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342篇
预防医学   14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77篇
  3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41.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金对金)大头径假体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青中年股骨头坏死Ⅲ、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2例(35髋)青中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Ⅲ、Ⅳ期患者,年龄24~59岁,平均45岁,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7.9±7.5)分;以改良后外侧小切口、肌间隙人路、充分保留关节动力性组织结构为特征的金对金大头径微创THA治疗。术中严格采取正确的假体植入技术,术中保留完整的软骨下骨和髋臼横韧带,击入臼杯时一次性安装成功,正确运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术后口服利伐沙班片抗凝,术后12h开放负压引流及卧床行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扶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术后2—3周患者即可弃拐完全负重行走。结果本组32例35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6年,平均为4年。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脱位、坐骨神经损伤、髋臼及股骨疲劳骨折、关节疼痛等严重并发症,X线片示髋关节假体位置均良好,无松动、移位、股骨柄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表现。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7.9±7.5)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2.2±4.6)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4.341,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术前,均对治疗效果满意,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采用金对金大头径微创THA治疗青中年股骨头坏死Ⅲ、Ⅳ期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手术风险,缩短卧床时问,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金对金大头径髋关节假体的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通过研究诱骗受体2(DcR2)在小鼠胚肾发育过程中的定位和表达,探讨DcR2在胚肾发育中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方法分别选取胚龄为12.5 d、16.5 d、20.5 d和出生后8w小鼠的肾脏组织,使用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定量RT-PCR检测肾组织DcR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DcR2的表达分布,免疫荧光共染检测DcR2与近端肾小管标志绒毛蛋白villin、远端肾小管标志水通道蛋白2(AQP-2)、衰老标志P16、胞核形态标志物核纤层蛋白B1(LaminB1)、增殖标志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共表达关系。 结果随着胚肾的发育,胚肾组织中DcR2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多,且明显高于成年肾脏;DcR2特异性表达于肾小管,且与villin共表达,但不与AQP-2共表达;DcR2阳性细胞高表达P16,却低表达LaminB1、Ki-67和PCNA。 结论DcR2特异性表达于胚肾近端肾小管细胞,且表达水平随胚龄增长而增多。此外,DcR2阳性细胞具有衰老相关表型,提示DcR2可能在胚肾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控细胞衰老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在HLA—A、-B、-C、-DRB1、-DQB14高分辨基因分型的基础上,分析供受者单倍型和等位基因错配在单倍体联合第三方脐血移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单倍体联合第三方脐血移植的2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基因测序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进行供受者HLA—A、-B、-C、-DRB1、-DQB1高分辨基因分型。结果供受者根据HLA—A、-B、-C、-DRB1、-DQB1基因分型结果及相合度,分为HLA-5/10、-6/10、-7/10、98/10四组,其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48.7%、59.3%、71.1%、38.3%(P=0.068)。供受者HLA-6/10相合组与HLA-5/10相合组相比,3年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在供受者HLA-6/10相合组:当HLA—I类位点(HLA-A、-B、-C)相合3年OS率为61.5%,与HLA-5/10相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且HLA—A位点等位基因相合3年OS及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90.5%8n84.4%,明显高于HLA-5/10相合组(P=0.013,P=0.013)。供受者与脐血单倍型相合88例,不合51例,两者巨核系重建累积发生率分别为95.3%和86.2%(P=0.007),粒系重建累积发生率分别为98.8%和96.1%(P=0.022)。结论在单倍体联合第三方脐血移植的供者选择中,HLA相合度及等位基因错配对预后均有意义,选择与供受者单倍型相合的第三方脐血可促进移植后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46.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术前常伴有低氧血症,我们试图明确术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搜集7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将低氧血症定义为患者静态吸氧状态下,术前氧合指数(PaO2/FiO2)≤200。根据此定义,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即低氧血症性阳性组和低氧血症阴性组。搜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搜集患者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既往史;搜集CR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肌酐、BNP、血沉、IL-6等实验检查;通过心脏彩超明确EF值及心包腔积液;通过全主动脉CTA明确夹层撕裂范围(是否累及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对所有患者在术后6小时抽取动脉血气,计算氧合指数,将氧合指数(PaO2/FiO2)≤200定义为术后出现肺损伤。结果 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入院时的BMI值;血清CRP、IL-6、D-二聚体水平;夹层撕裂范围(是否累及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是术前低氧血症的高危因素。结论 患者术前BMI值,全身急性炎性反应,血清D-二聚体水平,夹层撕裂范围与低氧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激活物(K877)对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及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9(PCSK9)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多聚肌苷酸组、K877组和联合组(K877+多聚肌苷酸组)。正常组,以DMEM培养基培养;模型组,在培养基中加入ox-LDL 50μg·mL^(-1)培养24 h。多聚肌苷酸组,多聚肌苷酸250μg·mL^(-1)预先作用内皮细胞2 h,再加入ox-LDL 50μg·mL^(-1)培养24 h。K877组,K877 0.2μmol·L^(-1)预先作用内皮细胞2 h,再加入ox-LDL 50μg·mL^(-1)培养24 h。联合组,加入多聚肌苷酸250μg·mL^(-1)和K877 0.2μmol·L^(-1)预先作用内皮细胞2 h,最后加入ox-LDL 50μg·mL^(-1)培养24 h。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SK9与LOX-1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多聚肌苷酸组、K877组和联合组的PCSK9 mRNA分别是0.35±0.02,1.05±0.03,0.79±0.02,0.58±0.02,0.46±0.01;这5组的LOX-1 mRNA相对值分别是0.12±0.01,0.88±0.02,0.46±0.01,0.25±0.01,0.11±0.0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聚肌苷酸组和K877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与单一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K-877可抑制ox-LDL诱导HUVEC的PCSK9 mRNA表达,LOX-1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系统检索与分析英、美两国的全科医生运行模式,提出我国现行全科医生运行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国外经验与教训,为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可获取与全科医生运行模式相关的政策法规与研究报告。结果目前,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中存在全科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全科医生教育滞后、薪酬激励不力、医保支付衔接不畅、社会关注不够等问题。结论要借鉴英美国家较成熟的全科医疗模式经验,建立合理的薪酬支付方式、完善当前的全科医学教育培养体系,通过加强宣传和保障力度,提高家庭医生的职业认同及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通过对接触噪声的体检人员开展健康宣教与干预措施, 分析健康教育在噪声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某铝业公司在岗接触噪声作业工人, 按照部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两组工人各234名和261名。对照组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试验组除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外, 同时采用健康教育、定期监督干预; 比较两组职业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经健康教育与干预措施后, 试验组掌握噪声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比例(83.46%)高于对照组(30.00%), 听力异常率(13.39%)低于对照组(21.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升噪声职业病防治效果, 降低听力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50.
陈佳  陈向宇  骆嵩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7):1135-1138
  目的  分析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间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76例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研究组采用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进展性运动障碍(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mRS评分)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100,WHOQOL-100)评价生活质量。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12周时NIHSS评分分别为(4.1±1.7)分、(5.6±1.5)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分别为(76.9±16.3)分、(68.3±13.7)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mRS评分分别为(2.6±0.6)分、(2.9±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研究组生理健康、社会关系、独立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