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熊元  米博斌  闫晨晨  李卉  周武  孙云  夏天  曹发奇  侯志勇  于腾波  喻爱喜  赵猛  谢肇  赵劲民  吴新宝  蒋协远  余斌  张殿英  吴丹凯  刘光耀  刘国栋  花奇凯  刘梦非  胡益强  程鹏  薛航  卢力  楚翔宇  胡良聪  陈朗  查康康  林传陆  余臣焱  陶然阳  林泽  谢旭东  韩艳玖  郭晓东  叶哲伟  周启胜  刘勇  王俊文  夏平  车彪  胡冰  何承建  王光林  王栋梁  林凤飞  倪江东  王爱国  傅德皓  董世武  陈林  许新忠  苏佳灿  唐佩福  姜保国  张英泽  付小兵  刘国辉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创伤骨科与多发伤学组 《中华创伤杂志》2023,(6)
慢性难愈性创面(CRW)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较长及预后差等原因, 是临床上面临的最具挑战性难题之一。针对CRW病因复杂、疗效不佳的现状, 相关领域诊疗专家有必要对CRW的诊疗方法进行系统性总结, 并制订规范化诊疗指南。为此,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创伤骨科与多发伤学组共同组织相关专家, 依据需求牵引及循证医学的原则针对临床问题形成推荐意见, 最终制订《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2023版)》, 从CRW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术后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合并症管理及康复治疗与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9条推荐意见, 为CRW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BAR[其内涵包括状态(situation,S)、背景(background,B)、评估(assessment,A)、建议(recommendation,R)]模式与3D打印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创伤骨科床旁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轮转进入本院创伤骨科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SBAR模式结合3D打印模型技术模式教学)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教学完成之后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总分以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记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试平均分(48.30±1.41)、实践操作考试平均分(42.20±1.48)和总分(90.50±2.04)均高于对照组[(43.40±1.52)(34.80±1.53)(78.20±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教学组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文献检索与分析能力、增强临床工作中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方面认可度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方面的提升,两组的认可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模式结合3D打印模型技术应用于创伤骨科床旁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资料女性患者,50岁,因"摔伤致左侧大腿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1 d"于2020年2月7日入院。患者于2020年2月6日因摔伤致左大腿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不能行走,受伤1 d后被送往我院就诊。期间患者无发热,稍有咳嗽,无明显咳痰,无乏力、肌痛等不适。我院急诊科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病例,左侧股骨转子下合并小转子骨折"收入我科隔离病房治疗。患者否认传染病史、外伤史、食物及药物过敏史,3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治疗。起病以来食欲及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上肢及右下肢感觉、运动正常、反射存在。左侧髋部肿胀、压痛,左下肢外旋内收缩短畸形,活动明显受限,传导叩痛(+);双下肢皮肤浅静脉无怒张,皮温可,末梢血运可,感觉可;双侧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清睾酮、雌二醇、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4家三甲医院65~85岁男性髋部脆性骨折住院患者220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65~85岁无脆性骨折男性3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空腹血清睾酮、雌二醇、碱性磷酸酶水平,并进行腰椎、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测定。结果试验组股骨大粗隆、股骨颈、腰椎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大粗隆:(0. 834±1. 872) g/cm~2vs.(0. 892±0. 931) g/cm~2,P0. 01;股骨颈:(0. 677±2. 014) g/cm~2vs.(0. 728±3. 120) g/cm~2,P0. 01;腰椎:(0. 530±0. 034) g/cm~2vs.(0. 634±1. 592) g/cm~2,P0. 01]。试验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1 (4. 8,9. 1) nmol/L vs. 12. 3 (7. 9,16. 7) nmol/L,P0. 05];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三处骨密度值后发现,睾酮是脆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OR=2. 140,95%CI:1. 387~3. 302,P=0. 001)。结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可能是老年男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睾酮水平检测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创伤骨科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DVT甚至会影响动脉供血,出现相应肢体供血不足。若发生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病死率较高。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DVT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均有其特殊性。创伤骨科患者并发DVT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预防和治疗DVT的最佳措施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更新了一系列血栓防治指南,但临床上对于不同创伤骨折患者DVT的防治方式仍有不少疑惑。因此,笔者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广大专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针对创伤骨科患者DVT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方案进行总结,就下肢DVT的诊断、评估、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制订本共识,为创伤骨科患者下肢DVT的处理提供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简便易行的方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分数各向异性:通常用于提供关于推断组织特征和组织生理状态的定量信息,反映扩散的各向异性。分数各向异性值来自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并且与运动结果大致相符,可用于评估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分数各向异性值是脊髓损伤后敏感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可量化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实际上分数各向异性值反映白质的完整性,包括轴突结构损伤和脱髓鞘。分数各向异性值减少反映的是神经变性和轴突损失。损伤恢复越好分数各向异性值则越高。相比之下弥散张量成像比常规MRI检测脊髓损伤的恢复程度更敏感。分数各向异性值与损伤处的神经再生程度相关。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作为一个定性指标可直观地追踪脊髓损伤处的神经纤维束,清晰地观察轴突束的损伤。结合定量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有效显示脊髓损伤处神经纤维的变化,有效显示移植部位神经纤维束的变化。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结果能追踪到脊髓损伤大鼠损伤处的局部纤维,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图像可直观地表明脊髓损伤,展示脊髓损伤部位的脊髓连接。 背景:弥散张量成像作为一种基于MRI相对较新的方法,目前已成为神经影像学领域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目的:使用弥散张量成像数据预测3D打印胶原/丝素蛋白支架在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并探讨运动功能与弥散张量成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制备普通胶原/丝素蛋白支架和3D打印胶原/丝素蛋白支架。取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切除T10椎板;模型组制作T10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普通支架组、3D打印支架组建立T10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后分别植入普通胶原/丝素蛋白支架和3D打印胶原/丝素蛋白支架。术后1,2,3,4,6,8周进行后肢BBB评分与斜板实验,术后8周进行后肢电生理检测,评估运动功能;术后8周进行腰椎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分析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与大鼠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动物实验获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研究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号:27653/58)。结果与结论:①自术后3周起,3D打印支架组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5或P < 0.01);自术后2周起,3D打印支架组的斜板实验角度高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5或P < 0.01);②3D打印支架组的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大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5或P < 0.01),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短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5或P < 0.01);③弥散张量成像显示,造模3组的神经纤维轨迹不规则,均缺乏神经纤维的连续性,但3D打印支架组的断端再生神经纤维束数量多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1);3D打印支架组距离脊髓损伤正中心9,7.5,4.5,-3,-6,-7.5,-9 mm处的分数各向异性值均高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 (P < 0.05或P < 0.01);④术后8周,BBB评分、斜坡角度、运动诱发电位振幅、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与从大鼠头到尾的弥散张量成像分数各向异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⑤结果表明,弥散张量成像可被用作有效预测指标来评估实验和临床病例中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修复。 ORCID: 0000-0001-9409-4201(刘晓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