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改善大鼠心脏冷保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 (DE)对离体大鼠心脏冷保存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E组、DE 5-HD组.利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法,各组心脏在4℃条件下分别保存3 h和8 h后,复灌60 min,观察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的恢复情况、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漏出量、心肌水含量的变化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在Celsior心麻痹液中添加30 μmol/L的DE后,能明显改善冷保存3 h心脏的左心室发展压力的恢复,降低心肌酶(LDH、CK)在某些复灌时间点上的漏出,但对保存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的抬高和冠脉流量的恢复及心肌水肿程度无明显作用;而相同浓度的DE添加到Celsior心麻痹液中,可明显降低冷保存8 h心脏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的抬高,改善左心室发展压力和冠脉流量的恢复,降低心肌酶(LDH、CK、GOT)的漏出,缓解心肌水肿,对心肌的超微结构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30和45 μmol/L DE组对冷保存8 h心脏的保护作用优于15 μmol/L DE组,而3 0及45 μmol/L DE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DE的上述作用可被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5-HD所取消.结论:DE可通过激活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显著改善离体大鼠心脏冷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22.
胡志斌  严志焜 《浙江医学》2004,26(10):800-800,F003
心脏外科手术过程中,无冠状动脉循环期的心肌保护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主要应用高钾停搏液作为心肌保护液,但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均发现高钾停搏液可引起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传导障碍、离子跨膜流异常、细胞水肿等不良后果[1].目前,ATP敏感性K 通道开放剂(PCOs)用于心肌保护的效果趋于理想,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此研究进展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检测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189例慢性肾病患者血清样本,分别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r和Urea在慢性肾病组...  相似文献   
24.
完整、准确、及时和开放的数据对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决策的制定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理论和传染病传播理论, 围绕控制疫情播散、救治在院病例和后勤保障3项核心工作, 系统梳理了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决策中所需关键信息及其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采集现状。针对本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主要数据采集问题, 提出4条建议:(1)进一步完善现有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2)尽快全面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诊疗信息的采集工作; (3)制定重大传染病疫情决策所需核心信息采集规范、应用平台技术标准和管理架构; (4)尽快推进数据开放和共享, 提高数据的使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慢性HBV感染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发生HBeAg逆转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推进慢性HBV感染者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对在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建立的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慢性HBV感染者队列开展定期随访。通过Cox回归分析慢性HBV感染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HBeAg逆转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HBeAg转归者HBV DNA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年5 068例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慢性HBV感染者[平均年龄(51.9±12.8)岁]随访至2014年时121例发生HBeAg逆转,观察9 359人年,HBeAg逆转率为1.3/100人年。HBeAg逆转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从<20岁年龄组的4.7/100人年下降至≥60岁年龄组的1.0/100人年。HBV DNA<2 000 IU/ml的感染者HBeAg逆转率为1.1/100人年,低于≥200 000 IU/ml者(3.8/100人年)。通过Cox多元回归分析,相对于HBV DNA<2 000 IU/ml者,HBV DNA≥200 000 IU/ml的感染者HBeAg逆转可能性增大(HR=3.44,95% CI:1.91~6.20,P=0.000)。HBeAg逆转组的HBV DNA和ALT较HBeAg持续阴性组均上升更快(P=0.000)。结论 社区人群中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慢性HBV感染者有一定比例会发生HBeAg逆转,低年龄段和高病毒载量者的HBeAg逆转率高。对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慢性HBV感染者应定期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26.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脓甚为罕见。现将所遇1例报道如下。1病历简介男,18岁。因头痛、发热、少尿4日,头面部水肿、全身片状风疹2天,拟诊“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肾炎”入院。查体:T38℃,P84/min,R21/min,BP14/9kPa。神清,头面部水肿,全身片状风疹,两下肢为甚。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灵敏。项软,心肺(-)。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红细胞4.67×1012/L,白细胞148X10’儿,中性0.76,淋巴0.24,尿蛋白(HO,白细胞2一4,红细胞(+)。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利尿、抗过敏治疗,于第3日晨突感剧烈头痛,频吐,高热…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供体同系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输注剂量对其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SD大鼠为供受体建立心脏颈部异位移植模型,术毕静脉输注不同剂量ADSCs。实验分组:①对照组,注射等体积3ml 0.9% NaCl;②输注ADSCs,0.1×106/只组;③输注ADSCs,1×106/只组;④输注ADSCs,10×106/只组;每组12只。比较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检测血清中IL-2和IL-10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6.2±1.2天,输注不同剂量ADSCs (0.1×106/只,1×106/只,10×106/只)各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分别为10.0±1.3天,13.3±2.2天,21.0±4.9天。与对照组比较,输注各组移植心脏存活均得到显著延长(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ADSCs输注组淋巴细胞浸润、心肌间质水肿、心肌细胞损害均较对照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ADSCs输注组大鼠血清中IL-2浓度随着ADSCs浓度增加而逐步降低,且ADSCs 10×106/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IL-10浓度呈剂量相关性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供体同系ADSCs,可以延长大鼠颈部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减轻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并具有一定剂量依懒性;其中以10×106/只剂量的抗排斥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IMT正常组(n=25)、IMT增厚组(n=29)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n=30).比较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患...  相似文献   
29.
胡志斌 《光明中医》2011,26(11):2273-2275
目的比较腹针疗法配合牵引、定点扳法和单纯牵引、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腹针疗法配合牵引、定点扳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牵引及定点扳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简化McGill量表(SF-MPQ)的评分。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达92.68%,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SF-MPQ各项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SF-MPQ评分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为总结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同期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手术的应用方法和近期疗效,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30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或同期三尖瓣病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胸腔镜辅助右侧腋下切口手术,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经左心房切口显露二尖瓣,在二尖瓣前瓣环缝置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