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胆固醇血症与严重多发伤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01—2006—12在本院创伤科和创伤重症监护室(TICU)住院的8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61例)和死亡组(28例),分别于入院时和第2、3、4、6、10天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TC,回顾性研究分析血清TC水平的动态变化与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TC水平在创伤后第2天均有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2,P〉0.05),从第3天开始存活组TC水平呈进行性增高,第6天基本恢复至创伤前水平,而死亡组则呈进行性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证实,低胆固醇血症是严重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67,95%CI1.212—4.759,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低胆固醇血症与高死亡率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可作为辅助评估预后、选择治疗方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大鼠主动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表达与血管重构和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MS组(n=15).MS组大鼠高脂饮食喂养24周建立MS模型.喂养连续期间检测鼠尾血压、血糖、胰岛素、血脂,24周喂养结束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然后处死动物,取部分腹主动脉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内膜及中膜面积;应用多道生理仪测血管反应性,评价血管功能.取主动脉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ARγ、PPARδ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结果 1)MS组体质量、内脏脂肪、血压、血浆三酰甘油(TG)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GIR(1.3±0.8) vs (7.0±1.7)mg/(kg·min),P<0.01]和糖耐量减退,表现为典型的MS特征;2)与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主动脉内皮依赖和非依赖舒张功能减退;3)与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增厚,中膜层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值增高,油红染色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明显;4)MS组大鼠主动脉PPARγ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PARδ和eNOS表达明显减低.结论 MS大鼠主动脉结构重构明显和舒张功能障碍,血管组织PPARγ蛋白表达增加,而PPARδ表达减低,可能致脂质积聚,加剧炎症反应,并抑制eNOS表达,这可能是MS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观察芭克硅胶软膏联合压力疗法防治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研究组患者于创面愈合后予以芭克硅胶软膏联合定制压力面罩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创面愈合后2~3周单纯应用定制压力面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1~3、1~6及4~6个月瘢痕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第1~3、1~6个月的瘢痕改善分值为(4.65±0.49)分、(7.05±0.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第1~3、1~6个月的瘢痕改善分值(2.61±0.92)分、(5.11±1.08)分(t=8.678、7.511,P均<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第4~6个月的瘢痕改善分值为(2.40±0.68)分,与对照组治疗第4~6个月的瘢痕改善分值(2.50±0.92)分无明显差异(t=0.377,P=0.709)。结论 与单纯压力疗法相比,芭克硅胶软膏联合压力疗法防治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效果更好,且以3个月内瘢痕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变化及其与创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36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轻伤组(ISS评分<16分,15例)和重伤组(ISS评分>16分,21例),再根据是否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32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4例),另10例择期手术者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1次,多发伤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3、5天采外周静脉血3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检测iFABP。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伤组和重伤组血浆iFABP水平于伤后第1天即显著升高(P<0.01),且重伤组显著高于轻伤组(P<0.01),随后iFABP水平逐渐下降,轻伤组于第5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而重伤组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肠功能障碍组伤后第1天血浆iFABP水平显著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P<0.01),其差异一直持续到创伤后第5天。多发伤后第1、3、5天血浆iFABP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有相关性。结论严重多发伤后早期血浆iFABP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变化与创伤严重程度和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这种变化可能对创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灾害后创伤患者感染伤口菌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灾害后受伤患者感染伤口的常见致病菌及部分抗生素耐药率.方法 从2008年5~7月收治的地震灾害后伤口感染的患者中,经过提取伤口分泌物并送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细菌学特点、药物耐药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送检的193份样品中,156份检出了病原菌,检出率为80.83%:革兰阴性杆菌81株,占51.92%;革兰阳性球菌66株,占42.31%,厌氧菌9株,占5.77%.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舒普深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的总体耐药率较高.结论 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后受伤患者感染伤口在及时进行清创引流的同时,应结合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 ,根据细菌学特点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何智勇  李开南  聂海  母建松  兰海 《四川医学》2012,(11):1930-1932
