,提取特征参数 (斜率和时间常数 ) ,对 6个豚鼠心房肌细胞 ,建立 3种不同浓度的CGRP组和空白对照组 ,用共聚焦显微镜记录下 2 4组心房肌细胞的钙离子荧光强度数据 ;对这些数据进行校准、叠加、非线性拟合和提取特征参数。叠加方法包括等权平均叠加、主分量叠加、奇异值分解和最大似然叠加。选择Gamma分布函数作为拟合函数 ,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 ,并从Gamma函数计算特征参数。结果 :①给出 4种叠加方法的加权系数 ,4种线性叠加法的加权系数比较接近 ,特别是主分量法、奇异值分解法和最大似然法的加权系数几乎一样。对于主分量法 ,6个细胞的加权系数分别是 0 .1 6 2、0 .1 71、0 .1 6 7、0 .1 6 2、0 .1 70和 0 .1 6 8。②叠加后的荧光强度特征更加明显。③给出特征参数 (斜率和时间常数 )。用主分量叠加法得到的 3种不同浓度水平的CGRP组和空白对照组的斜率分别是1 2 77、1 32 6、2 0 39和 81 8,时间常数分别是 0 .33、0 .2 9、0 .1 9和 0 .2 7。结果提示 :对于只具有一个主要成分的实验数据 ,推荐使用主分量叠加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用它可以得到很好的叠加结果 ,拟合出很好的分布函  相似文献   
76.
胶质瘤患者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基因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构建胶质瘤患者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基因库。方法 从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提取细胞总RNA,经逆转录后用套式多聚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抗体轻链VK和重链VH基因。先构建VK基因库,并使linker与VK基因连接,再将VH基因克隆人VK基因库,即构建成功单链抗体(ScFv)基因库。随机挑取菌落鉴定后测序。结果 从PBL中扩增出人源性VK和VH基因,并构建了库容量约为2×106的ScFv噬菌体抗体基因库。随机挑取克隆的测序结果表明,测定的VH基因与Kabat的抗体基因库中人抗体VH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证明所克隆的基因属于人抗体可变区基因。结论 本实验构建成胶质瘤患者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基因库,为进一步筛选入源性抗脑胶质瘤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HFRS病毒抗体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构建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基因库并筛选可表达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特异结合之Fab抗体的重组克隆。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从HFRS恢复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人IgG抗体重链Fd基因及k轻链基因,将之克隆入噬菌体载体pComb3,构建人源性Fab噬菌体抗钵基因库,并利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对此抗体库进行淘筛、富集。结果(1)成功地构  相似文献   
78.
本文观察了抗HFRS病毒鼠源性McAb在家兔体内的动态变化及抗鼠IgG抗体产生的情况。结果表明,McAb经静脉注射后30min在血液循环中维持较高浓度1d时已明显下降,3~6d多数已不能测出。兔抗鼠IgG抗体的产生时间和滴度有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多数家兔产生于注射McAb后的第3~6d,第6~10d达到高峰,30~50d内消失。  相似文献   
79.
自本室近期克隆出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McAb)3 G1重链可变区(V_H)基因,并进行了表达和鉴定后;我们又选用对野鼠型和家鼠型HFRSV感染鼠均具有保护作用的抗血凝素McAb 8F8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克隆了8F8 McAb V_H基因,以期制备出对家/野鼠HFRSV感染均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相关的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心功能的变化,并评估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对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1 187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12~24 h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 I)分为无心肌损伤组、心肌损伤组和心肌梗死组。检测术前、术后3~6 h、12~24 h的血清BNP,比较术前、术后1年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及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比值(E/A值)。观察再次入院率、再次心肌梗死及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结果:PCI相关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8.59%(102例),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为14.15%(168例)。心肌梗死组PCI术前及术后3~6 h、12~24 h血清BNP分别为(30±22)、(70±36)、(211±59)ng/L;心肌损伤组为(33±23)、(57±29)、(118±60)ng/L;无心肌损伤组为(32±33)、(42±38)、(66±55)ng/L。术后BNP水平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且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损伤组术后BNP水平高于无心肌损伤组(P<0.05)。1年的随访中,因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率、再次心肌梗死及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在3组中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