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尹腾飞  张儒舫  沈立  谢业伟  龚瑾  李小兵 《安徽医学》2017,38(12):1603-1605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临床诊断、手术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12例CCAM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术后近期并发症为气胸4例,胸腔积液4例,支气管胸膜瘘2例,肺不张5例,经积极处理,全组患儿均痊愈出院.病理分型:I型61例(54.46%),Ⅱ型12例(10.71%),Ⅲ型37例(33.04%),IV型2例(1.79%).本组共误诊8例,漏诊2例.随访1~87个月,平均(29.53±23.95)个月,术后1年,左肺上叶切除术后的1例患儿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复查CT提示为囊性样改变,行左肺下叶切除术.其余患儿术后均无临床症状,生长发育与活动量较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儿CCAM是少见的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确诊可依靠病理结果,临易误漏诊CCAM宜早期手术,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2.
法洛四联症(TOF)是最常见的心内复杂畸形,其治疗水平反映了先心病治疗的基础水平及发展历程。20余年来,课题组成员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围绕TOF①姑息或根治的时机;②因低心排、右心衰等导致死亡的深层原因,③如何继续降低病死率等进行了诸多探索。研究了婴幼儿与大龄儿童在手术病死率上的差异、一期根治的指征、手术方法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婴幼儿体外循环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3.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82-2000年6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9例获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死亡7例,吻合口瘘4例,食管狭窄6例。1994年后连续22例无死亡。结论:早期诊断,熟练轻柔的手术操作及严密、高质量的术后监护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探讨采用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12例, 女3例;年龄为(9.90±2.12)岁, 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情况, 分析患儿手术前后Eckardt评分、定时钡餐造影和身体质量指数的差异, 定期随访至少3个月以上。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15例患儿均成功完成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 手术时间为(1.50±0.87)h, 隧道总长度为(8.50±1.57)cm, 隧道开口距胃食管连接部长度为(6.55±1.23)cm, 肌切开长度为(3.90±0.94)cm。15例患儿中, 1例术中出现胃穿孔, 予钛夹夹闭创口, 术后愈合;5例术后皮下气肿, 均自行吸收, 其他并发症包括发热2例, 胃食管反流1例。随访3~17个月, 所有患儿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Eckardt评分术后3个月(0.10±0.30)分低于术前(4.70±1.3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定时钡餐造影5...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体外循环期间采用人工胶体万汶的预充策略对婴幼儿术后凝血功能及临床转归的影响,评价其能否安全用于婴幼儿,为临床节约血浆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8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血浆组和万汶组,各40例。统计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病种,手术切口方式及术前术凝血功能7项检测;术前、术后血浆胶体渗透压;术前、术中、改良超滤后、出院红细胞压积;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前、术后的血栓弹力图参数;术后24h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逗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浆使用率、术后血红细胞使用率、术后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率。结果: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两组患儿24小时胸引量(ml)、术后红细胞使用率(%)、术后血浆使用率(%)、术后血浆使用量(ml)、呼吸机使用时间(h)、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率(%)、监护室逗留时间(h)、住院时间(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前胶体渗透压、术后胶体渗透压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时间(K)、图像开口夹角(Angle)、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的血小板(plt)组间、组内比较均无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中血浆使用量、术中万汶使用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万汶替代血浆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后对术后凝血功能未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对临床转归无明显影响,未增加患儿术后并发症。婴幼儿先心病手术中万汶可安全用于体外循环预充。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回顾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5年9月,本院在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的患儿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4月-11岁(20.33±27.64)月;体质量5.5-32(10.25±5.80)kg。患儿均因“呼吸急促伴喉喘鸣”在外院就诊,心脏超声和心血管CT诊断为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转入我院。单纯肺动脉吊带8例,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11例,合并非心血管畸形3例。2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结果 22例患儿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吊带矫治手术,成功21例,失败1例;7例同期矫治了合并的其它心血管畸形(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例,动脉导管离断术6例);1例同期纠治膈膨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28(5.35±5.57)h;监护室逗留时间16.5-288(61.25±65.00)h;术后发生乳糜胸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患儿术后并发气管内肉芽生成造成气道狭窄加重,脱离呼吸机困难,术后10天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顺利出院。1例患儿在手术失败后12天再次体外循环下手术,术后42天仍不能脱离呼吸机,最终家长放弃治疗;全组患儿无手术死亡,21例顺利出院。术后患儿随访时间1-33个月,患儿术后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12例,喉喘鸣症状明显好转9例,生长发育改善,气管狭窄随访中。结论 肺动脉吊带患儿一经诊断即有手术指征。我们采用经左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治方法简单,术后呼吸机撤离快,住院时间短,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