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报告1例以甲状腺急剧增大伴压迫症状为表现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女, 58岁, 因"颈部进行性肿大3个月, 伴吞咽困难、胸闷气促3 d"于2021年2月7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患者自2020年10月体检发现甲状腺肿大以来颈部肿块增长迅速, 并于就诊前出现进食困难、吞咽费力等颈部压迫症状。入院后行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 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10 mg/次, 1次/d), 3 d后患者甲状腺肿块明显缩小, 颈部压迫症状明显改善。随访2个月, 患者按期化疗, 甲状腺肿大较前缓解。  相似文献   
42.
糖尿病是一种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慢性代谢疾病,是引起患者工作或生活能力丧失、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达9.7%,患者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糖尿病一旦出现慢性并发症后,往往医疗花费巨大,而治疗效果甚微.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为重要.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诊断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但是无论是检测FPG还是进行OGTT均有时间及采样要求,需要空腹或多次取血,受试者的依从性较差,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断.HbA1C作为评估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临床指标,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由于HbA1C的检测方便、易行,不受进餐时间以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所反映的血糖状况相对稳定,故近年有部分专业学术组织将其引入到糖尿病的诊断领域,为临床医生提高糖尿病的诊断效率提供了新的补充方法.
Abstract:
Diabetes mellitus is a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 with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damage,dysfunction,and failure of various organs,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impairment of human health.At present,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reaches 9.7%in China,which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ith heavy diabetes burden.Patients with establishe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will be at higher risk of poor health outcomes and with higsh healthcare costs.These realities support the critical need to identify diabetes and its precursors more efficiently and earlier.The current diagnostic criteria,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and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YT),that require fasting and multiple blood samplings,may not be acceptable to patients and may limi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o as to impede the effort to diagnose diabetes in timely fashion.HbA1C,which accurately reflects longer term glycaemia,Can be done at any time without fasting or other preparation of the patient and may not be affected by short term lifestyle changes.Given the recognized need,some panels have been considering the possible utility of HbA1C as a supplementary screening tool to make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43.
目的:应用MRA评价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相关性,了解症状性糖尿病患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情况及狭窄程度.方法:176例无症状糖尿病患者、148例有症状糖尿病患者和144例有症状无糖尿病患者接受了头颅MRI、头颅3D TOF MRA和颈部CE MRA检查.比较各组间狭窄血管数和狭窄程度,并对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有症状糖尿病患者脑实质以腔隙性脑梗死和缺血灶多见,颅内、颅外血管狭窄的检出率最大,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之间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有症状的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明显.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和C反应蛋白(CRP)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症状性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高发病率和病变的严重程度表明糖尿病是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有必要应用MRA来全面评估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状态.  相似文献   
44.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属于小分子量细胞内脂肪酸结合蛋白超家族,近年研究发现,成熟脂肪组织分泌的A-FABP在糖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与2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深入研究A-FABP的生物学意义可能对进一步研究上述代谢性疾病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探讨血清高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严重程度是否存在联系。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2014年1月~2015年2月就医的97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足溃疡(DFU)患者110例,865例无足病者(NDF)作为对照组。收录患者血清、一般临床数据、糖代谢指标、血脂、肝肾功能、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常规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采取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Cys C与DFU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DF组年龄、病程、吸烟比例、空腹血糖、血肌酐、血清Cys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足病组(ND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DFU患者不同Wagner水平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DFU患者的Wagner分级越高,Cys C升高越明显(F=11.27,P<0.01);且血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F=4.9、4.9、3.18,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ABI水平与DFU的Wagner分级呈负相关(r=-0.241,P<0.05),吸烟史、Cys C、肌酐、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DFU患者的Wagner分级呈正相关(r=0.205、0.344、0.237、0.231、0.053,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除其他DFU严重程度的传统影响因子后,Cys C升高仍是DFU Wagner分级级别的独立影响因素(β=1.381,95%CI:1.039~15.228,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密切相关,高胱抑素-C水平提示糖尿病足溃疡更严重。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和腹内脂肪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mRNA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影响其表达调控的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1-6月因非代谢性疾病而接受腹部择期手术的正常体重正常糖调节、单纯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各9例,取皮下和腹内脂肪组织,用RT-PCR法检测RBP4 mRNA的表达,并在体外对正常体重正常糖调节者腹内脂肪组织分别与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地塞米松、棕榈酸、肿瘤坏死因子-α、吡咯列酮共培养,用RT-PCR法检测药物对腹内脂肪组织RBP4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腹内脂肪RBP4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正常糖调节者(分别为2.10±1.84和1.54±0.46比0.75±0.28,P<0.01和P<0.05),并明显高于相应的皮下脂肪组织;3组人群间皮下脂肪组织RBP4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0.15比0.99±0.14比1.13±0.07,P>0.05);药物胰岛素、地塞米松、吡咯列酮、棕榈酸能显著上调RBP4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升了2.13、0.84、2.04、4.88倍;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下调RBP4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了38%.结论 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腹内脂肪组织RBP4 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正常体重正常糖调节者腹内脂肪组织RBP4 mRNA的表达受胰岛素、地塞米松等多种参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因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超声测定肝脏衰减系数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入选411例具备完整的体格检查、血压、糖脂代谢及肝脏超声检查结果的男性患者,年龄36~65岁。应用超声测定肝脏衰减系数作为肝脏脂肪含量的评价指标,以肝脏衰减系数三分位点(<0.48,≥0.48且<0.69,≥0.69)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及生化指标,并以年龄50岁为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411例研究对象中,106例(25.8%)超声定性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上1/3位点组的年龄、收缩压(SBP)、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胰岛素(2hIns)以及高血糖患病率、NAFLD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下1/3位点组(P值分别<0.05、0.01),胰岛素敏感性(ISIc)指数显著低于下1/3位点组(P<0.05)。在≥50岁组中,上1/3位点亚组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hIns、三酰甘油(TG)水平、高血糖患病率及超声定性诊断NAFLD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下1/3位点亚组(P值分别<0.05、0.01),而ISIc显著低于下1/3位点亚组(P<0.05)。≥50岁组超声定性诊断为非NAFLD人群中,上1/3位点亚组的2hIns及TG水平均显著高于下1/3位点亚组(P值均<0.05),体质指数(BMI)显著低于下1/3位点亚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总研究人群、≥50岁研究人群和≥50岁且超声定性诊断为非NAFLD人群中,肝脏衰减系数(标准化β值分别=0.154、0.151、0.170,P值分别=0.000、0.002、0.007)均是2hIn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年龄≥50岁超声定性诊断为非NAFLD的男性人群中,超声测定肝脏衰减系数对估测脂代谢异常及胰岛B细胞对糖负荷后的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9.
50.
2例幼儿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2例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期间的护理.入院后为患儿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胰岛素治疗的护理外,积极、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介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优点,使患儿和家属能配合医护人员做好CGMS的维护.并根据患儿的特点将CGMS安装部位由常规的下腹部改为臀部外上方,最终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