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2次/d,疗程3~5 d,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8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2.
梁丽笙  黎敏 《中外医疗》2012,31(15):93-94
目的对二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头孢拉定预防感染的用药方案进行探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B组50例,C组50例。A组于术中结扎脐带后、术后6h静脉点滴头孢拉定1g各1次,术后第1天、第2天分别静脉点滴头孢拉定1g每12小时1次;B组于术中结扎脐带后、术后6h静脉点滴头孢拉定1g各1次;C组于术中结扎脐带后静脉点滴头孢拉定1g1次。结果 3组间的发热率、血象异常升高率、腹部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术中断脐后单次应用头孢拉定预防剖宫产术感染效果肯定,且价廉,是具有广泛临床推广价值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3.
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成秀  陈静  王斌  王智慧  黎敏 《中外医疗》2012,31(2):122-122
目的了解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5倒手足口病志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126例给予干扰素,对照组109例给予利巴韦林钟。结果干扰素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其退热及退疹时间,显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病毒唑,不良反应不明显,值得推广童用。  相似文献   
24.
汶川地震灾害后创伤患者感染伤口菌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灾害后受伤患者感染伤口的常见致病菌及部分抗生素耐药率.方法 从2008年5~7月收治的地震灾害后伤口感染的患者中,经过提取伤口分泌物并送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细菌学特点、药物耐药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送检的193份样品中,156份检出了病原菌,检出率为80.83%:革兰阴性杆菌81株,占51.92%;革兰阳性球菌66株,占42.31%,厌氧菌9株,占5.77%.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舒普深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的总体耐药率较高.结论 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后受伤患者感染伤口在及时进行清创引流的同时,应结合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 ,根据细菌学特点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院前救治的综合水平以及影响ACS院前急救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采用目标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自制的ACS院前救治效果调查表收集了13个单位的272份病例资料.结果 通过对4种急救模式院前ACS处置的数据分析,发现指挥型出车距离短于依托型,指挥型呼救反应时间短于院前型、依托型,指挥型的呼救到达时间长于独立型、依托型.现场初步处置的数据分析发现,在建立静脉通道、阿司匹林、硝酸酯、心电图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院前急救的总有效率为48.0%,而独立型有效率最高达70.0%.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院前型(OR=24.097)、指挥型(OR=25.158)、使用硝酸酯类药(OR=23.045)和口服给药(OR=28.215).结论 独立型院前急救模式在ACS的院前急救中的治疗效果最好,院前型的现场初步处置做得最好;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和口服给药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帮助最大.  相似文献   
26.
黎敏 《华夏医学》2002,15(4):479-480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早产儿感染的价值。方法 :将 2 6例患感染性疾病的早产儿随机分为IVIG组和对照组各 1 3例 ,均选用相同抗生素抗感染 ,且不用其它免疫制剂及血浆治疗 ,IVIG组按 50 0 mg· kg-1·d-1稀释成 5%浓度在 2~ 3h内静脉滴注完 ,连用 2 d,对照组只用抗生素治疗 ,以体温、白细胞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IVIG组加抗生素治疗早产儿感染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组 ,其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单用抗生素组缩短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早产儿重症感染时用 IVIG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脚桥核(PPN)在晚期帕金森病(PD)中的地位越来越被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主要在神经电生理学方面,综述了PPN的自身电活动特性、PPN与基底节核团之间以及与大脑皮质、脊髓之间的电生理联系。  相似文献   
28.
呼吸道反复感染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敏 《医学文选》2002,21(3):389-391
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 ( RRI)是小儿常见病之一 ,据报道呼吸道感染占小儿科门诊患儿的 80 % ,其中 30 %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严重危害小儿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大量研究发现 ,除与先天性因素 ,免疫功能缺陷、遗传因素等有关外 ,还与微量元素、胃食管返流等有密切关系 ,现综述如下 :1 免设功能缺陷1 .1 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1 .1 .1 体液免疫缺陷 体液免疫是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泌形成浆细胞 ,产生并释放各类免疫球蛋白 ,主要有 SIg A、Ig G、Ig M、Ig E、Ig D,前三种免疫球蛋白在呼吸道粘膜…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氧化(OX)LDL是否可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第2代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1)阴性对照组;(2)LDL(50mg/ml)组;(3)oxLDL(50mg/ml)组;(4)LDL(50mg/m1)+PD98059(5μmol/L)组;(5)oxLDL(50mg/ml)+PD98059(5μmol/L)组。应用形态学、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观察LDL和oxLDL刺激小管细胞角蛋白(cytokerafin)、E-钙粘糖蛋白(cadhefin)、α-SMA和波形蛋白(vimenfin)表达的改变、Ⅰ型胶原产生的改变,及其与ERK1/2MAPK通路活化的关系。结果OXLDL较LDL有更强的致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细胞中上皮细胞标记cytokeratin和E-cadherin表达减少,间充质细胞标记α-SMA和vimentin明显增加,Ⅰ型胶原产生增多(P〈0.05)。LDL和oxLDL刺激组细胞中ERK1/2MAPK和GSK-3β磷酸化活化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β-catenin发生细胞核内转移。MAPK抑制剂PD98059可抑制GSK-3β的磷酸活化,并几乎完全阻断oxLDL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但对LDL诱导的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只有部分阻断作用。结论本研究首次在体外观察到(1)oxLDL可诱导肾小管细胞上皮细胞转分化和Ⅰ型胶原的产生,作用明显强于LDL;(2)ERK1/2MAPK、GSK-3β和β-catenin组成一条信号通路调节LDL和oxLDL诱导的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30.
姚津剑  于伟玲  何平  黎敏  孙定卫  许和平 《海南医学》2013,24(18):2772-2774
目的荟萃分析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以"百草枯"及"血液灌流"为关键词搜索PubMed、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献,要求纳入的文献是以常规内科治疗为对照组并以HP联合常规内科治疗为治疗组的对比研究,对检索文献进行评价及对符合拟定条件的数据进行录入。结果共检索到807篇文献,按提前拟定的条件对文献进行遴选,最终10篇文献纳入研究,总病例数为690例,治疗组330例中145例死亡,死亡率为43.9%,对照组例360中242例死亡,死亡率为67.2%,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一项研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剔除后9项研究无明显异质I2=0.00%(P=0.976,χ2=4.96),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HP+常规内科治疗较单纯常规内科治疗明显可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死亡率(P=0.000,RR=2.314,CI95%1.81~2.9)。结论通过对同质性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HP联合常规内科治疗较单纯常规内科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百草枯中毒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