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自噬的调节对骨肉瘤化疗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骨肉瘤动物模型,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和顺铂(DDP)干预肿瘤的生长,观察不同药物对骨肉瘤的生长情况的影响,检测肿瘤大小变化,HE染色观察病理表现。结果:对照组、DDP组、3MA+DDP组3组之间用药前后体积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DP确实能较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加入3MA干预后能增强其敏感性,肿瘤的生长得到了进一步的抑制。HE染色见3MA+DDP组移植瘤组织中明显的坏死区。结论:3MA联合DDP化疗能提高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率。  相似文献   
52.
颈前路减压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讨论颈前路减压融合结合前路钛板内固定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脊髓型颈椎病选择颈前路减压(包括椎间盘切除和/或椎体次全切)融合及钛板内固定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年,平均2.5年。结果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改良的JOA评分系统评价神经功能状况,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5%,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只要把握了手术时机和掌握了手术技巧,颈前路减压融合及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效果,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临床资料完整的68例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6例,旋前外旋型18例,旋前外展型14例,旋后内收型1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对骨折类型、手术时机、骨折固定方法、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与踝关节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11—36个月,平均17.6个月。68例均获随访,其疗效为优49例,良1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踝关节骨折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可取得令人满意的复位和临床疗效,正确判断骨折类型,掌握手术时机,骨折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术中尽可能保护和修复附属软组织结构以及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腰椎间盘突出症CT与椎管造影的术前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PLID)患者 90例 ,术前均通过CT及椎管造影检查确诊并行手术治疗。通过比较手术中所见与CT、椎管造影结果 ,笔者认为椎管造影对PLID有更高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90例 ,男 5 4例 ,女 36例 ,年龄 4 6~ 6 5岁。主诉有腰痛伴一侧下肢疼痛 4 8例 ,双侧下肢疼痛2 2例 ,仅诉有腰痛 2 0例。体征 :直腿抬高试验 <6 0°阳性者 5 0例。术前均经CT及椎管造影检查确诊为PLID。1 2 治疗方法  90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加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 3 比较方法 CT、椎管造…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急诊诊治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诊治方法及急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12 h内确诊的42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急诊手术后完全康复;24 h内确诊的5例患者,术后残留小腿功能障碍;1例病例在56 h后截肢.结论: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确诊,急诊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56.
骨科内固定手术并发感染是十分严重的并发症 ,如何有效防范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科自 1998年 1月到 2 0 0 3年10月 ,接受各种内固定手术 10 17例 ,感染 4例 ,感染率为 0 .3 93 % ,较通常报道的 0 .9%~ 2 .7%要低。现对该组病人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0 17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择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45例对照组行单纯减压植骨融入术,45例观察组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征、JOA评分、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4.52±1.21)min、术中出血量(40.64±2.31)mL及JOA评分(13.30±2.53)分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上肢疼痛及颈肩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疼痛及颈肩痛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借鉴。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明确诊断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81例 ,其中男4 9例 ,女 32例 ,年龄 4 8~ 72岁 ,平均 5 5岁。 1 4例髋关节置换术中 ,其中 2例行双侧全髋置换术。术前Harris评分平均 5 1分 (38~ 6 4分 )。结果  8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据临床特征均得到确诊。术后 1 4例病人均无髋脱位 ,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术后平均随访 2 8个月 (6~ 76个月 ) ,患者Harris评分平均 85分 (81~ 88分 )。结论 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只要根据其临床特征和采取正确的诊断方法及标准 ,均能确诊。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病人 ,采取正确的全髋置换技术 ,均能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Stathmi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都有高水平表达,Stathmin蛋白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微管的解聚或阻止微管的聚合从而影响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通过抑制其表达可以干扰恶性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同时,抑制stathmin表达能够协同增效某些化疗药物的抗癌疗效。Stathmin基因正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60.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Beclin1 in osteosarcoma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own-regulation of autophagy on the chemotherapeutic sensitivity to cisplatin (DDP), the expression of Beclin1 in 28 specimens of osteosarcoma (group A) and 19 specimens of normal bone tissues (group B) were immunohistochemically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Beclin1 mRNA in MG63 cell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DP was examined with RT-PCR. After down-regulation of autophagy in MG63 cells by an autophagy inhibitor, 3-methyladenine (3-MA), the cell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rate of MG63 cells treated with DDP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MTT assay. The positive rates of Beclin1 were 67.85% in group A and 94.73% in group B. Its expression was lower in osteosarcoma than in normal bone tissues,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und between them (P〈0.05). RT-PCR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Beclin1 mRNA in the cells treated with high-dose DD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treated cells,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Beclin1 mRNA was found between the cells treated with low-dose DDP and the non-treated cells.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Beclin1 mRNA express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DDP. MTT assay showed that the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rates of the cell treated with 3-MA and DDP combined wer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DDP alone (P〈0.01).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utophagy may be implicated in the carcinogenesis of osteosarcoma, and DDP may induce autophagy in the MG63 cells.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down-regulated autophagy could increase chemotherapeutic sensitivity of DDP to osteosarc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