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6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Pd)及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2例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80mg/d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各组P波最大时限(Pmax)和Pd,并计算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期间每例阵发性房颤平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Pmax和Pd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Pmax和Pd无明显变化,其分别为115.4±10.2ms和44.7±12.8ms(P>0.05);但观察组Pmax和Pd明显缩短,其分别为99.8±8.2ms和31.0±10.7ms,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每例患者阵发性房颤平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缬沙坦能够减小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与Pd,提示血管紧张素可能参与了Pmax与Pd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国外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简介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徐蓉  邵蓉 《中国药事》2005,19(9):572-573
众所周知,药品是双刃剑,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非预期的不良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即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在药品不存在任何缺陷,相关责任人也不存在任何过错的前提下,受害人如何进行求偿?考察国外的处理方式,多以补偿救济制度加以解决.而此项制度在我国尚属空白.下面简要介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成熟的救济制度,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心理干预运用到子宫腺肌症切除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子宫腺肌症切除患者150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75例患者施以常规的心理方面的干预,观察组75例患者施以医护人员汇编的心理方面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指标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医护人员汇编的心理方面的干预运用到子宫腺肌症切除患者,能够舒缓患者产生的焦躁、惧怕心理,对比常规的心理方面的干预,护理的成效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对于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1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1、2、3 d的泌乳量和泌乳始动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后1 d的泌乳量,产后2 d的泌乳量和产后3 d的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的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泌乳行护理干预,利于促进产妇产后早泌乳、多泌乳,实现良好的母乳喂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磁性护理工作职场,以提升护士职业认可度,降低离职率。方法借鉴美国磁性医院评价体系,基于评价体系的磁性要素,结合医院护理发展状况,从转换管理角色、管理方式、工作环境、组织结构、职业规划和专业自主性6个方面实施一系列磁性举措,包括转换为变革型领导者、实施共享治理管理模式、提供支持性工作环境、构建扁平化组织架构、明确职业进阶模式、发挥护士专业自主性,创新性构建护理磁性工作职场。结果磁性护理工作职场构建后,护士满意度得分由构建前的(105. 10±6. 06)分提升至构建后的(116. 90±3. 87)分;护士离职率由构建初期的2. 75%逐渐降至1. 49%,保持在2%以下;住院患者满意度得分由构建前的(94. 50±6. 85)分提升至构建后的(104. 80±3. 12)分,出院患者满意度得分由构建前的(72. 00±3. 86)分提升至构建后的(80. 90±1. 79)分;专科护士人数逐年增加。结论以磁性为导向护理工作职场的构建与实践,体现护理管理的创新,有利于提升护士职业满意度,稳定护士队伍;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系统(MALDI-TOF MS)在常规临床微生物鉴定中的性能验证方法,指导临床实验室规范微生物鉴定程序。方法选取标准菌株、质控菌株和临床菌株共115株,包含革兰阳/阴性球菌30株、革兰阳/阴性杆菌31株、真菌30株,厌氧菌、苛养菌各12株,所有菌株均经Vitek Compact鉴定和/或细菌16S r DNA、真菌ITS DNA测序分析验证。任意选择3种MALDI-TOF MS微生物鉴定系统厦门质谱、布鲁克质谱、安图质谱,采用检测系统推荐方法进行菌株鉴定,进行准确度验证试验。精密度验证:选取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10株,1位操作者使用3个检测系统对10株菌株分别进行质谱鉴定3次,连续鉴定3 d; 3位操作者使用3个检测系统对10株菌株每d分别进行质谱鉴定3次,连续鉴定3 d,从而验证鉴定结果的重复性。结果厦门质谱、布鲁克质谱、安图质谱对标准/质控菌株(除外厌氧菌)的鉴定符合率为100%;对临床菌株的属水平鉴定符合率为100%;对革兰阴/阳性杆菌的种水平鉴定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77%;对革兰阳性球菌的种水平鉴定符合率分别为96.67%、96.67%、100%;对真菌的种水平鉴定符合率均为90%一致;对苛养菌的种水平鉴定符合率均为100%;对厌氧菌鉴定符合率为91.67%种水平一致。精密度验证试验结果重复性100%。结论 3种MALDI-TOF MS系统在革兰阳/阴性球菌、革兰阳/阴性杆菌、真菌、苛养菌鉴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要求,验证通过。本文建立的微生物鉴定质谱仪性能验证方案可满足综合性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鉴定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院区框架下护理同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优化护理管理构架,采用统一的护理管理制度及质控标准,统筹安排院区间人员的调动和培训,以及借助于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手段,实现院区间同质管理。[结果]分院区在"以病人为中心"和护理管理两大质量指标方面均优于主院区(P<0.05),主院区和分院区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通过优化分院区护理管理构架,借助于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可有效促进院区间的同质管理。  相似文献   
18.
张潇  徐蓉  黄海珊  刘于  杨巧 《全科护理》2021,19(18):2459-2464
目的:汉化英文版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合作关系量表(the Partnership Scale for Primary Family Caregivers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Dementia)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首先获取原作者的授权,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源量表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及专家咨询,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湖北省某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及某养老院共120例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合作关系量表各个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1.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1.00;探索性因子分析纳入的3个因子(接纳应对能力、主动咨询与信息搜寻、信任建立与角色合作)的特征根均>1,累计解释70%以上;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重测信度为0.94,各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6、0.83、0.87,重测信度分别为0.89、0.93、0.81.结论:中文版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合作关系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评估我国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合作关系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总结超前镇痛护理用于429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成形术的呼吸道管理,包括术前超前镇痛护理及酒依赖知识宣教,术后做好常规镇痛与超前镇痛的衔接,落实呼吸道管理的超前镇痛护理评估及镇痛时机。结果32例并发肺部感染经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调整敏感抗生素痊愈,无肺不张、吻合口瘘,均临床痊愈出院。提出在常规呼吸道管理的基础上,应用超前镇痛护理可减少和避免患者剧痛体验,提高患者呼吸道管理的依从性,降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对临床护士给药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以减少护士静脉给药错误。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预防护士静脉给药错误工作小组;列出临床护士给药的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可能导致错误的环节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整改方案;跟踪整改的成效。结果改进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风险值(RPN)从1 120下降至270,护士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将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可减少护士发生静脉给药错误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