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6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8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669篇
内科学   427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158篇
特种医学   273篇
外科学   693篇
综合类   1412篇
预防医学   467篇
眼科学   137篇
药学   653篇
  19篇
中国医学   561篇
肿瘤学   22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991.
99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下士。因"发热8天,全身起水疱伴瘙痒6天"就诊。患者8天前训练后自觉畏寒发热,测体温39.1℃,口服"罗红霉素、速效伤风胶囊"等药物,体温渐降至正常,但不久又升高,体温波动在(37.2~37.5)℃,且2天后头、面、躯干及四肢出现少许丘疱疹或水疱,自觉瘙痒,在卫生队静滴"青霉素、病毒唑"等药物,病情好转不明显,且皮疹渐增多,并伴胸痛、咳嗽、全身乏力等症。患者既往体健,无吸烟、饮酒嗜好,无遗传病及传染病记载。入院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和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13年间原发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1027例原发GIST病人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27例GIST病人,男性563例(54.8%),女性464例(45.2%),中位年龄为57(19~90)岁。13年间新诊治的病例数分别为13、27、28、64、66、79、67、81、85、100、134、145、138例,逐年增长。肿瘤原发部位位于食管9例(0.9%),胃548例(53.4%),十二指肠102例(9.9%),空回肠216例(21.0%),结直肠51例(5.0%),胃肠道外(肠系膜、腹膜后、腹盆腔等)101例(9.8%)。根据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级,其中极低危223例(21.7%),低危292例(28.4%),中危113例(11.0%),高危399例(38.9%)。512例中高危病人中,284例(55.5%)接受了基因检测。1027例病人均接受手术切除,其中630例(61.3%)为传统开放手术,295例(28.7%)为腹腔镜手术,102例(10.0%)为内镜切除。849例(82.7%)病人获得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2(3~150)个月;中高危病人中284例(55.5%)术后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中位辅助治疗时间为36(6~120)个月。1、3、5年总体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9.9%、92.7%、83.4%;1、3、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100.0%、97.6%、90.1%。根据危险度分级,极低危、低危、中危及高危病人其5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100.0%、95.2%、85.2%、62.5%;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100.0%、96.5%、89.3%、78.4%。结论 本研究是目前我国原发GIST病例数最多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13年间GIST诊治例数逐年增长,但基因突变检测率、术后辅助治疗率及总体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宗样本资料可为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994.
柯渠青  杜庆锋  张鹏  李钊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798-3804
目的 系统评价有关我国2007—2016年医联体领域的文献,以期了解我国医联体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于2017-11-05至2018-05-10,以中国知网(CNKI,2007-01-01至2016-12-31)、维普网(2007-01-01至2016-12-31)、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7-01-01至2016-12-31)作为数据来源,系统检索2007—2016年我国医联体研究相关的文献。采用网络分析集成软件Ucinet 6.0和二维数据分析软件Netdraw,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共词网络图,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制作聚类树状图。结果 共纳入2007—2016年发表的合格文献685篇。共包含核心作者69位,发文量2篇者50位(发表100篇),发文量≥3篇者19位(发表73篇)。我国医联体研究领域核心区期刊共有11种。词频≥7次的高频关键词37个,词频>44次的关键词6个,分别为“医疗联合体”“医院集团”“医疗集团”“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和“分级诊疗”、“医疗联合体”和“双向转诊”共现次数较高,分别为44、32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医联体的研究热点分别为医联体构建与分级诊疗的研究、医联体与医疗改革的研究、医联体与医疗资源的研究以及医联体与公立医院管理的研究。结论 我国2007—2016年医联体研究领域文献发文量逐步增长,目前处于学科大发展阶段,该领域暂未形成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医联体构建与分级诊疗的研究、医联体与医疗改革的研究、医联体与医疗资源的研究以及医联体与公立医院管理的研究4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与胰岛素剂量的关系。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胰岛素泵治疗8 d,对每天8次指尖血糖及胰岛素用量24段基础率、基础总量、三餐前大剂量及大剂量总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空腹、餐后血糖均与基础胰岛素总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基础胰岛素剂量影响空腹及餐后血糖,对血糖调节很重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多模式阶段培训的效果。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共接收26名针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培训的进修医师,学员均来自于全国三甲以上医院的神经外科。在为期1年的四阶段临床培训过程中,采用多模式教学方式,在基础理论、操作技能、专题讲座、继续教育及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加强进修医师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学习。进修医师培训结束即进行统一的笔试和技能考核,以百分制计分,≥85分为优秀。在培训结束学员返回原单位工作12个月后,以问卷形式,对26名进修医师介入治疗技能进行回访调查。结果 26名学员均顺利通过结业考核,其中22名(84.6%)学员成绩优秀。在培训后的12个月内,学员均能熟练的独立完成脑血管造影诊断操作,16名(61.5%)学员能够独立完成动脉瘤的栓塞治疗,25名学员(96.2%)能够进行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培训方面,多模式阶段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进修医师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显著进步,但训练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的病毒亚型分布特征,为该区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浦东新区242例HIV-1感染者的血浆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将PCR产物测序分析,确定基因亚型,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获得186份pol区基因片段,HIV-1亚型分布显示,CRF01_AE比例最大,为52.69%,其次为CRF07_BC,31.72%,B,5.91%。CRF08_BC未在同性性传播者中发现,在异性性传播者中占5.36%。CRF01_AE与B亚型重组体在25岁以下年龄组和外地户籍感染者中相对较高,分别为12.20%和6.25%。在同性性传播者中发现2例CRF01_AE和CRF07_BC的重组体。结论浦东新区HIV感染者HIV-1型流行株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且分布与年龄、户籍、文化程度以及传播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初步探讨化疗联合HLA不全相合G-PBSC输注(微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5~2016-12接受微移植治疗的1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病情,对13例患者行不同的预处理方案化疗后,计划给予微移植3~4次。观察微移植后患者的缓解情况,生存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至2017-04,中危组8例,其中存活6例,死亡2例;高危组5例,其中存活2例,死亡3例。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4~24个月)。微移植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8 d(5~14 d)和11 d(6~20 d)。所有患者在微移植过程中均未出现急、慢性GVHD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微移植在供者选择上不受限制,移植后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恢复较快,且无急、慢性GVHD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微移植在中高危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度ARDS患者46例,按照是否进行俯卧位通气分为俯卧位通气治疗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数量),第1、2、4、7天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流动力学指标(Vpk,FTc,CI,INO),预后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第28天和第90天的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第1、2、4、7天氧合指数之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俯卧位通气治疗组第28天和第90天的病死率分别为16%和28%,常规治疗组第28天和第90天的病死率分别为23.8%和38.0%,P值分别是0.045和0.0049,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正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为10/100万~20/100万[1]。GIST起源于胃肠壁Cajal细胞(intestinal cell of cajal,ICC)或与Cajal细胞同源的间叶干细胞,发病部位多见于胃(50%~60%)和小肠(20%~30%),原发结直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