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64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后9个月受灾群众的精神痛苦状况及相关因素,寻找快速评估抑郁发作、自杀倾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方法。方法:利用方便取样,对绵阳永兴板房区和秀水镇农村的受灾群众(n=321)进行三步梯度评估。(1)使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elf-Re-porting Questionnaire-20,SRQ20)及PTSD筛查表(7-items Screening Scale for PTSD,PTSD7)对所有受试进行初步筛查;(2)对SRQ20≥10分或PTSD7≥4分者进行抑郁(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中文版"自杀倾向"评定,对PTSD7≥4者还进行MINI"PTSD"诊断评估;(3)对SDS评分≥50者进行MINI"抑郁发作"和"PTSD"诊断评估。结果:(1)315人完成评估,其中SRQ20评分≥10或PTSD7评分≥4者占53.0%;SDS评分≥50者占37.1%,其中存在自杀倾向者18.4%;符合MINI目前抑郁发作及PTSD者分别占25.7%和27.3%,两者共病18.1%。(2)永兴板房区受试PTSD7评分及MINI"PTSD"检出率均高于秀水镇受试[(3.6±1.8)vs.(2.9±1.7),33.0%vs.16.0%;均P0.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震时躯体受伤是目前抑郁发作(OR=2.579)和PTSD(OR=1.917)的危险因素;震后搬迁次数是PTSD的危险因素(OR=1.189)。结论:(1)震后9个月受灾群众仍存在明显的抑郁发作、PTSD及自杀倾向。震时躯体受伤对抑郁发作和PTSD有长期影响,震后多次搬迁可能促进PTSD发生及症状加重。(2)SRQ20及PTSD7与MINI结合使用可作为灾后精神痛苦的快速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陈述性记忆损害中是否存在岛叶结构及功能异常.方法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和汉字编码任务,对12例PTSD患者(PTSD组)和12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脑结构和fMRI扫描,比较两组间岛叶结构及功能的差异.结果 (1)FTSD患者双侧岛叶的灰质密度(右侧岛叶x=34,y=4,x=6,t=4.44;左侧岛叶x=-36,y=2,z=0;t=4.64)低于对照组;(2)在编码作业时,左侧岛叶的激活程度(x=-40,y=-20,z=14)亦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TSD患者的岛叶存在结构损害,并在陈述性记忆作业中呈现功能异常,提示岛叶结构的损害可能与PTSD的陈述性记忆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73.
精神应激的生物学致病机制研究-Ⅱ:神经内分泌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面临精神应激时,虽然机体所有的器官最终都会发生变化,但神经内分泌的改变是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先导和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可塑性变化的基础之一。这种变化在应激状态下是一种“异稳态平衡”或“异稳态负荷”,即代偿期可能是有利于机体应付应激,而失代偿期则是损害机体功能。  相似文献   
74.
讨论了神经精神治疗学研究中利益动机、验证创新干预方式的风险-获益分析、以及无决策能力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三个方面引发的伦理挑战.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分析精神科医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对知情同意具体程序的态度,以指导今后知情同意的实施.方法 所有样本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共计55名患者,46名家属,61名医生.采用知情同意态度问卷,来调查精神科医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对知情同意具体程序的态度.结果 患者、家属、精神科医生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共计有17项条目存在显著性差异.比如条目4"签写一份接受医疗服务的知情同意书,其目的是",67.4%的家属,59.2%的患者,90.2%的医生选择第3项"既保护医生又保护患者",仅21.7%的家属,26.5%的患者,1.6%的医生选择第2项"保护患者".结论 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以及精神科医生对知情同意具体程序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6.
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年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为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系列研究之一,重点介绍生活质量的年龄差异。通过对湖南省4800户城乡家庭的生活质量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状态呈下降趋势;但上述方面的主观生活满意度除75岁以上的老人较低外,其余受试随着年龄增加而满意度较好。这种主、客观生活质量评估的不一致性主要与个体的评价标准、需求重点等中介因素有关。进一步分析表明,青年人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主要受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中年人主要与社会功能状态有关,老年人则与躯体健康有关。因此,作者认为,研究生活质量既要从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条件多维评定,也要同时测量客观状态与主观满意度两个方面,才能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对89名脑卒中患者与89名健康对照者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经济状态诸多方面均显著性差于对照者。一个月的常规治疗后,发现影响生活质量改变的主要因素是疾病的疗效与病人对治疗的期望等;而影响疗效的因素除年龄、病种、疾病严重程度外,还有生活质量的心理维度。作者据此认为,在致力于提高躯体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应忽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其它方面。  相似文献   
78.
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照料者的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通过对9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与100名对照者比较研究表明,照料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经济状况都显著差于对照者。照料者的生活质量与被照料者的病期、病情严重度、整体功能、药物副作用有关;同时,照料者身份为患者母亲者其生活质量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9.
脑卒中病人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89名脑卒中病人的家庭照料者与89名对照者的比较研究表明,照料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经济状态都显著差于对照者。照料者的生活质量与被照料者的病期、疗效、生活质量有关;也与自身的角色、每日付出的照料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0.
工作时间制度对作业工人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作业时间制度。对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已引起关注。本文应用生活质量这一综合性指标,评估了不同作业时间对工人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各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班”工人生活质量最好,“夜班”与“轮班”制度将影响作业工人的心、身健康质量与社会、家庭生活。作者就这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