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早期SHS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盲法、临床对照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6月间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部和住院部符合脑卒中后早期(Ⅰ期)SHS的患者.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疏血通脉胶囊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干湿重及APTT,PT,TT,FIB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曲克芦丁组、疏血通脉胶囊低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中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高剂量组,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后开腹制作下腔静脉血栓模型,2 h后开腹抽下腔静脉血送检测APTT,PT,TT及FIB含量,同时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段,称血栓湿重后置60℃烘箱中烘干24 h精确称干重。结果疏血通脉胶囊组及曲克芦丁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表明疏血通脉胶囊及曲克芦丁均可减少下腔静脉血栓干湿重,延长APTT、PT、TT时间,减少FIB含量,药效为疏血通脉胶囊高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中剂量组疏血通脉胶囊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结果同时表明,疏血通脉胶囊中剂量组与曲克芦丁组比较P0.05,显示两组疗效相当。结论疏血通脉胶囊可明显减少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干湿重,延长APTT、PT、TT时间,减少FIB含量,可有效防治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疏血通脉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血通脉胶囊组。分别于脑缺血2 h再灌注6 h、脑缺血2 h再灌注48 h的2个不同时间点,测定模型大鼠血栓干、湿重及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血通脉胶囊可减少模型大鼠血栓干、湿重,延长PT、APTT、TT时间,减少FIB含量(P<0.05),且再灌注6 h比再灌注48 h作用更为显著。结论:疏血通脉胶囊能减少模型大鼠血栓重量,延长凝血时间,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对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180例知情同意病员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人,观察组采用西医基本药物治疗配合疏血通脉胶囊,西药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基本药物治疗,中药对照组采用西医基本药物治疗配合利脑心胶囊,疗程为4周。结果三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西药对照组及中药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98%,西药对照组为48.28%,中药对照组为87.72%,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及中医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的疗效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P0.05),临床研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观察壮通饮对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分化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壮通饮治疗组、正常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d、3d、7d、14d、21d、28d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区域及相对应区域的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模型组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NeuN、GFAP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壮通饮治疗组大鼠GFA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壮通饮治疗组大鼠NeuN、GFA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第14天时NeuN、GFA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通饮可以促进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但特异性不明显。新分化的神经元有正常的兴奋性,可以和其他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表明壮通饮诱导的神经元可以发挥正常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8.
综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将45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即治疗组和对照A组、对照B组。治疗组180例,对照A组180例,对照B组90例,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治疗,对照A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对照B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4周1疗程。结果:治疗组的康复疗效与对照组的康复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A组康复疗效与对照B组康复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积极应用综合疗法较单一药物疗法有明显的优势,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亦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9.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中风先兆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药辨证用中药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3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及痰瘀阻络型),与单纯使用西药阿司匹林治疗30例(中医辨证也为气虚血瘀型及痰瘀阻络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3%,明显优于对照组72.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辨证治疗中风先兆证可有效改善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汤对癫痫小鼠海马微小非编码RNA 204(miRNA-204)的表达影响,探讨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匹罗卡品180 mg·kg~(-1)),加味柴胡疏肝汤组(7 g·kg~(-1)·d~(-1)),加味柴胡疏肝汤+miRNA-204模拟物组(7 g·kg~(-1)·d~(-1)+2μL),加味柴胡疏肝汤+miRNA-204抑制物组(7 g·kg~(-1)·d~(-1)+2μL),卡马西平组(30 mg·kg~(-1)·d~(-1)),各灌胃2周;采用匹罗卡品使小鼠致痫,6组分别灌胃给药、抑制及过表达miRNA-204后,处死小鼠,取其海马组织,观察每组的指标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海马miRNA-204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相关标志性蛋白7(ATG7)的表达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每组小鼠海马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组织自噬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miRNA-204表达显著降低(P0.01),海马C1区病理改变最明显,ATG7,LC3Ⅱ/LC3Ⅰ表达显著升高(P0.01),自噬小体数量最多;与模型组比较,加味柴胡疏肝组小鼠海马组织miRNA-204表达明显升高(P0.05),海马C1区病理改变减轻,ATG7,LC3Ⅱ/LC3Ⅰ表达明显降低(P0.05),自噬小体数量减少;加味柴胡疏肝汤+miRNA-204模拟物组小鼠海马组织miRNA-204表达显著升高(P0.01),海马C1区病理改变最轻,ATG7,LC3Ⅱ/LC3Ⅰ表达显著降低(P0.01),自噬小体数量最少;与加味柴胡疏肝汤比较,加味柴胡疏肝汤+miRNA-204抑制物组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同,变化幅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汤可以改善癫痫小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癫痫小鼠海马miRNA-204的表达,抑制神经元过度自噬,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