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基础医学   76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249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小儿胫骨骨髓炎后遗留大块骨缺损治疗较为困难。我院自1988年9月至1996年12月行同侧带血管肌蒂腓骨移植治疗小儿腹骨骨髓炎致大块骨缺损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临床资料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岁,平均45岁。骨缺损原因均为股骨慢性骨髓炎行病灶清除、死骨摘除所致。临床上表现为患儿小腿发育较差,疤痕组织增生,小腿向内弯曲、短缩畸形,行走困难或戴支架破行,6例均经X线片确诊。胶骨缺损长度52cm~11.scm,平均8scm。术后经1.5~75年的随访,内移的肺骨均已完全胜骨化,除1例仍遗留Zcm短缩畸形外,其余5例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2.
目的骨水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常发生在骨水泥-骨界面,而此界面的力学强度主要取决于界面区域的骨形态和骨与骨水泥之间的交锁程度。文中探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胫骨平台骨小梁微结构、骨水泥-骨界面生物力学强度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取的OA及RA患者胫骨平台各20例,用Skyscan1176小动物活体断层扫描体统扫描标本的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小梁,获得其显微结构参数,再将胫骨平台骨标本制成骨水泥-骨模型,用INSTRON强度测试仪测出骨水泥-骨界面剪切强度,对骨小梁微结构与界面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剪切力与OA胫骨平台骨小梁骨体积分数(bone surface/bone volume,BV/TV)(r=-0.313)、骨小梁厚度(r=-0.340)、骨小梁间隙(r=0.345)呈显著相关性(P<0.05),骨水泥-骨界面力学强度OA内侧胫骨平台低于OA外侧胫骨平台[(87.45±52.50)N vs(177.25±71.11)N,P<0.05]。2剪切力与RA胫骨平台骨小梁BV/TV(r=0.343)、骨小梁数目(r=0.391)呈显著相关性(P<005),界面强度RA外侧胫骨平台低于RA内侧胫骨平台[(62.23±46.22)N vs(79.20±56.37)N,P<0.05]。3骨水泥-骨界面的强度OA大于RA[(132.35±76.64)N vs(71.05±51.55)N,P<0.05]。结论 OA与RA患者胫骨平台软骨下的骨小梁显微结构存在差异,导致骨水泥-骨界面生物力学强度的不同,对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力学环境分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在钛-6铝-4钒(Ti-6Al-4V)合金微粒环境下观察重组成骨蛋白-1(recombinant OP-1,r OP-1)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为防治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根据小鼠颅顶骨前成骨细胞亚克隆14(MC3T3-E1)中是否加入Ti-6Al-4V微粒和r OP-1,分为微粒组(5、10、15μg/m L Ti-6Al-4V)、处理组(微粒组加入200 ng/m L r OP-1)、阳性组(加入200ng/m L r OP-1)和对照组,检测各组24、72、120 h 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72 h碱性磷酸酶(akaline phosphatase,AKP)、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的表达,及120 h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结果 1r OP-1无促进Ti-6Al-4V微粒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 OP-1可提高成骨细胞分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逆转Ti-6Al-4V微粒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茜素红S染色后Ti-6Al-4V微粒钙结节数量随着浓度增加逐渐降低,和微粒组比较,加入r OP-1后钙结节数量呈增多趋势。结论 Ti-6Al-4V微粒环境下,r OP-1无提高成骨细胞增殖能力,能提高细胞分化矿化能力,r OP-1可以作为潜在治疗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5.
赵建宁  陈烁 《中国骨伤》2015,28(7):585-589
髌骨脱位常见于年轻、运动较多的人群,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包括活动受限、膝关节不稳、疼痛、习惯性脱位以及髌股关节炎[1].髌骨脱位约占所有膝关节损伤的3%,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1‰,患者大部分为10~17岁青少年和女性[2-3].造成髌骨脱位的原因很多,除创伤外,髌骨和股骨滑车的骨结构发育畸形、周围组织损伤和结缔组织疾病都会引起髌骨脱位[4].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万方数据库有关TKA术中应用TXA行关节腔注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 RCT),同时手工检索图书馆馆藏期刊。依照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后,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 Man 5.2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和1个q RCT,合计8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与对照组相比,关节腔注射TXA可以减少TKA术后血红蛋白(Hb)的丢失量[SMD=-0.63,95%CI(-0.81,-0.45),P0.000 01]及降低术后输血率[RR=0.28,95%CI(0.20,0.38),P0.000 01];2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关节腔注射TXA不增加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RR=0.66,95%CI(0.24,1.84),P=0.43]。结论当前证据表明,TKA术中关节腔注射TXA能有效减少术后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糖尿病并发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成龙  郭亭  高杰  赵建宁 《中国骨伤》2013,26(2):165-167
目的;通过对39例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糖尿病并发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至2011年收治的39例糖尿病并发慢性骨髓炎患者,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21~81岁,平均4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表现,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其中,25例术前有窦道形成。术前均常规行引流液培养、X线及CT检查。27例行清创Ⅰ期植骨外固定术,12例行清创术,术后均联合抗生素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量结果、术前术后穿刺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35例出现血沉增快,治疗后32例转阴;治疗前25例血常规异常,治疗后23例转阴;术前36例C-反应蛋白升高,治疗后33例转阴。治疗后病灶脓液培养均为阴性。39例中,临床治愈33例,4个月至4年内复发6例。结论:在常规慢性骨髓炎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并积极治疗糖尿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糖尿病并发慢性骨髓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8.
Eph-Ephrin双向信号传导机制是近年来细胞间的通讯机制的研究热点,在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系统及肿瘤形成和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该信号传导系统在骨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破骨细胞上存在EphrinB2配体,成骨细胞前体上存在EphB4受体,以细胞直接接触的方式,通过胞内酪氨酸激酶信号系统,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内分别产生正向和反向信号,促进成骨细胞前体分化成熟,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三代氧化铝陶瓷对陶瓷(COC)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OC全髋关节置换治疗69例髋关节疾病患者(82髋);选取同期采用金属对高交联聚乙烯(MOP)治疗的29例患者(33髋),对比两组HHS评分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均获随访,时间13~42(23.7±6.7)个月。两组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髋臼及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影像学结果相近,COC组发生脱位3例(3.7%),异响2例(2.4%),一过性坐骨神经牵拉1例(1.2%),双下肢不等长2例(2.9%),术中及术后随访中未见陶瓷组件碎裂;MOP组发生脱位2例(6.1%),双下肢不等长2例(6.9%)。结论三代COC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稳定性良好,短期内临床应用结果与MOP相似,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Spotlight通道系统和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选择微创治疗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58岁,平均41.7岁。患者随机分入Spotlight通道系统和MED技术治疗组,2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的骨与韧带组织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Spotlight组和MED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3.2±11.4)min和(78.1±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切除的骨与韧带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手术前后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otlight通道系统是"直视下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具有与MED近似的临床疗效,且其由于操作灵活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证,更易为脊柱外科医师所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