目的评价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8月,20例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1、6、12、24个月时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le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疗效评估,手术效果采用Odom法评价。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动力位X线片、颈椎CT及MRI检查。结果 20例患者26个节段均顺利完成椎间盘置换术,术后随访2年。患者NDI、颈痛VAS评分、手臂疼痛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23.82±2.87)、(5.90±0.35)、(5.91±1.63)分下降到2年后的(5.21±1.12)、(1.62±0.87)、(0.97±0.65)分。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Odom评级优良。手术平均时间(60~210)min,手术出血量(70~350)ml。影像学评价见植入的人工椎间盘运动功能良好。1例假体术后早期前移3mm。1例12月出现异位骨化。结论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一种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舱内爆炸致大鼠腹部损伤后血清及肠道组织MDA含量及SOD、GSH-Px活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12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舱内组、舱外组,各60只,采用DDNP纸质点爆源在模拟装甲舱室和舱外开阔地爆炸建立腹部爆炸伤模型;另设立正常对照组(10只).爆炸后0.5 h内、3、8、24、48 h和72 h采集血液和肠道组织标本,检测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 大鼠爆炸后血清和肠道组织内MDA水平持续升高,伤后0.5 h内升高显著(P<0.05),3~8 h上升最快,24 h达峰值;舱内组较舱外组升高显著(P<0.05).SOD、GSH-Px活性在伤后早期略有升高,继而进行性下降,24 h达最低值;舱内组下降速度较舱外组快(P<0.05).MDA水平达峰值及SOD、GSH-Px活性达低谷后逐渐恢复,舱内组恢复较慢.血清和肠道组织MDA含量及GSH-Px活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 大鼠舱室爆炸致腹部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较开阔地爆炸出现早、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大鼠腹部爆炸伤后肠道的继发性损害.检测血清MDA含量和GSH-Px活性可作为伤后肠道组织过氧化损伤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舱内腹部爆炸伤大鼠血浆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10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舱内组和舱外组,每组50只,在模拟战斗舱室和舱外开阔地爆炸复制腹部爆炸伤模型,爆炸后3、8、24、48h和72h采集外周血检测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同时采集门静脉血检测内毒素水平。结果大鼠腹部爆炸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在外周血和门静脉血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伤后3h开始升高(P<0.05);舱内组48h达高峰,舱外组24h达峰值;舱内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舱外组升高快,且持续时间长(P<0.05)。相同时间点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较外周血升高明显,但24h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血浆TNF-α和IL-6水平变化趋势与内毒素水平变化基本一致,但TNF-α水平较IL-6升高早、上升速度快,而且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关分析表明,门静脉血内毒素浓度与外周血内毒素(r=0.646)I、L-6(r=0.631)、TNF-α(r=0.724)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舱内爆炸致大鼠肠道内毒素移位较舱外早且发生率高,在早期救治战斗舱室内爆炸伤伤员时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检测外周血...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建立与人类代谢综合征(MS)相似的大鼠模型,并分析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C组)和高脂高盐膳食组(MS组)。喂养期间对大鼠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血脂、胰岛素水平等进行连续监测;24周喂养结束进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和腹腔注射糖耐量试验,检测颈动脉血压,测量内脏脂肪重量;取其白色脂肪(肠系膜)、棕色脂肪和骨骼肌组织,以RT-PCR法检测胰岛素敏感组织基因表达变化。结果MS组体重、内脏脂肪、血压、血浆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与NC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GIR:1·26±0·82mg/(kg·min)vs7·03±1·68mg/(kg·min),P<0·01]和糖耐量减退,表现为典型的MS特征;胰岛素敏感组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MS组与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的23种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白色脂肪(肠系膜)、棕色脂肪和骨骼肌组织中多数变化显著。结论长期高脂和高盐饮食喂养可诱导类似于人类MS的基本临床特征大鼠模型,其机制可能与高脂摄入导致大鼠胰岛素敏感组织的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变化与心脏重构和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对照组(NC,n=10)和代谢综合征(MS)组(n=12),对照组予普食喂养,MS组予高脂(脂肪占总热能49%)高盐饮食,喂养24周。常规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并检测心肌组织的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心脏重量和心脏组织形态学分析心脏结构改变,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压、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室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了解心脏功能变化。心脏PPARα、PPARδ和PPARγ蛋白表达检测采用Westernblot方法。结果1.MS组大鼠心脏重量明显增加[(1.81±0.15vs1.36±0.06)g,P<0.05],心脏/体重比明显增高[(3.6±0.2vs3.2±0.1)mg/g,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心脏重构明显;2.MS组大鼠心功能参数-dp/dtmax明显低于NC组(4860±716vs6321±449)mmHg/s,而LVEDP明显增高[(3.5±0.7vs2.3±0.8)mmHg,P<0.05];3.MS大鼠心肌组织FFA水平明显增高[(0.26±0.09vs0.15±0.03)mmol/L,P<0.05];4.MS大鼠心脏PPARα、δ和γ蛋白表达明显减低;5.葡萄糖输注率(GIR)与心脏/体重比呈显著负相关(r=-0.77,P<0.05),心肌组织内FFA的水平与心功能参数-dp/dtmax呈显著负相关(r=-0.74,P<0.05)。结论MS大鼠心脏重构和功能失调明显,而心脏PPARs(PPARα、PPARδ、PPARγ)蛋白表达减低,可能对心肌脂肪酸代谢和MS有一定的影响,这可能是心脏重构和功能失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