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建立并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以某三级甲等医院作为目标医院调研分析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运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为促进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创新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李阳  王于昌  彭海文  董希杰  刘国栋  王伟  闫红  杨帆  刘丁  敬慧丹  解雨  汤曼力  陈娴  高伟  郭庆山  唐朝晖  唐昊  何炳灵  毛庆祥  王震  白祥军  陈大庆  陈海鸣  刀敏  都定元  冯皓宇  冯珂  高翔  何武兵  胡培阳  胡熙  黄刚  黄光斌  姜伟  金红旭  孔来法  李贺  李连欣  李湘民  李新志  李怡飞  李子龙  刘慧敏  刘长剑  马小刚  潘春球  潘晓华  彭磊  屈纪富  任前贵  桑锡光  邵标  沈印  孙明伟  汪方  汪娟  王军  王文楼  王志华  吴旭  肖仁举  谢扬  徐峰  杨新文  杨越涛  姚永坤  尹昌林  郁毅刚  张可  张兴文  章桂喜  赵刚  赵小纲  朱晓松  朱延安  朱长举  李占飞  张连阳 《中华创伤杂志》2023,(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 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受到了一定影响和冲击。2020年2月12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专家共识》在线发布, 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早期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和医护人员防护提供了有力指导。根据疫情发展,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因此, 2020版专家共识不再适用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严重创伤紧急救治。为确保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伤医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牵头, 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方案为政策依据,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 从相关定义、感染防护、紧急手术和术后管理4个方面提出16条推荐意见, 为疫情防控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熊元  米博斌  闫晨晨  李卉  周武  孙云  夏天  曹发奇  侯志勇  于腾波  喻爱喜  赵猛  谢肇  赵劲民  吴新宝  蒋协远  余斌  张殿英  吴丹凯  刘光耀  刘国栋  花奇凯  刘梦非  胡益强  程鹏  薛航  卢力  楚翔宇  胡良聪  陈朗  查康康  林传陆  余臣焱  陶然阳  林泽  谢旭东  韩艳玖  郭晓东  叶哲伟  周启胜  刘勇  王俊文  夏平  车彪  胡冰  何承建  王光林  王栋梁  林凤飞  倪江东  王爱国  傅德皓  董世武  陈林  许新忠  苏佳灿  唐佩福  姜保国  张英泽  付小兵  刘国辉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创伤骨科与多发伤学组 《中华创伤杂志》2023,(6)
慢性难愈性创面(CRW)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较长及预后差等原因, 是临床上面临的最具挑战性难题之一。针对CRW病因复杂、疗效不佳的现状, 相关领域诊疗专家有必要对CRW的诊疗方法进行系统性总结, 并制订规范化诊疗指南。为此,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创伤骨科与多发伤学组共同组织相关专家, 依据需求牵引及循证医学的原则针对临床问题形成推荐意见, 最终制订《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2023版)》, 从CRW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术后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合并症管理及康复治疗与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9条推荐意见, 为CRW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刘国栋 《当代医学》2016,(34):25-26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以及常规修复分别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列缺损患者共72例,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36例)以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牙齿固定、咀嚼、语言、美观、舒适等各个指标上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6%)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相较于常规修复,其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更加优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术后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6.
病例摘要 :男 ,2小时 ,因呼吸困难伴口唇紫绀半小时入院 ,系孕 40 5周。因胎儿宫内窘迫行产钳助娩。第 1产程 9小时 5 0分钟 ,第 2产程 1小时 35分钟 ,羊水性质混浊 度粪染 ,生后 Apgar评分 :1分钟 6分 ,5分钟 8分。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 ,哭声不畅 ,呻吟不止 ,吸凹明显 ,口周及四肢皮肤粘膜青紫明显。予供氧吸痰等对症处理 ,呻吟吸凹等上述症状无缓解 ,拟 :胎粪吸入综合征 ,颅内出血待排、呼吸衰竭 ,转儿科治疗。父母无亲缘关系 ,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 ,肿瘤疾患史。入院查体 :体温不升 ,心率 1 2 8次 /分钟 ,呼吸 40次 /分钟 ,头围 33…  相似文献   
107.
我们对航空兵某部机务人员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被调查的机务人员年龄为18~36岁,27岁以下者占90.0%。从事机务工作3年以内的占41.9%,4~10年的占47.7%。10年以上的占10.4%。根据病人主诉和皮肤科医生体检诊断,并对患者工作、生活环境及个人卫生习惯等进行了问卷和实地查看。检出的皮肤病患病率为48.8%,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描述孕前半年和孕早期连续服用叶酸行为的分布特征,探讨围孕期增补叶酸对产前抑郁的保护效应。方法 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08 年10 月至2010 年10 月在马鞍山地区妇幼保健机构招募初次建册孕妇共5 150 人,随访至孕中期。分别于孕早期和孕中期,通过孕妇自填式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孕前半年和孕早期增补叶酸情况,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调查孕中期抑郁发生情况。将CES-D 得分≥16 分者,定义为有抑郁情绪。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围孕期增补叶酸模式与孕中期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围孕期叶酸增补的报告率“从未服用叶酸”为27.3%、“仅孕前半年连续增补”为0.5%、“仅孕早期连续增补”为27.4%、围孕期连续增补叶酸为17.9%。孕中期(孕26~30 周)抑郁的检出率为4.8%(247/5 150)。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孕早期连续增补与围孕期连续增补均与孕期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在调整相关协变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述两变量仍与孕期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R值分别为0.63(95%CI:0.44~0.90)和0.61(95%CI:0.39~0.95)。结论 孕早期及围孕期连续性增补叶酸可能是预防孕期抑郁的潜在保护因素,应提倡在围孕期持续增补叶酸,以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09.
勃起功能障碍、早泄、不育症等男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困扰很多男性的一大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多种男科疾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维生素D在人体的很多不同组织和系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血管和内皮功能。有证据显示,维生素D在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及不育症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流行病学数据也表明,这些男科疾病与维生素D的缺乏有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对一些男科疾病的影响及各种相关的可能机制。简而言之,维生素D可能在男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甘油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